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2023, Vol. 35 ›› Issue (6): 633-637,645.
陈兴旺△,黄琳△,喻文杰,何伟,李调英,刘阳*
CHEN Xingwang△, HUANG Lin△, YU Wenjie, HE Wei, LI Tiaoying, LIU Yang*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藏族农区带绦虫病及囊尾蚴病流行特征,为两种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22年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藏族农区,分别抽取康定市、稻城县、得荣县、若尔盖县和木里藏族自治县5个县(市),每县(市)调查1~6个乡(镇)、每个乡(镇)调查4~7个村,整群抽取各村小学阶段儿童、随机抽取16周岁以上常住村民开展调查。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及近1年排绦史和囊尾蚴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并采集其粪便及静脉血样。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测粪便中带绦虫卵,采用槟榔和南瓜籽进行诊断性治疗,对排出的虫体样本采用多重PCR法鉴定带绦虫虫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抗囊尾蚴特异性IgG抗体。 结果 共有5 249名调查对象参与问卷调查,其中603人(11.5%)自述近1年内有排节片史。共粪检3 976人,检出带绦虫虫卵阳性258人,阳性率为6.5%。对428人开展诊断性治疗,403例(94.2%)驱出虫体或节片。粪便检查和诊断性治疗共检出带绦虫病患者439例,带绦虫病平均患病率为10.9%(439/4 043)。不同性别、年龄、地区调查对象带绦虫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36.73、126.31、163.41,P均< 0.05)。对329例驱绦治疗者体内获得的虫体进行多重PCR检测,其中猪带绦虫感染41例(12.5%)、牛带绦虫感染197例(59.9%)、亚洲带绦虫感染91例(27.6%),不同虫种感染者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39,P < 0.05)。共有4 933人行血清抗囊尾蚴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其中阳性345例,抗体阳性率为7.0%;不同年龄、地区调查对象血清抗囊尾蚴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49、51.76,P均< 0.05)。 结论 四川省藏族农区存在多种带绦虫感染,人群血清抗囊尾蚴IgG抗体阳性率较高,应加强监测和防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