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9-27
    评述
    3种重要输入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新的挑战
    杜海娟,闻礼永,周晓农
    2019, 31(4):  353. 
    摘要 ( )   PDF (9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过近7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些重要寄生虫病已经达到或正在迈向消除。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和推进、国内外交流和对外投资的增加,我国外出务工、经商、留学、旅游、探亲以及参与国内外交流活动的人员日益增多,导致国内从流行区到非流行区、全球从国外到国内的输入性寄生虫病病例逐渐增多。输入性病例增多给我国寄生虫病消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疟疾、血吸虫病和利什曼病这3种重要输入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当前防控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和措施。
    加强空间流行病学研究与应用 助推我国寄生虫病精准防控
    周艺彪
    2019, 31(4):  356. 
    摘要 ( )   PDF (9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流行病学是近年新兴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是主要分析人群健康或疾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在地理上分布、变化的学科。近年来,有关空间流行病学在我国寄生虫病防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深入,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仍需加强空间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应用,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专家视角
    迈向消除血吸虫病阶段的防控策略与思考
    汪天平
    2019, 31(4):  358. 
    摘要 ( )   PDF (9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并对各时期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作用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我国消除血吸虫病最后阶段应继续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并对这一策略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论著
    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的生物学特性: 生殖与生存
    王宜安,梁幼生,曲国立,石锋,邢云天,戴建荣
    2019, 31(4):  362. 
    摘要 ( )   PDF (10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光滑双脐螺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的繁殖力差异,观察昼夜和光照对产卵的影响,以及成螺对缺水缺食的耐受性,旨在为现场控制该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室条件下培育的光滑双脐螺,分成自体受精组和自然受精组,比较两组受精螺的产卵能力、所产卵的发育和孵化、幼螺生长发育等状况。将成螺分成全天光照组、全天避光组、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自然环境状态)组、日间避光和夜间光照组等4种饲养环境,比较各组螺的产卵情况。将光滑双脐螺成螺分别暴露在相对湿度为0、65%、87%和100%的不同环境中,观察其生存情况。采用快速烘干法去除光滑双脐螺成螺软体内水分,观察螺体重分别减轻10%、20%、30%、40%、50%、52%、55%、57%、60%和70%后的存活率。 结果 在25 ℃环境条件下,自体受精组和自然受精组螺15 d的产卵数分别为(8.77 ± 16.92)枚/螺和(149.71 ± 142.28)枚/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0.999 999,P < 0.01);所产螺卵的孵化率分别为50.1%和78.9%(χ2 = 18.18,P < 0.01),生殖成熟率分别为19.3%和3.8%(χ2 = 11.83,P < 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天光照组、全天避光组、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组、日间避光和夜间光照组等4种饲养环境下产卵量分别为(999.07 ± 444.00)、(602.93 ± 510.68)、(944.07 ± 392.53)、(577.07 ± 279.76)枚/d;其中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组的日间和夜间产卵量分别占10.1%和89.9%,提示该螺产卵以夜间为主;但光照可改变其昼夜节律性。光滑双脐螺成螺在相对湿度分别为0、65%、87%和100%的25 ℃环境中的最长生存时间分别为7、70、150 d及100 d,而缺食对照组为50 d。光滑双脐螺成螺软体脱水率10%、20%、30%、40%、50%、52%、55%、57%、60%和70%后存活率分别为100%、100%、100%、100%、70%、30%、0、0、0、0。结论 光滑双脐螺可通过异体受精或自体受精完成生殖过程;自体受精螺的繁殖力弱于异体受精螺,但其生殖成熟率高于异体受精螺。光滑双脐螺对缺水缺食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提示光滑双脐螺孳生区旱季后仍存活的螺对当地螺种群的维持及曼氏血吸虫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SKATER聚类算法设计血吸虫病监测点的探索性研究
    胡健,胡艺,高风华,操治国,张志杰
    2019, 31(4):  368. 
    摘要 ( )   PDF (16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点选点方法,提高疫情监测效率与质量。方法 采用基于最小生成树的SKATER聚类算法对安徽省31个历史血吸虫病流行县(区)进行空间约束聚类,从每个聚类中确定1个监测点,评估聚类监测点网络对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的代表性和监测效果,并比较其与当地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网络监测效果的优劣。结果 聚类监测点与聚类区域的环境因素无显著差异,同质性较高。在选择同样个数的监测点时,聚类监测点与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在整个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的平均水平和长期趋势的监测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未监测地区的疫情预测和估计上,聚类监测点的效果明显优于国家监测点。结论 基于SKATER聚类算法的血吸虫病监测点选择方法能够更好地代表整个地区的疫情水平,可作为传统监测点选择方法的有效补充。
    基于行政村尺度的湖北省钉螺空间分布特异性 及与水系的关系
    陈艳艳,刘建兵,肖瑛,魏凤华,钟晨晖,杨军晶,张卫红,刘斯
    2019, 31(4):  374. 
    摘要 ( )   PDF (18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行政村尺度上探讨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空间分布特征,为精准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行政村为单位收集2017年湖北省螺情资料,构建湖北省钉螺分布空间数据库,分析钉螺分布的空间聚集性。在ArcGIS软件支持下,获得流行村与长江的距离,分析该距离与有螺面积间的关系。结果 2017年,湖北省钉螺主要分布在13个市、63个流行县(市、区)、5 450个流行村。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村级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存在空间聚集现象(Z值均> 0,P均< 0.05);山丘型有螺面积呈随机分布,没有聚集现象(Z值> 0,P > 0.05)。聚集和异常值分析结果显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分布模式均有H?H、H?L、L?H和随机分布4种类型,其中比例较高的是H?H型;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分别有340、125个和110个,主要聚集在武汉市和荆州市,且主要聚集空间位置基本一致。垸内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有319个,主要分布在荆州市、孝感市和黄石市。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与流行村距长江的距离均呈负相关(r = –0.094、 -0.225和-0.177,P均< 0.01)。结论 长江流域钉螺孳生的聚集区,尤其是距长江较近的流行村是湖北省钉螺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区域。  
    日本血吸虫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进程中TGF-β1和HSP47的作用机制研究
    周永华,徐辰,杨莹莹,梅丛进,董盼盼,赛雪,许永良,范小琳,杨俊齐,沈丽娟
    2019, 31(4):  382. 
    摘要 ( )   PDF (14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进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和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 HSP47)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5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 ± 1)条,对照组以不含尾蚴的去氯水处理。分别于感染后4、6、8、10周和12周等5个时间点,各取5只小鼠肝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小鼠血清中HSP47和TGF?β1含量,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增生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GF?β1、HSP47、I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日本血吸虫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浓度和肝组织中TGF?β1 mRNA、HSP47 mRNA、COL1A1 mRNA表达水平均随纤维化进展而渐次升高。小鼠感染后6周,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含量分别为(179.26 ± 29.87) pg/mL和(22.37 ± 5.21) ng/mL,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150.29 ± 34.91) pg/mL和(18.54 ± 7.78) ng/mL(P均< 0.05)。肝组织HSP47 mRNA、COL1A1 mRNA、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6 ± 0.04)、(1.17 ± 0.06)和(0.64 ± 0.13),均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0.23 ± 0.03)、(0.20 ± 0.02)和(0.38 ± 0.02)(P均< 0.01)。 结论 TGF?β1和HSP47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进程中的表达与肝纤维化进程一致,且随I型胶原的增多呈升高趋势;HSP47有望成为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新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重组酶介导的隐孢子虫属特异性等温核酸扩增 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倪碧娴,吴小珉,刘燕红,徐祥珍,应清界,曹俊,戴洋
    2019, 31(4):  388. 
    摘要 ( )   PDF (1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隐孢子虫检测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RAA)方法,并对其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隐孢子虫属特异性18S rRNA核酸序列作为检测靶标,采用Amplfix软件设计、合成引物及荧光检测探针,构建并优化RAA荧光反应体系;分别以不同拷贝数的含18S rRNA靶序列的重组质粒、不同浓度隐孢子虫卵囊基因组DNA及不同数量隐孢子虫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A荧光法检测,以评价其敏感性;分别以隐孢子虫卵囊、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日本血吸虫虫卵、似蚓蛔线虫虫卵、华支睾吸虫虫卵、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A荧光法检测,以评价其特异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隐孢子虫检测RAA法,该方法可在39 ℃、20 min内得到隐孢子虫属18S rRNA基因片段的有效扩增。以不同拷贝数的含18S rRNA靶序列的重组质粒、不同浓度隐孢子虫卵囊基因组DNA及不同数量隐孢子虫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该方法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2拷贝/μL、1 pg/μL和1个/50 μL;以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日本血吸虫虫卵、似蚓蛔线虫虫卵、华支睾吸虫虫卵、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的荧光RA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检测隐孢子虫卵囊DNA的RAA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2007–2017年四川省新发棘球蚴病患者时空分布特征
    何伟,廖沙,王谦,黄燕,喻文杰,张光葭,王奇,杨柳,陈凡,李汭芮,钟波
    2019, 31(4):  393. 
    摘要 ( )   PDF (24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时空分布特征,为棘球蚴病防控策略制定和重点区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绘制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空间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结果 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逐年下降,新发病例检出率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和北部,检出率较低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2010–2016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全局Moran’s I值分别为0.19、0.22、0.17、0.44、0.48、0.31和0.16,Z值均> 1.96,P值均< 0.05,提示此期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呈聚集分布。局部Moran’s I分析显示,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高?高”聚集区域和“低?低”聚集区域均呈一定聚集趋势。结论 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逐年下降,且呈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分布,应继续加强石渠、色达、德格、甘孜县和白玉县等重点地区的棘球蚴病防控工作。
    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对Lewis肺癌小鼠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
    焦玉萌,陶志勇,崔裕健,刘春祥,夏惠,王雪梅,方强
    2019, 31(4):  400. 
    摘要 ( )   PDF (11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对Lewis肺癌小鼠CD4+CD25+ Foxp3+ T(Treg)细胞亚群的影响,观察弓形虫ESA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PBS组(14只)和Lewis组(34只)。Lewis组小鼠右腋窝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2 × 105个,PBS组注射等量无菌PBS。接种后第7 天(D7),将PBS组小鼠分成PBS2组、PBS2 + ESA组,每组7只;将Lewis组分成Lewis2组和Lewis2 + ESA组,每组17只; PBS2 + ESA组及Lewis2 + ESA组小鼠腹腔注射100 μL弓形虫 ESA。ESA干预后7 d计算各组小鼠脾脏系数,检测Treg细胞数量变化,同时观察荷瘤鼠长期瘤体生长情况。结果 ESA干预后7 d,PBS2 + ESA组[(0.66 ± 0.09)%]和Lewis2 + ESA组[(0.69 ± 0.07)%]脾脏明显增大,脾脏系数与PBS2组[(0.30 ± 0.02)%]和Lewis2组[(0.33 ± 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 0.05)。PBS2 + ESA组[(1.28 ± 0.14)%]和Lewis2 + ESA组[(1.58 ± 0.14)%]脾脏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均下降,与PBS2组[(2.06 ± 0.07)%]和Lewis2组[(2.44 ± 0.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ESA干预后,瘤体生长延缓,在实验终点时,Lewis2 + ESA组小鼠瘤体明显小于Lewis2组(P < 0.05)。结论 ESA可下调荷瘤鼠脾脏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抑制瘤体生长。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小管福寿螺相关基因定量分析及 α-tubulin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岳志远,张仪,郭云海,秦志强,黄芸,张伟
    2019, 31(4):  404. 
    摘要 ( )   PDF (13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小管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部分基因表达情况,初步了解广州管圆线虫与其中间宿主小管福寿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防治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取含有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的大鼠粪便喂食福寿螺,分别于感染后1、10、20 d各取3~5只小管福寿螺,采集其血淋巴、肝胰腺、肾脏、肠道、头足和鳃组织,以未感染的小管福寿螺为空白对照组,提取不同感染时期小管福寿螺各组织总RNA,逆转录为cDNA。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挑选10个涉及免疫防御、信号转导、细胞生长和代谢、应激反应等方面的基因,对小管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1、10、20 d的血淋巴进行基因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并对α?微管蛋白(α?tubulin)基因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的福寿螺肝胰腺、肾脏、头足部、肠道、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ELA1基因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1、10、20 d的福寿螺中表达量上调(t = 12.32、23.51、34.92,P均 < 0.05),且表达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GST基因表达量在感染后1 d为空白对照组的(7.26 ± 1.80)倍,在感染后10、20 d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t = 23.89、19.83,P均 < 0.05);ferritin基因在感染后10 d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上调(t = 32.76,P < 0.05)。CRT基因表达水平在感染后1、10、20 d均较空白对照组上调(t = 7.23、5.78、6.32,P均 < 0.05)。α?tubulin基因在小管福寿螺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F = 17.58,P < 0.05);在小管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表达量以肝胰腺组织中下调最为明显(P均 < 0.05)。结论 小管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血淋巴中多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α?tubulin基因表达水平在多个组织中受到抑制。该研究为深入阐明小管福寿螺和广州管圆线虫的相互作用关系奠定了基础。  
    防治研究
    基于GIS的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李洋,王浩,张佳京,左玉婷,熊月琳,罗华堂,周业华,徐明星
    2019, 31(4):  410. 
    摘要 ( )   PDF (16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年报数据建立疫情资料空间数据库,使用ArcMap 10.2进行核密度分析。结果 2017年武汉市593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附近。核密度分析显示,流行村密度最高的3个区域分别位于蔡甸区西面(侏儒街道)、汉南区东面(纱帽街道)和新洲区西南角(阳逻街道);血吸虫病血检阳性人群密集分布于蔡甸区西面(侏儒街道),占全市血检阳性人口总数的34.23%;蔡甸区洪北街道东干村存栏牛数达492头,密度较高;实有钉螺面积密度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蔡甸区西南角(消泗街道),占全市实有钉螺总面积的31.22%。2017年复现有螺面积36.60 hm2,其核密度较高的地区位于蔡甸区侏儒街道。活螺密度较高的地区位于汉南区的中部(洪北大队),平均密度为0.36只/0.1 m2。结论 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局部区域历史疫情较重,高危因素较集中,需加强监测。
    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龚艳凤,雷蕾,李志宏,上官俊,郑建刚
    2019, 31(4):  414. 
    摘要 ( )   PDF (18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时空分布特征,为江西省疟疾流行因素研究和消除疟疾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7年江西省以县为单位疟疾疫情和人口数据、历史流行虫种和传播媒介等资料,建立江西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利用ArcGIS 10.3软件进行江西省疟疾发病数据分析和时空展示,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发病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1950–1975年高峰期、1976–1997年持续下降期和1998–2017年低水平波动期,期间经历了疟疾发病率下降、流行区范围缩小、流行程度显著降低到无本地感染病例的过程。疟疾流行区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转移,最后在平原聚集、滞留、徘徊和消散的过程;疟疾流行虫种经历了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混合流行向单一间日疟流行,再到输入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混合流行。传播媒介经历了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嗜人按蚊等多种按蚊分布的复合媒介地区向中华按蚊单一媒介的变化过程。结论 自2012年起江西省连续多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阻断了疟疾传播,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但输入性疟疾继发本地传播的风险将长期存在。
    洛阳市1起输入性皮肤利什曼病疫情流行病学 筛查报告
    张彦岭,朱鑫,杨治国
    2019, 31(4):  418. 
    摘要 ( )   PDF (11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乌兹别克斯坦务工归国员工中利什曼原虫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关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大。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采集筛查对象相关信息,由内科医生触诊肝、脾及浅表淋巴结,皮肤科医生检查皮肤经常暴露处皮肤损害情况,对筛查对象行B超检查肝脾大小,采集筛查对象血清,应用内脏利什曼病快速检测试纸条(rK39)检测,对于筛查中发现的有皮肤损害者,采集皮损处组织镜检利什曼原虫,病原学检测阳性组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虫种。结果 共181人接受筛查,内科检查中6人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科检查中12人有皮肤损害表现,B超检查提示5人肝脾肿大,rK39试纸条检测血清显示3人结果呈阳性。共采集2人份典型皮损处组织,其中1份组织病原学检测发现利什曼原虫;提取前鞭毛体DNA,用利什曼原虫属特异性引物K13A/K13B和L5.8S/LITSR分别扩增出120 bp和350 bp的片段,片段序列与硕大利什曼原虫相应序列(GenBank登录号:EU370906.1、FN677342.1)同源性分别为90%和98%。结论 筛查发现6例皮肤利什曼病患者,其中2例尚未痊愈。1例未痊愈者确诊为由硕大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输入性皮肤利什曼病。
    实验研究
    输入染虫成分血对BALB/c小鼠感染田鼠巴贝虫的影响
    沈慧敏,蔡玉春,陈家旭,郑葵阳
    2019, 31(4):  423. 
    摘要 ( )   PDF (11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含田鼠巴贝虫的不同成分血对小鼠巴贝虫感染的影响。方法 以田鼠巴贝虫感染健康小鼠后眼眶采血,制备染虫全血、去除血清的成分血及纯红细胞。将27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全血组、无血清染虫组、纯红细胞组,每组9只;每组设3个亚组,每个亚组3只,每只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100 μL浓度为9.00、0.90、0.09只/μL(分别含900、90、9只巴贝虫虫体)的相应成分血。接种当天记为D0,自D1起每隔1 d于小鼠尾尖采血涂薄血涂片,吉氏染色液染色后镜检观察各组小鼠红细胞染虫率。结果 注射900只田鼠巴贝虫后,全血组、无血清组均于D3在外周血中查见巴贝虫,于D15虫密度开始升高,并于D21虫密度达高峰,红细胞染虫率分别为2.21%和1.76%;随后虫密度下降,D31染虫率趋于0;而纯红细胞组小鼠在观察期间未查见巴贝虫感染。注射90只田鼠巴贝虫,仅全血组于D3在外周血查见巴贝虫虫体,D15虫密度升高,D21虫血症达高峰,红细胞染虫率为1.35%,D31染虫率趋于0;无血清组和纯红细胞组实验期间外周血中未查见巴贝虫。注射9只田鼠巴贝虫,全血组、无血清组和纯红细胞组外周血中均未查见虫体。结论 血液成分及感染虫数可能对小鼠静脉注射感染巴贝虫有一定影响,输入成分血仍存在感染巴贝虫的风险。
    临床研究
    海南地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调查
    李春芸
    2019, 31(4):  427. 
    摘要 ( )   PDF (10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抗弓形虫抗体水平,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19年收集海南省1 93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食管癌患者376例、胃癌患者475例、结直肠癌患者401例、肝癌患者427例、胰腺癌患者253例,以4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比较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总体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9.8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的3.75%(χ2 = 60.49,P < 0.01),两者总体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和0.50%;χ2 = 1.17,P > 0.05)。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患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16%、19.58%、21.70%、23.65%和17.79%,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χ2 = 29.97、50.29、58.03、67.85、36.59,P均< 0.01);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6%、1.47%、0.75%、1.17%和0.79%,与健康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80、2.02、0.20、1.11、0.21,P均> 0.05)。不同类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65,P < 0.05),但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33,P > 0.05)。结论  海南地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较高,不同类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建议今后应加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筛查,从而有效防控弓形虫感染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造成的危害。
    教学研究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陈琳,徐志鹏,季旻珺,吴观陵
    2019, 31(4):  431. 
    摘要 ( )   PDF (9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对医学基础课程《人体寄生虫学》授课进行了实践和思考。在提高教师队伍修养、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明确专业课程育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实施路径。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贯穿于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建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专业院所与高校加强融合助推课程思政,努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将《人体寄生虫学》打造为一门课程思政的“金课”。
    防治经验
    上海市松江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34年监测结果分析
    孙彩英,陆雪辉,靳艳军,吕锡宏,郭晓芹,费胜军,唐益明
    2019, 31(4):  434. 
    摘要 ( )   PDF (9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1985–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监测数据,为今后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85–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钉螺调查、人群和家畜监测查病、健康教育等资料,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85–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共监测发现有钉螺分布镇8个、有螺村68个,有螺环境1 462处、总面积96.399 hm2;其中在原血吸虫病非流行区新查出有螺镇4个、有螺村59个,新发现有螺面积60.161 hm2。共查获钉螺26 148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有钉螺分布环境以河道、沟渠和田地滩为主,分别占45.28%、 33.17%和21.55%。共开展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245 955人·次,血检阳性率为0.03%;开展血吸虫病原学检测37人,发现血吸虫感染者3例,均为外来输入性慢性血吸虫病例。开展家畜血清学检测9 109头·次,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家畜。居民和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多数年份达80%以上。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总体巩固,但仍有残存钉螺、钉螺扩散、外来传染源输入等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风险因素存在。今后应及时调整监测重点,加强钉螺和传染源监测控制。
    2012-2018年乐山市输入性疟疾病例分析
    谢应国,刘昕亮
    2019, 31(4):  436. 
    摘要 ( )   PDF (9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乐山市疟疾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8年乐山市疟疾病例信息、流行病学个案信息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8 年乐山市共报告34 例疟疾病例,均为经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确诊的输入性病例,其中间日疟14例、恶性疟18 例、三日疟1 例、卵形疟1例。感染来源地主要为非洲地区(占58.82%)和东南亚地区(占29.41%),报告病例较多的月份为1、2、6月和7月,占病例总数的65.63%;男、女性病例分别为33例和1例;职业主要以赴境外劳务的农民、技术工人和经商者居多,年龄在21~59岁。患者从发病到就诊间隔时间最短0 d、最长31 d;初次就诊确诊率为85.29%。结论 乐山市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存在输入性疟疾病例。应继续加强对境外归国人员的监测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并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诊治能力,以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1例由输入性疟疾感染者引起输血疟疾的调查
    黄文明,陈剑峰,张翔,何义林
    2019, 31(4):  439. 
    摘要 ( )   PDF (9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泰州市1例因输血感染恶性疟的病例进行分析,为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例恶性疟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追踪调查,通过实验室方法对供血者血样进行检测,以明确感染来源。结果 1名64岁肾病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镜检查见疟原虫,确诊为恶性疟。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除接受过输血外,无非洲和东南亚等恶性疟流行区旅行史;住院期间曾接受14次输血治疗,对23份供血者血样进行检测,发现1名印度尼西亚籍留学生留存血样PCR检测呈恶性疟原虫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供血者曾有疟疾感染史。结论 该患者为输血感染恶性疟病例,应加强对献血者的疟疾筛查,以预防输血传播疟疾的发生。
    综述
    我国生物入侵医学贝类的研究进展
    张超群,戴建荣
    2019, 31(4):  441. 
    摘要 ( )   PDF (9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来物种的入侵日益成为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并已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累计已达753种,其中入侵医学贝类主要有福寿螺、褐云玛瑙螺、藁杆双脐螺等。本文综述了我国生物入侵物种的概况,入侵医学贝类的种类、分布及其传播疾病的危害和防制措施等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调节寄生虫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琳,马元芬,王灵军,郑明辉,刘晖
    2019, 31(4):  446. 
    摘要 ( )   PDF (9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宿主细胞生长、迁移和免疫应答等过程。寄生虫感染宿主后,宿主可产生MIF参与同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寄生虫也会分泌虫源性MIF,共同参与调节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本文将对寄生虫感染后MIF基因的表达调控、MIF在寄生虫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中的作用,以及MIF介导免疫反应的重要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病例报道
    经输血感染恶性疟原虫1例
    张旸,林永桔,滕青,罗伟峰,陈锦艳,付涌水
    2019, 31(4):  450. 
    摘要 ( )   PDF (9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1例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输血后感染恶性疟原虫的病例。通过对该患者及相关供血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发现传染源为1名非洲籍留学生。该供血者血样经快速诊断试纸条检测为阳性,其外周血涂片镜检及PCR检测结果均提示恶性疟原虫阳性。
    苏州市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1例
    施倩雯,顾君,沈玲娥,周靖,郭锋,王海涛
    2019, 31(4):  453. 
    摘要 ( )   PDF (13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报告1例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病例的诊治经过。方法 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室诊断结果、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及治疗。结果 患者曾多次往返苏丹、埃及等地,有疫水接触史,回国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膀胱镜显示有新生物,病理切片可见大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并可见寄生虫虫卵。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血清免疫学检测阳性,尿液沉渣镜检发现埃及血吸虫虫卵。予以吡喹酮治疗1月后尿液中仍有虫卵,复治后治愈,无不良反应。结论 应加强援非人员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非洲血吸虫病诊疗水平,以防止误诊、误治。
    河南省1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的实验室诊断
    李素华,高丽君,张雅兰,周瑞敏,杨成运,钱丹,刘颖,鲁德领,赵玉玲,张红卫,许汴利
    2019, 31(4):  456. 
    摘要 ( )   PDF (10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河南省1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探讨内脏利什曼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镜检观察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血清中利什曼原虫抗体;用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片段。结果  该患者曾去过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有不规则发热、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症状,骨髓涂片查见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阳性,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出87 bp和285 bp的片段。两片段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100%。结论 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