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2023, Vol. 35 ›› Issue (6): 621-625,632.
张宇1,刘阳1,顾小琴2,王楠楠1,万嘉佳1,张奕1,陈琳1*
ZHANG Yu1, LIU Yang1, GU Xiaoqin2, WANG Nannan1, WAN Jiajia1, ZHANG Yi1, CHEN Lin1*
摘要: 目的 分析四川省新报告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分析新发晚血成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2年四川省疫情年报系统中的晚血病例个案调查表,获取病例个人基本信息、既往病史、肝实质分级情况;通过查阅晚血病例资料,获取病例户籍所在流行村流行亚型、是否为流动人口、存活及死亡情况、死亡时间等,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2年四川省累计新报告晚血病例共321例,男女比例为0.99∶1;274例(85.4%)年龄> 50岁,以60~69岁组占比最高(87例,27.1%);病例类型以巨脾型最多(180例,56.1%),无侏儒型病例;2011年报告病例数最多(78例),其次为2022年(74例)。2011—2022年报告晚血病例数最多的市(州)、县(区)分别为眉山市(199例,62.0%)和东坡区(131例,40.8%),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流行亚型为丘陵亚型地区(136例,42.4%)。截至2022年底,321例晚血病例中有111例死亡,其中2018年死亡人数最多(25例),腹水型病例死亡率最高(41.2%)。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病例中,肝实质分级为Ⅲ级的病例数分别为47(37.3%)、40(59.5%)、4例(23.5%),3种类型晚血病例肝实质分级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12.092,P < 0.05),腹水型晚血病例肝实质分级较巨脾型和结肠增殖型病例严重(Z = 24.262、44.738,P校正均< 0.05)。结论 近年来,四川省每年仍有新报告晚血病例,腹水型病例是四川省晚血病例救治重点。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线索调查,及早发现、治疗晚血病例,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