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2024, Vol. 36 ›› Issue (3): 272-278,285.
段磊1, 2,屈磊1,郭云海1,顾文彪1,吕山1, 3*,张仪1, 3,周晓农1, 3
DUAN Lei1, 2, QU Lei1, GUO Yunhai1, GU Wenbiao1, LÜ Shan1, 3*, ZHANG Yi1, 3, ZHOU Xiaonong1, 3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藁杆双脐螺来源,为我国曼氏血吸虫病流行风险评估和双脐螺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国深圳市观澜河,大沙河,深圳水库,葵涌河上、下游,新圳河作为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采集10个双脐螺样本,提取螺样本基因组DNA。自南美洲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帕拉州、联邦区、伯南布哥州、圣保罗州的5个采样点获得15个藁杆双脐螺DNA样本。对上述DNA样本的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 COI)和线粒体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 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同时,从GenBank中下载藁杆双脐螺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并获取其采样点信息。将所有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分析我国和南美洲双脐螺样本的遗传相似度和谱系进化关系。结果 从我国双脐螺样本中共获得60个长度为529 bp的COI序列,其中3个为单倍型。从GenBank中获得165条藁杆双脐螺COI序列,与上述60条序列比对后,共获得33个单倍型。进化树分析显示,采自我国的双脐螺3个单倍型聚在一支,其中单倍型China11与GenBank中获得的来自巴西的3个样本属于同一单倍型。地理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巴西东部沿海3个采样点的样本有与我国China11相同的单倍型,另2个采样点的样本与China11亲缘关系较近。扩增我国双脐螺样本16S rDNA基因,共获得60条长度约为322 bp的序列和2个单倍型。从GenBank中获得70条藁杆双脐螺16S rDNA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我国双脐螺样本聚为一支,其中单倍型China64与来自巴西的229BS为同一单倍型。将GenBank中获取的来自巴西南部25个采样点的49个藁杆双脐螺16S rDNA序列纳入分析,发现其中3个采样点的藁杆双脐螺与我国China64有相同的单倍型。综合分析藁杆双脐螺COI和16S rRNA的地理系统进化关系,发现仅巴西东部沿海地带样本与我国双脐螺样本在两个基因片段序列上具有相同单倍型。 结论 我国双脐螺为藁杆双脐螺,遗传多样性较低,与来自巴西东部沿海地区的样本遗传学相似度很高,可能来源于巴西东部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