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2022, Vol. 34 ›› Issue (6): 611-.
何伟1,杨柳1,王奇1,喻文杰1,廖沙1,刘阳1,钟波1,罗钊辉2,王谦1*
HE Wei1, YANG Liu1, WANG Qi1, YU Wen⁃jie1, LIAO Sha1, LIU Yang1, ZHONG Bo1, LUO Zhao⁃hui2, WANG Qian1*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石渠县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及变化趋势,为当地棘球蚴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2020年,选择石渠县人体多房棘球蚴病流行较重的9个乡(镇),每个乡(镇)各选1个小型哺乳类动物活动频繁的区域作为调查点。每年7—8月,在各调查点均设置2个50 m × 50 m的样方,捕捉样方内小型哺乳类动物并记录其形态学特征等数据,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定其物种。现场解剖所捕获小型哺乳类动物,采用目检法判断是否其感染棘球蚴;采集感染动物病变脏器,采用PCR法检测棘球蚴感染情况,并鉴定棘球蚴虫种。计算各种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分析感染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并对目检法和PCR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2015—2020 年共在石渠县调查点捕捉小型哺乳类动物2 692只,经形态学鉴定,其中青海田鼠1 360只(50.52%)、高原鼠兔1 332只(49.48%)。2015—2020 年,目检法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35.63%、19.16%、21.41%、8.40%、7.68%、4.44%,PCR法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18.96%、5.36%、5.61%、4.58%、3.30%、0.37%,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 = 215.024、117.045,P均<0.001)。除2018年外,其余各年目检法棘球蚴感染阳性率均高于PCR法([χ2] = 33.597、21.815、51.373、17.268、9.537,P 均<0.01)。PCR法检测结果显示,2015—2020年石渠县小型哺乳类动物多房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10.21%降至0.37%,石渠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8.75%降至0,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 = 117.045、43.436,P均<0.001);青海田鼠多房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15.19%降至0.45%,石渠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8.23%降至0;高原鼠兔多房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7.76%降至0,石渠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9.01%降至0。结论 青海田鼠和高原鼠兔为四川省石渠县小型哺乳类动物优势种。青海田鼠以多房棘球蚴感染为主,高原鼠兔以石渠棘球蚴感染为主;两类动物棘球蚴感染阳性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