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特约专稿
    全健康:人兽共患病防控的新思考
    费思伟, 许靖姗, 吕山, 郭晓奎, 周晓农
    2022, 34(1):  1. 
    摘要 ( )   PDF (11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发人兽共患病不断涌现和传统人兽共患病消除困难的双重压力下,当前全球人兽共患病控制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造成了挑战。“全健康”理念是人们在认识人类疾病与动物疾病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助于人兽共患病防控。“全健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一”,即“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方式、“整齐划一”的实践指导方法、“一本万利”的经济评价策略。中国在血吸虫病等重大人兽共患传染病控制中成功应用了全健康理念,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面临诸多挑战。在全健康发展与应用中,应注重顶层设计、新发疾病与传统疾病有别、全健康治理动态过程。 [关键词] 
    论著
    基于Joinpoint回归模型的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分析
    吴新华, 吴君, 徐仁美, 熊瑛, 陈喆
    2022, 34(1):  7. 
    摘要 ( )   PDF (12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及2005—2020年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鄱阳县血吸虫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20年鄱阳县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从24.39%(24 976/102 397)和4.53%(259/5 721)下降至5.37%(2 421/45 100)[年度变化百分比(APC)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 -8.64%]和0(0/3 963)(APC = AAPC = -32.07%),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2013—2020年鄱阳县耕牛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从1.21%(294/24 332)下降至0.58%(35/5 999),变化趋势有1个趋势变化连接点(AAPC = -8.20%,P > 0.05)。2004—2020年鄱阳县未曾新查出有螺乡与有螺村,查出有螺面积占查螺总面积比例有3个趋势变化连接点(AAPC = -2.30%,P > 0.01)。2005—2020年,鄱阳县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及校正感染率分别从60.82%(742/1 220)和10.16%(124/1 220)降至5.73%(70/1 221)和0,血检阳性率(APC = AAPC = 17.47%,P < 0.01)与校正感染率(APC = AAPC = -44.92%,P < 0.01)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仅2005、2007年在本地家畜中分别查出10头和2头血吸虫感染牛,感染率分别为10.00%(10/100)和13.33%(2/15);仅于2008—2009年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未发现血吸虫核酸阳性混合钉螺样本。结论 2004—2020年鄱阳县血吸虫病疫情下降趋势显著,但巩固防治成果及消除血吸虫病仍面临挑战。
    中国大陆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的meta分析
    戴思敏, 余晴, 马晓疆, 王真瑜, 张耀光, 朱民, 张宸罡, 朱倩 江莉, 靳艳军, 潘浩, 吴寰宇
    2022, 34(1):  16. 
    摘要 ( )   PDF (14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实际水平,为华支睾吸虫病防控和淡水鱼卫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发表的有关中国大陆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Stata 15.0软件计算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合并感染率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并对不同地区、不同采样季节、不同来源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合并感染率进行亚组分析。此外,对所纳入研究的敏感性及发表偏倚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0篇,其中中文文献37篇、英文文献3篇,高质量文献10篇、中等质量文献27篇、低质量文献3篇。40项研究共纳入53种、37 959条淡水鱼,其中39种(占73.58%)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meta分析结果显示,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3.5%[95% CI:(0.19,0.28)];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达35.7%[95% CI:(0.22,0.50)],高于华中地区[25.9%,95% CI:(0.04,0.48)]和华南地区 [20.6%,95% CI:(0.09,0.32)];春季采样的淡水鱼样本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44.1%[95% CI:(0.35,0.53)],高于秋季[6.7%,95% CI:(0.05,0.08)]和夏季[3.3%,95% CI:(-0.01,0.07)];来源于自然水体的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5.2%[95% CI:(0.17,0.33)],高于来源于零售环节[22.2%,95% CI:(0.17,0.28)]和养殖环节[12.3%,95% CI:(0.03,0.22)]的淡水鱼。所纳入文献敏感性较低,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中国大陆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华支睾吸虫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需要加强健康教育、诊断技术开发和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工作。
    人体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及B细胞表位预测
    黄和荣, 董莹, 邓艳, 徐艳春, 陈梦妮, 刘言, 张苍林
    2022, 34(1):  28. 
    摘要 ( )   PDF (12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4种人体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asmodium lactate dehydrogenase, pLDH)基因多态性并预测pLDH 肽链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云南省疟疾病例血样和流行病学等信息。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4种人体疟原虫pLDH基因并测序,应用MEGA 7.0.26和DnaSP 5.10软件分析4种人体疟原虫pLDH基因DNA序列多态性,并采用免疫表位数据库(IEDB)预测pLDH 肽链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分别从153份间日疟、29份恶性疟、17份卵形疟和11份三日疟患者血样中获得间日疟原虫LDH(PvLDH)、恶性疟原虫LDH(PfLDH)、卵形疟原虫LDH(PoLDH)、三日疟原虫LDH(PmLDH)基因测序序列,分别定义15、2、4、2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104。PoLDH基因种内分化程度较高,π为0.012;PvLDH、PfLDH和PmLDH基因π值均 < 0.001。4种人体疟原虫pLDH肽链可预测到4~5个/链的B细胞抗原活性区,活性得分约0.430;其中活性区短肽“86⁃PGKSDKEWNRD⁃96”为4种人体疟原虫共有的B细胞抗原表位,“266⁃GQYGHS(T)⁃271”仅出现在PvLDH和PoLDH肽链,PvLDH、PfLDH肽链特有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别是“212⁃EEVEGIFDR⁃220”和“208⁃LISDAE⁃213”。结论 PoLDH基因多态性可能来自微弱的负向纯化选择,PvLDH、PfLDH、PmLDH基因则可能维持了相对保守状态。pLDH肽链近C端可能存在可区分间日疟、恶性疟原虫感染的B细胞抗原表位“212⁃EEVEGIFDR⁃220”和“208⁃LISDAE⁃213”。
    不同抗囊尾蚴抗体检测试剂盒用于囊尾蚴病血清学诊断效果评价
    张雅兰, 蒋甜甜, 纪鹏慧, 贺志权, 陈曦, 洪洋, 赵东阳, 邓艳, 陈伟奇, 张红卫
    2022, 34(1):  36. 
    摘要 ( )   PDF (10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不同厂家生产的4种抗囊尾蚴IgG、IgG4和Ig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的诊断效果,为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品牌3种抗囊尾蚴抗体(IgG、IgG4和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B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40份脑囊尾蚴病患者、100份健康人、30份斯氏并殖吸虫病患者、17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19份皮下或脑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比较不同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假阳性率。结果 A品牌抗囊尾蚴IgG、IgG4和IgM抗体ELISA试剂盒以及B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分别为95.00%(38/40)、87.50%(35/40)、7.50%(3/40)和75.00%(30/40),特异度分别为98.00%(98/100)、100.00%(100/100)、100.00%(100/100)和100.00%(100/100);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高于B品牌([χ2] = 6.28,P < 0.05),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1,P > 0.05)。4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细粒棘球蚴病、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总假阳性率分别为37.88%(25/66)、22.73%(15/66)、62.12%(41/66)和15.15%(10/66)([χ2] = 37.61,P < 0.05);其中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总假阳性率最高([χ2] = 7.56,P' < 0.008),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总假阳性率高于B品牌([χ2] = 8.75,P' < 0.008)。4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40.00%(12/30)、16.67%(5/30)、76.67%(23/30)和13.33%(4/30)([χ2] = 32.88,P < 0.05),检测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21.05%(4/19)、26.32%(5/19)、73.68%(14/19)和15.79%(3/19)([χ2] = 19.97,P < 0.05),均以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假阳性率最高(P' 均 < 0.008)。4种试剂盒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52.94% (9/17)、29.41%(5/17)、23.53%(4/17)和17.65%(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8.24,P > 0.05)。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棘球蚴病和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76.67%(23/30)、23.53%(4/17)和73.68%(14/19)([χ2] = 14.537,P < 0.05),其中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最低([χ2] = 14.537,P' < 0.014);其他3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棘球蚴病和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05)。 结论 不同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试剂各有优劣;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敏感度较高,但需进一步解决与其他寄生虫病的交叉反应和稳定性问题。  
    基于非依赖性全扫描采集蛋白组学技术初步研究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病小鼠肝脏差异表达蛋白
    韩爽, 马俊英, 张雪飞, 王虎, 孙希, 马霄, 刘佳, 郭帅, 韩德洪, 司晓妹
    2022, 34(1):  41. 
    摘要 ( )   PDF (18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寻找细粒棘球蚴病(CE)小鼠肝脏差异表达蛋白,为细粒棘球蚴病靶向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借鉴。方法 8只6~8周龄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成CE组和对照组,CE组小鼠经腹腔注射接种约2 000个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350 d后处死两组小鼠。收集CE组小鼠病灶肝脏(病灶组)、病灶旁肝脏组织(病旁组)及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对照组),采用非依赖性全扫描采集(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蛋白组学技术比较病灶组与对照组、病旁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蛋白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 病灶组与对照组、病旁组与对照组间同时存在26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8种上调表达蛋白、18种下调表达蛋白。GO功能富集注释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内质网膜等细胞内成分中,通过氧化还原酶实现催化等分子功能,参与氧酸代谢、羟基酸代谢等生物代谢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参与脂肪酸氧化过程中的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影响过氧化物酶体信号通路;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通过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参与脂肪酸转运,影响脂质代谢所参与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结论 与正常小鼠相比,CE小鼠肝脏组织蛋白质表达具有差异性,其中部分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CE潜在药物靶点相关。  
    基于非依赖性全扫描采集蛋白组学技术初步研究继发性多房棘球蚴病小鼠差异表达蛋白
    司晓妹, 马俊英, 张雪飞, 王虎, 孙希, 马霄, 王威, 刘玉芳, 刘佳, 郭帅, 韩德洪, 韩爽
    2022, 34(1):  52. 
    摘要 ( )   PDF (18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非依赖性全扫描采集(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多房棘球蚴病小鼠不同肝脏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寻找其中可能与多房棘球蚴病致病相关的关键蛋白。方法 分离多房棘球蚴病青海田鼠体内原头节,用原头节感染雌性昆明小鼠(6~8周龄)进行造模。小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注射约3 000个原头节,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小鼠培养1年后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另取实验组小鼠肝脏病灶组织(病灶组)、病旁组织(病旁组)及对照组小鼠正常肝脏组织(正常组)进行蛋白DIA定量分析并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在病灶组与正常组间检出1 020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671种上调蛋白、349种下调蛋白;在病旁组与正常组间检出495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27种上调蛋白、168种下调蛋白。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参与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脂肪酸降解等重要通路。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及PPAR信号通路与肝损伤相关,在这两条通路中共筛选出脂肪酸转运蛋白1(Fabp1)、肝衰竭与长链脂酰CoA合成酶(Acsl1)、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三羟酰辅酶A脱氢酶(Ehhadh)、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b(Acaa1b)等几种可能与多房棘球蚴病致病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这些差异蛋白在实验组小鼠体内表达量均显著下调。结论 多房棘球蚴病小鼠肝脏内有大量蛋白质差异表达,其中Fabp1、Acsl1、Acox1、Ehhadh及Acaa1b等蛋白可能与多房棘球蚴病发病相关。
    南昌市鸭源吸虫形态与分子鉴定
    王沛, 蒲文静, 谭慧桢, 王萍, 陈小庆
    2022, 34(1):  59. 
    摘要 ( )   PDF (24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分离自南昌市蛋鸭体内的吸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从南昌市市售蛋鸭肝胆管、胆囊和大肠中分离吸虫。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所有吸虫样本总DNA,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x1)基因并测序,序列经Blast比对后,分别对吸虫样本ITS和Cox1基因进行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2条分离自蛋鸭大肠的吸虫样本与卷棘口吸虫和宫川棘口吸虫形态特征相似,8条分离自蛋鸭肝胆管和胆囊的吸虫样本形态与对体吸虫相似。2条分离自蛋鸭大肠的吸虫样本ITS和Cox1基因序列与宫川棘口吸虫同源性分别为99.3%和98.9%~99.4%,基于ITS和Cox1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吸虫样本与宫川棘口吸虫亲缘关系最近。8条分离自蛋鸭肝胆管和胆囊吸虫样本ITS基因序列与苏氏肝居吸虫和华支睾吸虫同源性分别为95.1%~95.5%,Cox1基因序列与麝后睾吸虫和苏氏肝居吸虫同源性分别为86.3%~86.4%和85.5%~85.7%。基于ITS和Cox1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吸虫样本ITS基因序列与华支睾吸虫亲缘关系最近,Cox1基因序列与东方次睾吸虫和麝后睾吸虫亲缘关系最近。 结论 自南昌市蛋鸭大肠分离的吸虫可能为宫川棘口吸虫,分离自蛋鸭肝胆管和胆囊的吸虫可能为一种未定种属的后睾科吸虫。
    防治研究
    2012—2020年江苏省输入性卵形疟流行病学特征
    王伟明, 曹园园, 杨蒙蒙, 卢艳, 顾亚萍, 徐岁, 周华云, 朱国鼎
    2022, 34(1):  66. 
    摘要 ( )   PDF (9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2—2020年江苏省输入性卵形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省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2—2020年江苏省卵形疟确诊病例相关信息,包括出国、回国时间,在国外患病次数,发病、初诊和确诊时间,初诊和确诊单位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0年江苏省累计报告卵形疟病例347例,其中2015年报告例数最多(71例)。347例卵形疟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占该阶段江苏省报告疟疾病例总数的14.32%。全省卵形疟报告例数居前5位的地级市依次为连云港市(53例,占15.27%)、南通市(44例,占12.68%)、淮安市(44例,占12.68%)、泰州市(44例,占12.68%)和扬州市(36例,占10.37%)。报告病例数以10月最多,达39例(占11.24%);12月最少,为21例(占6.05%)。卵形疟病例境外感染来源地主要为赤道几内亚(97例,占37.95%)、安哥拉(60例,占17.29%)、尼日利亚(40例,占11.53%)。卵形疟病例从回国到发病中位时间为64(144) d,其中7.49%(26/347)的病例回国1年后发病。病例初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县级医疗机构(117例,占33.72%),确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地市级医疗机构(122例,占35.16%)。2012—2020年江苏省卵形疟病例初诊正确率从2012年的0提升到2020年的78.26%,呈逐年上升趋势([χ2] = 50.90,P<0.01)。结论 2012—2020年江苏省每年均有输入性卵形疟病例报告,感染来源地主要为非洲,初诊和确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地市级和县级等基层医疗机构。今后应重点开展基层镜检人员疟原虫检测能力培训,以提高卵形疟诊断能力、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2015—2020年常州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何明祯, 谢轶青, 邹永根, 朱仕英, 郭燕丽
    2022, 34(1):  72. 
    摘要 ( )   PDF (9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常州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为制订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常州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及相关部门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资料,分析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评估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效果。结果 2015—2020年,常州市累计开展血吸虫病血检查病112 061人·次,各年血检阳性率为0.15% ~ 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88.11,P < 0.05);粪检查病13 435人·次,未发现粪检阳性者;累计开展家畜查病5 840头·次,结果均为阴性,各年度家畜圈养率均为100%。累计查出有螺面积38.40 hm2,其中新发有螺环境8.97 hm2;累计解剖钉螺2 344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累计开展药物灭螺385.71 hm2,环改灭螺200.39 hm2,各年有螺环境活螺平均密度均低于0.1只/0.1 m2。2020年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100%。2015—2020年累计有374.06万人·次接受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结论 常州市已进入血吸虫病消除后监测巩固新阶段,但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以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  
    实验研究
    吡喹酮异构体对肝星状细胞系LX⁃2增殖及活化的作用
    袁轩, 张苏阳, 姚甲凯, 邢云天, 曲国立, 梁幼生, 戴建荣
    2022, 34(1):  75. 
    摘要 ( )   PDF (15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左旋吡喹酮(L⁃PZQ)和右旋吡喹酮(D⁃PZQ)体外对人肝星状LX⁃2细胞系增殖及活化的作用差异。方法 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刺激激活LX⁃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以0 ~ 50 μg/mL梯度浓度吡喹酮刺激24 h后的LX⁃2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15 mg/mL吡喹酮刺激LX⁃2细胞24 h 后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因表达水平和48 h后蛋白表达水平,以分析LX⁃2细胞活化情况。结果 L⁃PZQ和D⁃PZQ两药物各浓度组LX⁃2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6.119、79.180,P均< 0.05);药物浓度< 30 μg/mL时,L⁃PZQ和D⁃PZQ对激活型LX⁃2增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均> 0.05);L⁃PZQ浓度> 50 μg/mL和D⁃PZQ浓度> 40 μg/mL时,均对激活型LX⁃2增殖能力产生抑制作用(P均< 0.05);D⁃PZQ浓度为40 μg/mL和50 μg/mL时,对激活型LX⁃2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强于L⁃PZQ(t = 3.419、8.776,P均< 0.05)。空白组、TGF⁃β诱导组、L⁃PZQ组和D⁃PZQ组LX⁃2细胞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α⁃SMA基因(F = 21.55、79.99、46.70,P 均< 0.05)和蛋白表达水平(F = 20.12、30.29、32.93,P 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PZQ对激活型LX⁃2细胞中Ⅲ型胶原和α⁃SMA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均< 0.05),但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均> 0.05);D⁃PZQ对激活型LX⁃2细胞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α⁃SMA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均< 0.05);D⁃PZQ对激活型LX⁃2细胞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α⁃SMA基因表达抑制作用强于L⁃PZQ(P均< 0.05)。结论 L⁃PZQ和D⁃PZQ对LX⁃2细胞增殖及活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D⁃PZQ的抑制作用强于L⁃PZQ。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钉螺血吸虫感染性效果
    陈凤, 李科荣, 李文豹, 田淑惠, 李萍, 赵银娇, 杨敬, 杨华, 罗秉荣, 马俊华, 郝明明, 陈绍荣, 刘榆华, 罗天鹏
    2022, 34(1):  81. 
    摘要 ( )   PDF (9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镜检法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检测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效果,为该类地区优化钉螺监测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云南省鹤庆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新庄、古乐、邑头、连义4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村作为研究村,其中新庄、古乐为山区村,连义、邑头为坝区村。2018年7月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钉螺调查,捕获钉螺用解剖镜检法观察血吸虫感染。同时在各有螺环境捡获的钉螺镜检后随机选择10 ~ 20只进行组织提取,按不同环境分别编号,混合后进行LAMP检测。比较不同流行村环境LAMP阳性率差异。结果 4个村共调查83处有螺环境,捕获活螺7 949只,镜检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1 786只钉螺共混合成226管样品进行LAMP检测,在2个坝区村发现LAMP核酸阳性3管,分布在2个村3处有螺环境,其中连义村1处环境,环境阳性率5.89%;邑头村2处环境,环境阳性率14.29%,2个坝区村环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44),但坝区村环境总阳性率(9.67%,3/31)高于山区村(0)(P = 0.048)。结论 LAMP技术检测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较传统解剖镜检法更敏感,可作为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流行区高危有螺环境钉螺检测方法的一种补充。
    硝喹对斯氏按蚊体内不同时期约氏疟原虫发育的影响
    谭涅, 朱锋, 丁艳, 徐文岳, 张健
    2022, 34(1):  85. 
    摘要 ( )   PDF (12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硝喹对斯氏按蚊体内不同时期约氏疟原虫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感染约氏疟原虫1 d前给予常规蔗糖水或硝喹蔗糖水(含100 μmol/L硝喹)供斯氏按蚊吸食,停糖水24 h后用感染约氏疟原虫的昆明鼠血餐,观察硝喹处理后约氏疟原虫在蚊胃内的卵囊数量变化。感染6、14 d后停常规蔗糖水24 h,随后给予常规蔗糖水或硝喹蔗糖水供斯氏按蚊吸食,观察斯氏按蚊血淋巴及唾液腺中的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数量变化。结果 感染前1 d将斯氏按蚊暴露于硝喹蔗糖水后,感染第7天蚊胃中约氏疟原虫卵囊数量[(119.2 ± 16.1)只]较常规蔗糖水组[(207.3 ± 21.8)只]显著降低(t = 3.207,P < 0.05)。感染第6天停常规蔗糖水24 h,将斯氏按蚊暴露于硝喹蔗糖水后,按蚊血淋巴中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数量峰值[(952.3 ± 22.7)只]在感染第14天出现,常规蔗糖水组按蚊血淋巴中子孢子数量峰值[(1 287.0 ± 39.0)只]在感染第12天出现;感染第17天,硝喹蔗糖水和常规蔗糖水组按蚊唾液腺中子孢子数量分别为(9 467.0 ± 1 304.0)只和(10 533.0 ± 758.7)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707,P = 0.506)。感染第14天停常规蔗糖水24 h,将斯氏按蚊暴露于硝喹蔗糖水后,按蚊唾液腺中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数量[(21 900.0 ± 2 613.0)只]较常规蔗糖水处理组[(10 533.0 ± 732.3)只]显著增加(t = 4.188,P < 0.05)。结论 在斯氏按蚊感染疟原虫不同时期给予硝喹处理对其体内约氏疟原虫发育影响不一,未感染斯氏按蚊经硝喹处理后可减少疟原虫传播。
    防治经验
    2016—2020年句容市人群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赵庆华, 曹俊, 李水明, 侯金花, 武丹, 张予晗, 江成功
    2022, 34(1):  89. 
    摘要 ( )   PDF (9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句容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20年,以句容市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监测对象,采集监测对象粪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1粪2检)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钩虫感染阳性者粪便采用钩蚴培养法鉴别虫种。计算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应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法对逐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进行趋势检验。结果 2016—2020年,句容市累计开展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10 011人·次,累计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病例56例,平均感染率为0.56%,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 5.15,P < 0.01)。钩虫、蛔虫、鞭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44%、0.11%、0.20%,其中钩虫感染者占总感染人数的78.57%;土源性线虫感染者以单虫种(98.21%)、轻度感染为主,2016年后未见多重感染。结论 句容市人群土源性线虫病已处于低流行水平。今后应在加强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投入,以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效。  
    2016—2020年盐城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孙伯超, 姚学君, 徐忠美
    2022, 34(1):  92. 
    摘要 ( )   PDF (8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盐城市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后续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20年对盐城市3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1粪2检)进行土源性线虫感染检测,12周岁及以下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子法进行蛲虫感染检测,对土源性线虫、蛲虫感染率及感染度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6—2020年全市累计开展人群土源性线虫病监测51 259人·次,其中阳性48人·次,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0.09%;感染虫种包括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04%、0.05%和0.002%,均为轻度感染。不同县(市、区)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21,P = 0.02),以阜宁县最高,感染率为0.21%;大丰区连续5年未查见感染者。5年全市儿童蛲虫总体感染率为0.22%。 结论 2016—2020年盐城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逐渐下降,已处于极低流行状态。后续应加强重点地区及人群土源性线虫病监测,以巩固防治成果。  
    综述
    媒传疾病的疾病负担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李琴, 周晓农
    2022, 34(1):  95. 
    摘要 ( )   PDF (10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媒传疾病的疾病负担是指媒传疾病所致患者伤残及早逝对健康寿命、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包括经济负担和个体家庭负担两个方面。伤残调整寿命年是衡量疾病负担的综合指标。疾病经济负担分为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无形经济负担,直接经济负担的估算方法有微观成本法和宏观成本法,间接经济负担的估算方法包括人力资本法和摩擦成本法,无形经济负担一般用支付意愿法估算。目前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是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法。本文对疟疾等媒传疾病的疾病负担估算方法进行综述,以比较不同方法对指标选择的要求及其应用价值。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感染特性研究进展
    杜伟勤, 薛婷
    2022, 34(1):  102. 
    摘要 ( )   PDF (9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O⁃gallate, EGCG]是绿茶中含量最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栓、抗辐射、抗突变、抗肿瘤、抗纤维化等广泛生物学功能,对糖尿病、肥胖、哮喘、癌症、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有一定改善和治疗作用,亦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近年来研究发现,EGCG在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EGCG抗感染特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揭示其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潜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