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4-25
    专家论坛
    取不易守更难: 我国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面临的挑战
    朱国鼎, 高琪, 曹俊
    2022, 34(2):  109. 
    摘要 ( )   PDF (10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2021年6月我国正式通过WHO消除疟疾认证,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但目前全球疟疾流行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疟疾发病数和死亡数不降反升,我国传疟媒介仍将长期存在,巩固来之不易的消除疟疾成果任重道远。本文对我国当前疟疾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旨在为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提供科学参考。
    监测与响应: 中国消除疟疾后的核心干预措施
    周升
    2022, 34(2):  112. 
    摘要 ( )   PDF (9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年6月,我国顺利通过WHO消除疟疾认证。但我国每年仍有数千例境外输入疟疾病例,因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的死亡病例每年均有报告;由输入性疟疾导致的继发病例时有发生,由于原疟疾流行区传疟媒介依然存在,在疟疾消除地区由输入性病例再次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依然较大。本文就消除后阶段我国疟疾防控工作面临的风险、监测与响应工作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工作重点提出相应建议。
    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面临的挑战: 边境疟疾
    张书豪, 李佳音, 张军
    2022, 34(2):  115. 
    摘要 ( )   PDF (9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年中国获得WHO消除疟疾认证后,仍肩负着巩固疟疾消除成果的重任。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交界的边境地区,由于缺少天然地理屏障、跨境人员管理难度大,疟疾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回顾国际非政府组织健康扶贫行动实施的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对中国消除疟疾的直接贡献,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外部环境因素导致项目实施地区疟疾防控面临的挑战,并对深入推进边境地区疟疾防控合作提出建议。
    加强媒介按蚊可持续精准控制 巩固中国疟疾消除成果
    刘起勇
    2022, 34(2):  117. 
    摘要 ( )   PDF (9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疾曾给我国造成沉重的疾病、经济和社会负担。经过70余年的不懈努力,2021年6月我国通过了WHO无疟疾认证。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疟疾从控制到消除后各阶段的媒介按蚊控制策略,揭示了我国消除疟疾后面临的输入再传播风险及媒介按蚊防控挑战,强调了在消除疟疾后仍需做好媒介按蚊可持续精准控制,以巩固我国消除疟疾成果。此外,本文还提出应将我国成功的媒介按蚊控制策略、技术及经验向全球分享,以助力全球控制和消除疟疾行动。  
    中国抗疟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黄旸木, 许铭
    2022, 34(2):  120. 
    摘要 ( )   PDF (9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30多年来WHO西太平洋区域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中国在向全球分享抗疟经验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在青蒿素原料供给、生产产能等方面的优势,提供国际认可的抗疟产品,以填补国际社会对抗疟蚊帐、快速诊断试剂、复方治疗药物等产品需求的缺口。我国可通过加强抗疟产品研发投入、建立青蒿素原料种植和生产基地、树立国际监管权威、推动抗疟产品本地化生产等举措,进一步推动各类抗疟产品的国际化进程,实现抗疟产品在非洲等高疾病负担区域的公平可及。
    论著
    2004—2018年湖北省人群血吸虫病流行趋势Joinpoint回归分析
    肖瑛, 钟晨晖, 魏凤华, 代凌峰, 杨军晶, 陈艳艳
    2022, 34(2):  122. 
    摘要 ( )   PDF (11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4—2018年湖北省居民血吸虫病病情变化趋势,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8年湖北省居民血吸虫病病情数据,应用Joinpoint 回归模型分析居民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8年湖北省居民血吸虫病血检和粪检阳性人数均呈下降趋势,血吸虫感染率由6.85%降至0。Joinpoint 回归分析发现,2004—2018年湖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 -24.1%(P < 0.01),其中2004—2006年和2006—2018年下降率均有统计学意义,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35.1%和-22.1%(P 均< 0.01)。2004—2018年,垸外洲滩、垸内和丘陵亚型流行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 = -25.1%、-26.4%和-32.5%,P均< 0.01)。在疫情控制(2004—2008年)、传播控制(2009—2013年)和传播阻断阶段(2014—2018年),湖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 = -28.0%、-24.4%和-63.8%,P均< 0.01)。2004—2018年,湖北省居民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 = -14.5%,P < 0.01),其中2004—2012年和2012—2018年下降率均有统计学意义(APC = -8.4%和-22.1%,P均 < 0.01)。2004—2018年,湖北省居民血吸虫病粪检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 = -30.6%,P < 0.05),其中2007—2014年下降率有统计学意义(APC = -15.5%,P < 0.01)。结论 2004—2018年湖北省居民血吸虫病病情呈下降趋势,垸外洲滩和垸内亚型流行区是湖北省迈向消除阶段血吸虫病重点防控地区。  
    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吡喹酮治疗过程中全转录组及关键基因调控网络分析
    曲磊, 马松翠, 徐丽丽, 姜新泽, 孙学伟, 董周焱, 吴玉龙
    2022, 34(2):  128. 
    摘要 ( )   PDF (33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吡喹酮治疗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的交互作用,分析其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基因网络。方法 11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治疗组,感染组和治疗组以腹部贴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3、6、8周分别取10只小鼠肝脏组织;治疗组在第8周后开始吡喹酮治疗,治疗后第2、4、6、8、10周分别取10只小鼠肝脏组织。所有肝脏样本提取总RNA并构建转录组文库,进行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对显著变化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R语言中Corrplot包和Himsc包对肝脏标本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R语言中的MixOmics包和Himsc包对lncRNA⁃miRNA⁃mRNA进行多组学交互网络分析。结果 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共有差异表达miRNA基因 1 176个、差异表达mRNA基因5 270个、差异表达lncRNA基因 2 682个;治疗组与感染组间共有差异表达miRNA基因1 289个、差异表达mRNA基因7个、差异表达lncRNA基因69个;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共有差异表达miRNA基因1 210个、差异表达mRNA基因4 456个、差异表达lncRNA基因2 016个。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基因表达相关性更高。主成分分析显示,感染组与治疗组出现了明显分别聚类。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花生四烯酸代谢、异生分解代谢、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异生代谢、长链脂肪酸代谢等24个GO条目和胆固醇代谢、酪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雷丁醇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代谢等8条KEGG代谢途径。结论 Cyp2b9等23个mRNA和 Rmrpr等14个lncRNA处于基因调控网络核心位置,可能在血吸虫感染及吡喹酮治疗过程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miR⁃8105等9个miRNA具有作为血吸虫感染诊断分子标志物的潜力。
    芳香吡咯类化合物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活性及对鱼类急性毒性研究
    邢云天, 姚甲凯, 曲国立, 张苏阳, 戴建荣, 冯柏年
    2022, 34(2):  141. 
    摘要 ( )   PDF (10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芳香吡咯类化合物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活性及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方法 以4⁃苄基⁃5⁃(三氟甲基)⁃1H⁃吡咯⁃3⁃腈为先导化学法合成并表征一系列芳香吡咯类化合物。将合成的化合物配制成10.00、1.00、0.10、0.01 mg/L浓度的药液作用于10 ~ 30条新鲜逸出的日本血吸虫尾蚴,观察并分析其30 min内在各药液中存活情况;以0.10、0.01 mg/L氯硝柳胺水溶液为阳性对照,以含1%二甲基亚砜(DMSO)的脱氯水为空白对照。将10条斑马鱼暴露于浓度分别为0.50、0.25、0.12、0.06、0.03 mg/L的各化合物药液,连续观察72 h斑马鱼在药液中的存活情况;以0.15、0.30 mg/L氯硝柳胺水溶液为阳性对照,以含1% DMSO的脱氯水为空白对照。结果 成功合成7种芳香吡咯类化合物。0.01 mg/L化合物102、104和106作用30 min均杀灭全部尾蚴,化合物105和化合物107无杀蚴活性。空白对照组未见血吸虫尾蚴死亡; 0.10 mg/L氯硝柳胺处理10 min后尾蚴全部死亡,但0.01 mg/L氯硝柳胺未能杀死血吸虫尾蚴。0.03 mg/L浓度化合物101、104和105处理72 h未导致斑马鱼死亡,化合物102、103和106作用12 h可导致全部斑马鱼死亡。0.50 mg/L化合物104作用72 h未导致斑马鱼死亡,空白对照组未见斑马鱼死亡,0.30 mg/L氯硝柳胺处理24 h后斑马鱼全部死亡。结论   0.01 mg/L化合物104作用30 min可杀灭全部日本血吸虫尾蚴, 0.50 mg/L作用72 h未导致斑马鱼死亡,可以作为杀蚴剂候选化合物。
    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和人子宫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张戎, 邵天业, 邵晨璐, 邱竞帆, 王勇
    2022, 34(2):  149. 
    摘要 ( )   PDF (24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和人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s, uNK cells)比例、数量、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探讨uNK细胞在弓形虫感染致早孕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妊娠第6.5天给予孕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建立孕早期弓形虫感染致流产小鼠模型,妊娠第9.5天分离小鼠子宫淋巴细胞。取人正常妊娠孕早期流产新鲜蜕膜组织,分离人子宫淋巴细胞,与弓形虫RH株速殖子体外共培养48 h(弓形虫与子宫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0.5∶1、1∶1、2∶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uNK细胞表型(CD122、NK1.1、DX5)、人uNK细胞表型(CD3、CD56、CD11b、CD27)及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表达水平。磁珠分选小鼠和人uNK细胞,以小鼠YAC⁃1或人K562细胞作为靶细胞、以小鼠或人u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释放法检测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分别为1∶1、5∶1、10∶1、20∶1时uNK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 妊娠第9.5天,弓形虫感染组小鼠流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83.02% vs. 3.51%;[χ2] = 71.359,P < 0.001)。与对照组比较,弓形虫感染组小鼠uNK细胞绝对数量显著降低[(4 547 ± 1 610)个/只 vs.(8 978 ± 3 339)个/只;U = 2.000,P < 0.05]、细胞表面NK1.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74.53 ± 8.37)% vs.(93.00 ± 1.11)%;U = 0.000,P < 0.05]、NK1.1⁃DX5⁃细胞比例显著上升[(20.10 ± 8.03)% vs.(5.04 ± 0.68)%;U = 0.000,P < 0.05]、NK1.1+DX5+细胞比例显著下降[(21.70 ± 12.48)% vs.(45.75 ± 2.26)%;U = 0.000,P < 0.05]、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6.74 ± 1.36)% vs.(8.13 ± 1.90)%;U = 0.000,P < 0.05],但TNF⁃α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67.98 ± 9.20)% vs.(52.93 ± 10.42)%;U = 2.000,P > 0.05]。弓形虫感染组小鼠uNK细胞表现出较强杀伤能力,且杀伤作用随着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升高逐渐增强;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为1∶1、5∶1、10∶1、20∶1时,感染组u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2.30%、4.32%、8.12%和12.65%,对照组分别为1.21%、1.63%、2.51%和3.22%。将人子宫淋巴细胞与弓形虫RH株速殖子共培养48 h后,弓形虫感染组人uNK细胞在子宫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弓形虫2∶1组 vs. 对照组:(6.61 ± 1.75)% vs.(17.48 ± 4.81)%;F = 7.307,P < 0.01]、绝对数量显著减少[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12 104 ± 5 726)个/孔 vs.(65 285 ± 21 810)个/孔;H =11.540,P < 0.01]。弓形虫感染组uNK细胞中,CD56brightCD16⁃调节型NK细胞亚群比例较对照组减少(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25.25 ± 5.90)% vs.(36.03 ± 4.51)%;F = 3.213,P > 0.05]、CD56dimCD16+杀伤型NK细胞亚群比例增加[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11.15 ± 2.15)% vs.(7.09 ± 2.24)%,F = 2.992,P > 0.05],两者比值显著降低[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2.37 ± 0.92)vs.(5.58 ± 2.39);H = 8.228,P < 0.05];CD11b+CD27⁃细胞比例显著上升[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30.28 ± 6.91)% vs.(17.48 ± 4.67)%;H = 6.556,P < 0.05],IFN⁃γ [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14.13 ± 1.28)% vs.(15.19 ± 1.64)%;F = 1.639,P > 0.05]、TNF⁃α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54.76 ± 10.02)% vs.(50.33 ±3.67)%;F = 0.415,P > 0.05]。弓形虫感染组人uNK细胞具有较强杀伤能力,且杀伤作用随着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升高逐渐增强;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为1∶1、5∶1、10∶1、20∶1时,感染组u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11.90%、28.11%、49.91%和73.35%,对照组分别为11.21%、21.63%、33.51%和48.22%。结论 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和人uNK细胞分化和分泌功能产生了不同影响,但均可引起小鼠和人uNK细胞绝对数量减少、杀伤功能增强。
    细粒棘球蚴囊液蛋白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变应性鼻炎效果
    高宏宇, 万晨, 孙发缔, 王舒颖, 褚亮, 袁圆, 王浦, 于雪琴, 刘为玥, 董淮富, 杨小迪
    2022, 34(2):  158. 
    摘要 ( )   PDF (11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蛋白(hydatid cyst fluid protein,HCFP)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 只BALB/c小鼠(8~10周龄,体质量约20 g)随机分成A(空白对照组)、B(空白干预组)、C(AR模型组)、D (AR + HCFP干预组)4组,每组6只。在基础致敏阶段(实验第0、2、4、6、8、10、12天),A、B、C、D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200 μ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含20 μg HCFP的无菌PBS溶液,含50 μg OVA 和5 mg Al(OH)3凝胶的无菌PBS溶液,含50 μg OVA、5 mg Al(OH)3凝胶和20 μg HCFP 的无菌PBS溶液。在局部激发阶段(实验第14~20 天),A、B、C、D组小鼠分别鼻腔滴注体积为40 μL的无菌PBS、含20 μg HCFP的无菌PBS、含2 mg OVA的无菌PBS、含2 mg OVA和20 μL HCFP的无菌PBS。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并进行行为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IL⁃5、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和OVA特异性IgE抗体(OVA⁃sIgE)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鼻黏膜病理学改变。结果 C组小鼠行为学评分[(6.83 ± 0.50)分]显著高于A组[(1.17 ± 0.52)分]和B组[(1.33 ± 0.52)分],D组小鼠行为学评分[(3.50 ± 0.50)分]较C组降低(P均 < 0.05)。4组小鼠血清IFN⁃γ(F = 4.08, P < 0.05)、IL⁃4(F = 275.90, P < 0.05)、IL⁃5(F = 96.82, P < 0.05)、IL⁃10(F = 77.67, P < 0.05)、TGF⁃β(F = 9.98, P < 0.05)及OVA⁃sIgE水平(F = 44.69, 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低于A、B组和C组,且血清IL⁃4、IL⁃5、OVA⁃sIgE水平均高于A、B组和C组(P均 < 0.05);D组小鼠血清IL⁃10、TGF⁃β水平高于C组(P均 < 0.05)。镜下观察显示,C组小鼠鼻黏膜纤毛脱落缺损明显,杯状细胞数量增多且体积增大,间质水肿,黏膜下见小血管扩张;D组小鼠鼻黏膜病变较C组轻。结论 HCFP对OVA诱导的小鼠AR具有保护效果。
    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兰子尧, 李杨, 黄雨婷, 师伟芳, 佘丹娅, 蒋智, 刘磊
    2022, 34(2):  163. 
    摘要 ( )   PDF (13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初步构建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择26名疟疾防治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开展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对每项指标的熟悉程度、判断依据和重要性评价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各指标变异系数,根据上述结果进行指标筛选并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指标体系信度,采用专家权威程度系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采用KMO检验和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结果 共23名专家完成2轮专家咨询,最终构建了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的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2轮专家积极系数(100.00% vs. 88.46%)和专家协调系数(0.372 vs. 0.286, P均< 0.01)均高于第1轮。第2轮专家咨询后,各级指标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757~0.930,一、二、三级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098~0.136、0.112~0.276、0.139~0.335;指标体系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一(KMO值= 0.523,[χ2] = 18.192,P < 0.05)、二(KMO值= 0.694,[χ2] = 51.499,P < 0.01)、三级指标(KMO值= 0.519,[χ2] = 477.638,P < 0.01)KMO值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级指标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4.23%。传染源、传播条件及防控能力3个一级指标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337、0.333和0.329;归一化权重居前3位的二级指标依次为输入性病例数及虫种(0.160)、输入性病例入境及就诊情况(0.152)、媒介种类及密度(0.152);归一化权重值居前5位的三级指标依次为输入性病例虫种(0.065)、媒介种群(0.064)、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0.059)、输入性病例数(0.056)及从就诊至确诊时间间隔(0.055)。结论 成功构建了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消除后开展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和加强重点风险因素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江苏省输入性疟疾初诊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卢光玉, 曹园园, 王伟明, 杨蒙蒙, 刘耀宝, 章钰莹, 陈麒, 卢艳, 周华云, 朱国鼎, 曹俊
    2022, 34(2):  172. 
    摘要 ( )   PDF (10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江苏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回国后就医行为特征,分析病例初诊时间影响因素,为输入性疟疾病例早期发现、防止重症病例发生及继发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9年江苏省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信息以及发病及初诊时间信息。对输入性疟疾病例回国后就医行为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病例回国后初诊时间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江苏省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244例,病例初诊时间在1~12 d,平均初诊时间(1.53 ± 1.65) d、中位初诊时间1 d。出现首发症状当天就医的病例数最多(76例,31.1%),68例(27.9%)第2天就医、46例(18.9%)第3天就医、54例(22.1%)3 d后就医,其中3例初诊时间在1周以上。归国时间在1月(14例,5.7%)和12月(13例,5.3%)、年龄在41~50岁(32例,13.1%)的外出务工人员中初诊时间延误者比例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归国时间在3月[比值比(OR)= 0.16, P = 0.03, 95%可信区间(CI):(0.03,0.85)]及有境外疟原虫感染史者[OR = 0.36, P = 0.001, 95% CI :(0.19, 0.67)]的病例初诊时间相对较短。结论 江苏省输入性疟疾患者主动就医及时性有待提高,有疟原虫感染史者就医更及时。
    实验研究
    粉尘螨各发育阶段外部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湛孝东, 姚润, 汪梅青, 蒋峰, 郭伟, 汤非凡, 王澜, 李朝品
    2022, 34(2):  179. 
    摘要 ( )   PDF (1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方法 将纯培养的粉尘螨分离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卵、幼螨、若螨、成螨等不同发育阶段外部形态。结果 粉尘螨卵呈长椭圆形。幼螨足3对,若螨足4对,生殖孔不发达,有生殖毛和肛毛。成螨呈长圆形,表皮有细致花纹,足4对;雄成螨足Ⅰ明显加粗,足Ⅲ较足Ⅳ粗长,生殖区位于足Ⅲ、Ⅳ基节间,肛门被一圆形围肛环包围,环内有肛门吸盘和刚毛1对;雌成螨足Ⅲ、Ⅳ较细,长度相等,腹面有1个呈“人”字形的生殖孔,其前端有1个类似月牙形的生殖板,肛门为1个纵形裂缝。结论 对粉尘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能够清晰了解其形态结构特征,对粉尘螨分类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黄牛泰勒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李晖, 侯强红, 汤国祥, 吴阳祥, 张大军, 赵俊龙, 宋金秋
    2022, 34(2):  183. 
    摘要 ( )   PDF (11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黄牛泰勒虫感染率和遗传变异。方法 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花垣县和保靖县采集184份黄牛血液样品,用基于泰勒虫属18S核糖体RNA(18S rRNA)基因的PCR方法对所有血液样品进行检测。将部分阳性产物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应虫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以卵形疟原虫18S rRNA基因作为外群构建种系发育树。结果 共143份血液样品检测为泰勒虫阳性,平均检出率为77.7%。凤凰县、花垣县和保靖县黄牛血液样品均检出泰勒虫,检出率分别为85.0%、88.3%和61.0%;湘西黄牛和普通黄牛泰勒虫检出率分别为77.2%和79.5%([χ2] = 0.08,P > 0.05);舍饲牛群与散养牛群检出率分别为68.9%和89.7%([χ2] = 22.36,P < 0.01)。随机挑选18个PCR阳性样品进行测序与序列分析,发现所有样品与已知吕氏泰勒虫分离株同源性超过99.0%;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18个样品与吕氏泰勒虫聚为同一分支,但与其他虫株所属分支相隔较远。结论 湖南省湘西地区黄牛泰勒虫感染率较高,吕氏泰勒虫可能为优势虫种。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视角下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模式重构
    曹得萍, 蒋莉萍, 陈根, 李大宇, 莫刚, 彭小红
    2022, 34(2):  187. 
    摘要 ( )   PDF (1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制订适应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从课程思政视角对《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不仅学习医学知识,还能在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等方面得到引导,为培养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全科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防治经验
    河南省焦作市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冉伟霞, 李堂赟, 张中操, 马倩, 许小利
    2022, 34(2):  191. 
    摘要 ( )   PDF (9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1)目的 分析河南省焦作市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消除疟疾后监测和防止输入性疟疾再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焦作市消除疟疾前(2010—2016年)和消除后(2017—2021年11月)疟疾疫情数据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1年11月焦作市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74例。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病例均以恶性疟为主,各虫种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34,P > 0.05),病例主要分布在武陟县、以20 ~ 59岁中青壮年男性为主,职业以境外务工的农民工、经商等为主,病例报告时间以每年6月和12月居多。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主要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但消除疟疾后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比例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89,P < 0.05)。消除疟疾后,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最长时长从27 d下降为18 d,中位时间从3 d缩短为2 d,3 d内确诊率由消除前的60.47%上升为消除后的83.87%([χ2] = 4.724,P < 0.05)。医疗机构疟疾确诊及报告比例上升([χ2] = 5.406,P < 0.05)。结论 2010—2021年焦作市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为恶性疟病例,消除疟疾后患者就诊意识和医务人员诊治能力有所提高;今后仍需加强完善疟疾监测响应体系,谨防境外输入疟疾再传播。  
    综述
    两种致病人体棘球绦虫动物宿主感染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春阳, 官亚宜, 伍卫平, 薛垂召
    2022, 34(2):  194. 
    摘要 ( )   PDF (10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所致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生活史可涉及多种动物宿主,如有蹄类动物、啮齿类动物等中间宿主和食肉类动物终末宿主。自然界动物宿主间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生活史循环与人体棘球蚴病传播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主要动物宿主分布及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展棘球蚴病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汪娜, 尹家祥
    2022, 34(2):  200. 
    摘要 ( )   PDF (10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可引发急性肾损伤,病死率较高。汉坦病毒型别与选择性宿主转换和地区适应密切相关,并由此不断以基因重组等方式进化,不同型别汉坦病毒所致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全球环境变化及宿主动物习性改变加速了汉坦病毒基因组变异;同时,我国大规模土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也使人群与病毒宿主和疾病传播媒介的接触机会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人群患病风险。本文综述了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过程的主要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该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依据。  
    魏氏棘唇线虫衍生抗原ES⁃62调节免疫失调性疾病研究进展 
    胡琪, 邢敬雨, 吴培, 黄婷婷, 杨小迪
    2022, 34(2):  204. 
    摘要 ( )   PDF (16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S⁃62(excretory secretory⁃62)是源自魏氏棘唇线虫(Acanthocheilonema viteae)排泄分泌物中的一种由磷酰胆碱修饰的四聚体糖蛋白,可通过诱导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等免疫细胞耐受介导免疫调节反应,以预防或治疗免疫失调性疾病。近年来,ES⁃62蛋白在过敏性、自身免疫性及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免疫失调性疾病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ES⁃62蛋白在各种免疫失调性疾病中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参考。
    病例报道
    贵州省贵阳市蛲虫感染1例
    卢丽丹, 佘丹娅, 林广初, 郭华
    2022, 34(2):  212. 
    摘要 ( )   PDF (10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贵州省贵阳市1例蛲虫感染病例,旨在提高对寄生虫感染的重视。
    腰臀部细粒棘球蚴病1例
    陈锐, 王志鑫, 周留馨, 陈小彬, 韩军伟, 樊海宁, 王海久
    2022, 34(2):  214. 
    摘要 ( )   PDF (11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腰臀部的细粒棘球蚴病病例。该病例初诊时被误诊为“皮下脓肿”,后经影像学检查及抗棘球蚴抗体试验得以确诊。本病例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细粒棘球蚴病的认识,避免和减少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