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2-10
    特约专稿
    "十四五"期间我国血吸虫病防治重点及研究方向
    许静,胡薇,杨坤,吕山,李石柱,周晓农
    2021, 33(1):  1. 
    摘要 ( )   PDF (10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要实现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态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十四五”期间血吸虫病防治目标与重点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就今后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重点方向提出了建议。
    中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朱国鼎,高琪,曹俊
    2021, 33(1):  7. 
    摘要 ( )   PDF (9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疾曾是我国流行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在几代人不懈努力下,我国疟疾防控成效显著。自2010年我国启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后,迅速阻断了本地疟疾传播,2017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本地病例零报告,即将迎接WHO消除疟疾认证。但目前全球疟疾流行依然非常严重,我国每年仍有2 000多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防止输入再传播将成为下阶段我国疟疾防控工作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参考。  
    专家共识
    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策略与措施专家共识
    2021, 33(1):  10. 
    摘要 ( )   PDF (9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进入以全面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为新目标、开展监测预警为主要干预措施的新时期。“十三五”时期,四川、江苏、云南、湖北等4个血吸虫病防治重点省份先后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或通过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技术评估,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流行程度进一步降低,《“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既定目标基本实现。但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依然广泛存在且孳生环境复杂、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多且牛羊等主要传染源管控困难、现有防治技术与当前防治需求不相适应、防治成果基础不牢等是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成果、逐步解决上述困难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最终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我们在认真总结前期血吸虫病防治经验和当前面临挑战基础上,遵循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和精准防治原则,就《“十四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防治目标、防治策略、防治措施等方面达成专家共识,旨在为制定《“十四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该规划对现场防治工作的政策指导和引领作用。
    论著
    基于贝叶斯中断时间序列模型的中国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时空分布研究
    文楚纯,赵婷婷,胡伟华,曹文锐,赖颖斯
    2021, 33(1):  15. 
    摘要 ( )   PDF (18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4—2017年中国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时空变化规律,为进入不同防控阶段后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调整提供参考。方法 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收集2004—2017年中国省级月度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数据,描述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时空分布;根据《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建立贝叶斯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在不同防控阶段血吸虫病省级报告发病水平、时间趋势和季节性变化。结果 2004—2017年,我国血吸虫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湖沼型流行区的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5省和山丘型流行区的四川、云南2省,且流行区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数逐渐下降;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病报告病例发病高峰多在5—9月,山丘型流行区无规则季节性周期。贝叶斯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显示,湖沼型流行区的安徽、湖北、湖南、江西4省血吸虫病报告病例发病高峰在5—9月,江苏省发病高峰在7—11月;山丘型流行区无规则季节性周期。2008—2014年湖北、湖南省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了3—4月的小波峰;2015年后,随着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数下降,安徽、江苏、江西3省发病季节性不再明显,而湖北省仍有一定季节性周期。结论 我国进入不同血吸虫病防控阶段后,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时空分布特征尤其是季节性周期存在差异。贝叶斯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可用于探究我国不同防控阶段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时空变化规律,为针对其变化规律的防控措施调整提供参考,从而提高防控效率。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失衡的关系
    周丽云,章丽芳,吴一鸣,韩双印
    2021, 33(1):  22. 
    摘要 ( )   PDF (9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失衡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嘉兴市第一医院血吸虫病科的12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IgG抗体、IgA抗体、C3补体、C4补体、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25羟维生素D [25(OH)D]等指标水平。根据超声肝纤维化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肝纤维化I、II、III级,比较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根据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25(OH)D水平充足组、不足组和缺乏组,比较各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并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72.00 ± 3.00)岁;肝纤维化I级32例、II级46例、III级4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D?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3补体、C4补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2.467、0.322、0.790、?2.432、?2.630,P均 > 0.05),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血钙、血磷、IgG抗体、IgA抗体、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25(OH)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5.130、6.382、?1.341、2.361、8.708、11.783、?2.995、?6.543、?3.022,P均 < 0.05)。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AST、ALT、血磷、IgA抗体、C3补体、CD8+细胞比例、25(OH)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9.704、16.254、62.669、49.347、5.430、5.434、5.783,P均 < 0.05);肝纤维化I级与III级患者ALT、血磷、IgA抗体、CD8+细胞比例、25(OH)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肝纤维化II级与III级患者血磷、IgA抗体、CD8+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肝纤维化I级与II级患者CD8+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5(OH)D水平充足组、不足组与缺乏组患者血清IgG抗体、IgA抗体、C3补体、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3.303、59.623、8.698、9.969、12.805,P均 < 0.05),不足组与缺乏组患者血清CD8+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IgG抗体、IgA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 = ?0.754、?0.773,P均 < 0.05),与C3补体、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 = 0.827、0.850、0.830,P 均 < 0.05)。结论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存在免疫失衡,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免疫失衡有关。
    人芽囊原虫感染致大鼠肠道紧密连接破坏的机制研究
    卢韵宇,裴培,张立林,薛飒,韩雪,闭香连,赵红英,刘登宇,傅晓茵
    2021, 33(1):  28. 
    摘要 ( )   PDF (26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大鼠感染人芽囊原虫后引起肠道屏障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感染1、3、6、9周组(感染组),每组6只。各感染组大鼠经口感染人芽囊原虫2 × 108个/鼠,对照组大鼠经口灌胃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分别于感染后1、3、6、9周收集7 h大鼠尿液检测肠道通透性,随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盲肠组织检测肠道细胞通透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盲肠细胞紧密连接跨膜蛋白基因Occludin、Claudin?1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水平;以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TUNEL法)检测盲肠细胞凋亡。 结果 对照组及感染1、3、6、9周组大鼠尿液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排出率比值中位数分别为0.29、0.72、0.44、0.46和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12.09,P < 0.05)。感染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可见虫体入侵并出现上皮损伤,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对照组及感染1、3、6、9周组大鼠盲肠组织中Occludin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62、0.71、0.68和0.96,Claudin?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0.61、0.63、0.76和0.86,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8、0.70、0.75、0.74和1.03,Bax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1.57、1.33、1.35和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86、2.85、3.37和4.45,P均< 0.05);盲肠组织凋亡染色阳性细胞数中位数分别为1.00、13.00、9.00、3.50个和1.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2.95,P < 0.01)。结论 人芽囊原虫感染可能通过引发大鼠肠道上皮细胞凋亡而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导致肠道通透性增高,进而破坏肠道屏障功能。
    湖南省蛇源裂头蚴线粒体nad4nad5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龚腾芳,贺峻琳,谭磊,谢李星,刘伟
    2021, 33(1):  35. 
    摘要 ( )   PDF (44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湖南省蛇源裂头蚴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生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湖南省7株蛇源裂头蚴线粒体nad4基因和nad5基因部分序列(pnad4和pnad5),扩增产物测序后用DNAMAN 7.0、MegAlign、DnaSP 5.0和MEGA 5.0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湖南省7株蛇源裂头蚴pnad4和pnad5基因序列长度分别约为578 bp和484 bp,其碱基变异率分别为0~2.8%和0~0.8%;均检测到4个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810 ± 0.016和0.905 ± 0.011,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6 ± 0.005和0.004 ± 0.003,平均核苷酸差异为3.960和1.905。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7株裂头蚴分离株与来自不同地区或不同宿主的猬迭宫绦虫同在一个分支,属于猬迭宫绦虫;与阔节迭宫绦虫相隔较近,与其他绦虫相隔较远。结论 湖南省蛇源猬迭宫绦虫遗传变异程度低,pnad4基因和pnad5基因均可作为检测猬迭宫绦虫的分子遗传标记。
    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犬棘球绦虫感染空间分布特征
    王玉莹,郝慧霞,宋健,郭卫东,姜晓峰
    2021, 33(1):  40. 
    摘要 ( )   PDF (16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犬棘球绦虫感染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为重点地区棘球蚴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区犬粪棘球绦虫感染数据和人群棘球蚴病抽样调查数据,对犬棘球绦虫感染率及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进行分析;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犬棘球绦虫感染空间分布特征及聚集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区共检测犬粪164 139份,其中犬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2 136份,逐年犬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率为0.54% ~ 1.73%,且呈下降趋势([χ2] = 108.83,P < 0.01),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5.27,P < 0.01)。三维趋势图显示,犬棘球绦虫感染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区域,感染率较高区域为新巴尔虎右旗和苏尼特右旗。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犬棘球绦虫感染全局空间分布关系属于随机模式(Moran’s I > 0,P > 0.05),局部区域存在“高?高”和“高?低”2种聚集形式。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为0.08%,各旗(县、市、区)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7.61,P < 0.01),患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乌珠穆沁旗、扎鲁特旗和新巴尔虎右旗。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与犬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率呈正相关(r = 0.52,P < 0.01)。结论 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感染率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新巴尔虎右旗及苏尼特右旗。犬棘球绦虫感染集中的地区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亦较高,今后应加强该类地区棘球蚴病健康教育并落实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004—2016年我国非棘球蚴病流行区网络报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余晴,韩帅,薛靖波,夏尚
    2021, 33(1):  48. 
    摘要 ( )   PDF (22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4—2016年我国棘球蚴病非流行区网络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处置与监测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04—2016年22个棘球蚴病非流行省份报告病例资料,对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6年,22个非流行省份累计报告棘球蚴病病例462例,报告病例数随时间推移而增加([χ2] = 4.516,P = 0.034)。13年间,华中和华东地区累计报告的棘球蚴病病例数最多(占56.49%),其次为华北和东北地区(占30.30%);22个非流行省份中,河南省累计报告的棘球蚴病病例数最多(99例)。报告的462例棘球蚴病病例中,男性234例、女性228例;年龄最小4岁(2007年和2010年报告)、最大86岁(2014年报告),平均(41.42 ± 16.03)岁,以20~50岁报告病例数最多(占63.20%);职业以农牧民占比最高(占36.15%),来源地以来自棘球蚴病流行省份最多(50.43%),97.40%由医院上报。结论 2004—2016年我国22个棘球蚴病非流行省份均有棘球蚴病病例报告,且随时间延长呈零星散发、局部增加趋势。建议非流行区医疗机构加大对来自棘球蚴病流行区20~50岁农牧民的筛查,从而及时发现与救治病人。
    泡球蚴持续感染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
    高海军,庞华胜,孙旭冬,张颋,景涛,王晓玲,莫筱瑾,胡薇
    2021, 33(1):  54. 
    摘要 ( )   PDF (17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泡球蚴持续感染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为研究泡型棘球蚴病肝纤维化进展及其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以泡球蚴感染长爪沙鼠血清(25、50、100 μL)和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分别对肝星状HSC?T6和LX?2细胞进行体外刺激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SC?T6细胞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1, Col1)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量。收集泡球蚴感染1、2、4、6、8个月小鼠血清和肝脏,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ol1和α?SMA含量,采用天狼星红染色法动态观察肝脏胶原纤维沉积情况。结果 泡球蚴感染沙鼠血清体外可诱导HSC?T6和LX?2细胞增殖,不同血清剂量组细胞增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HSC?T6 = 126.50、FLX?2 = 201.50,P 均< 0.05);其中100 μL血清对HSC?T6和LX?2细胞促增殖率最高,HSC?T6和LX?2细胞增殖率分别为(573.36 ± 206.34)%和(940.38 ± 61.65)%。泡球蚴感染沙鼠血清体外刺激后,HSC?T6细胞培养上清中Col1和α?SMA蛋白含量均上升;且以100 μL血清刺激后Col1和α?SMA含量最高,分别为(20.99 ± 2.01) ng/mL和(305.52 ± 16.67) pg/mL。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均可体外诱导HSC?T6和LX?2细胞增殖,增殖率分别为(142.65 ± 9.17)%和(189.99 ± 7.75)%、(118.55 ± 8.96)%和(122.54 ± 0.21)%、(156.34 ± 17.45)%和(160.59 ± 31.41)%,不同刺激组细胞增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HSC?T6 = 11.24、FLX?2 = 47.72,P均 < 0.05);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刺激后,HSC?T6细胞培养上清中Col1和α?SMA含量均增高;且以泡球蚴作用最为明显,Col1和α?SMA含量分别为(4.43 ± 2.23) ng/mL和(285.20 ± 90.67) pg/mL。泡球蚴感染后1~8个月,小鼠肝脏中胶原纤维沉积持续增加;小鼠血清中Col1水平在感染后6个月达最高,为(280.26 ± 23.04) ng/mL;α?SMA水平在感染后8个月达最高,为(33.68 ± 4.45) ng/mL。结论 泡球蚴持续感染可促进肝星状细胞体外增殖及小鼠血清中Col1和α?SMA蛋白含量升高,引起小鼠肝脏中胶原纤维沉积增多。泡球蚴感染阶段是引起泡型棘球蚴病肝纤维化的关键期。
    防治研究
    1950—2019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
    郭万申,赵东阳,张红卫,鲁德领,刘颖,钱丹,杨成运,关周,赵玉玲,周瑞敏,李素华,
    2021, 33(1):  62. 
    摘要 ( )   PDF (12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1950—2019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巩固河南省消除疟疾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9年河南省疟疾疫情资料和人口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应用ArcGIS 10.3软件探讨疟疾病例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1950—2019年,河南省疟疾消除历程可分为摸底调查和重点防治、控制流行和降低发病率、实现基本消灭和巩固成果、实现消除疟疾4个阶段。疟疾病例空间分布经历了由淮河以南地区和黄河、太行山间的平原地区向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转移,后又集中在淮河以南东部嗜人按蚊分布区,最后在豫东平原暴发后逐渐得到控制的变化。疟原虫种类由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原虫混合流行转为单一间日疟原虫流行,再到5种输入性疟原虫混合流行;传播媒介经历了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复合媒介向中华按蚊单一媒介变化。结论 1950—2019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河南省虽已实现消除疟疾,但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严峻,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任重道远。
    实验研究
    基于COI18S rRNA基因序列的4种肉食螨DNA条形码研究
    詹雨娟,张兰香,孙梦涛,李心玫,王严,李梦珠,陶东东,孙恩涛
    2021, 33(1):  66. 
    摘要 ( )   PDF (24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与核糖体18S小亚基(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4种肉食螨合适的DNA条形码,从而进一步完善肉食螨DNA条形码数据库。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7月于安徽省阜阳、芜湖、铜陵等3市小型面粉作坊采集分离肉食螨样本,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单个螨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克隆和测序获得COI与18S rRNA基因序列,所获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合已报道肉食螨序列,用ClustalX 1.83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基于MEGA X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计算遗传距离,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马六甲肉食螨、转开肉食螨、鳞翅触足螨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一致,而GenBank中缺少网真扇毛螨相关序列。4种肉食螨COI与18S rRNA 基因序列(A + T)分别为69.6%和55.1%,碱基替换数分别为137对和46对。基于COI与18S rRNA基因序列变异位点分析,发现4种肉食螨种间变异位点分别为154 ~ 321个和58 ~ 99个。4种肉食螨COI与18S rRNA基因序列种内遗传距离均≤ 0.020,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235 ~ 0.583和0.078 ~ 0.114。基于COI与18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显示,4种肉食螨均能各自聚为一支,支持率均达100%,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线粒体COI基因序列作为4种肉食螨DNA条形码优于18S rRNA基因序列,更适用于探索肉食螨的属、种低阶元亲缘关系。
    临床研究
    福建地区新生儿刚地弓形虫感染血清学调查
    吴志辉,卓碧敏,邱华红,马梅,陈惠瑜,钟汇
    2021, 33(1):  71. 
    摘要 ( )   PDF (9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福建地区新生儿刚地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为制定先天性弓形虫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7—2018年福建地区出生的1 04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儿387例、足月儿658例。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检测并比较早产儿和足月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收集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亲肘静脉血,检测并比较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亲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结果 福建地区1 045例新生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9.38%。387例早产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8.35%,男婴和女婴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69% vs. 18.75%,[χ2] = 0.07,P > 0.05)。658例足月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4.10%,男婴和女婴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4% vs. 4.08%,[χ2] = 0,P > 0.05)。早产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足月儿([χ2] = 58.17,P < 0.01)。1 045例新生儿母亲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5.02%,早产儿母亲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足月儿母亲(20.93% vs. 11.55%,[χ2] = 16.79,P < 0.01)。结论 福建地区早产儿及其母亲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显著高于足月儿及其母亲;应加强孕前弓形虫感染检测和弓形虫病防护知识健康教育,从而有效降低先天性弓形虫病发病率。
    教学研究
    基于慕课资源和实验教学数字平台的人体寄生虫学混合式教学初探
    晏容,王灵军,刘流,李晓飞,周必英,江楠,刘晖
    2021, 33(1):  74. 
    摘要 ( )   PDF (12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团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和实验教学数字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师生的教与学均具有积极影响,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仍不够理想。今后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设计以及数字素养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以期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防治经验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后里运河高邮段钉螺分布和水位变化监测
    朱玉芳,高金彬,万众,贺泳,郭开忠,左引萍,黄轶昕
    2021, 33(1):  79. 
    摘要 ( )   PDF (10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运行后里运河高邮段钉螺分布及水位变化。方法 2014—2019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和打捞水体漂浮物观察法,分别对里运河高邮段河岸和水体进行钉螺监测;收集、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前典型水文年份以及2016—2019年里运河高邮段水位变化情况。结果 2014—2019年,里运河高邮段累计开展钉螺调查235.42 hm2、打捞漂浮物75.8 kg,均未发现钉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前,里运河高邮段水位多为汛期较高、枯水期较低,运行后呈枯水期水位抬高、汛期相对较低的状态。结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后,里运河高邮段改变了河岸环境原有的 “冬陆夏水” 状态,因此不利于钉螺孳生。
    2018年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现况调查
    雷蕾,龚艳凤,李志宏,郑建刚
    2021, 33(1):  81. 
    摘要 ( )   PDF (9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掌握江西省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情况,为今后加强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对江西省原丝虫病流行区的在册慢性丝虫病患者进行个案随访调查,并通过线索调查搜索遗漏患者,对各流行区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进行调查。结果 2018年,江西省尚存慢性丝虫病患者802例,分布在56个县(市、区)。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85.41%为70岁以上者;有淋巴管/结炎、淋巴水肿或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等症状者分别占58.60%、93.89%、17.21%和3.62%。全省在56个流行县(市、区)设立了273个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点,2018年共开展关怀照料活动306次。结论 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数量明显减少,但仍应加强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工作。
    综述
    全球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研究进展
    张富强,王沛,冯霞,米秋敏,梅雪芳,张振超,李祥瑞,王帅
    2021, 33(1):  84. 
    摘要 ( )   PDF (13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且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密切相关的寄生虫。人芽囊原虫呈世界性分布,不同国家间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流行率和优势基因亚型差异显著。本文对全球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进行综述,旨在为了解人芽囊原虫在全球流行情况和防控人芽囊原虫感染提供参考。
    我国人群和动物芽囊原虫感染研究进展
    宁超群,艾琳,胡主花,陈军虎,田利光
    2021, 33(1):  95. 
    摘要 ( )   PDF (9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囊原虫(Blastocystis)是一种可寄生于人类和多种动物的单细胞、厌氧性肠道原虫,在全球广泛分布。芽囊原虫感染在我国健康人群、儿童、学生、门诊及住院患者、腹泻等人群中均有报道,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率较高,广西和云南地区人群感染率相对较高。根据小亚基核糖体RNA(small?subunit ribosomal RNA,SSU rRNA)基因序列差异,芽囊原虫分为17种亚型(ST1~ST17),其中ST1~ST9、ST12亚型可感染人和动物,ST10~ST17亚型仅感染动物。我国人群芽囊原虫基因亚型以ST1~ST3为主,并存在ST1和ST3、ST1和ST2、ST2和ST3等混合基因亚型感染。本文就我国人群和不同动物感染芽囊原虫的流行病学、基因分型进行综述。
    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冯霞,张富强,徐福阳,梅雪芳,张振超,李祥瑞,王帅
    2021, 33(1):  102. 
    摘要 ( )   PDF (10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寄生原虫,其致病性尚有争议。构建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芽囊原虫致病性、致病机制以及药物筛选等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动物、感染方式和虫体选择以及宿主免疫状态是影响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构建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构建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旨在为动物感染模型选择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