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6-15
    上一期   
    特约专稿
    2023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进展
    张利娟, 何君逸, 杨帆, 党辉, 李银龙, 郭苏影, 李仕祯, 曹淳力, 许静, 李石柱
    2024, 36(3):  221-227. 
    摘要 ( )   PDF (9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全国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展、总结防治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对202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和监测结果进行了概括分析。截至2023年底,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四川、江苏省继续维持传播阻断标准,云南、湖北省于2020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安徽、江西、湖南省于2023年新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23年,全国共有4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26 250个流行村,流行村总人口7 303.45万人;451个流行县(市、区)中,354个(78.49%)已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97个(21.51%)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23年全国共开展居民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4 216 643例,阳性47 794例;开展病原学检查184 216例,阳性4例;全国尚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27 768例。2023年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村现有存栏牛539 548头,累计开展免疫学检查查病125 440头,阳性124头;病原学检查查病133 508头,未发现阳性。全国累计开展钉螺调查641 339.53 hm2,查出有螺面积184 819.77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51.53 hm2、复现有螺面积642.25 hm2。2023年,全国累计治疗血吸虫病患者20 198例,人群病原学扩大治疗598 183例·次,牛病原学扩大治疗283 954头·次;全国累计开展药物灭螺116 347.95 hm2,实际药物灭螺65 690.89 hm2,环境改造灭螺1 334.62 hm2。2023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结果显示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均为0,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疫情数据分析显示,2023年全国所有流行省份均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疫情趋于稳定,血吸虫病病例以晚期病例为主;但钉螺面积居高不下,部分地区牛复养现象严重。需继续加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做好重点地区钉螺控制工作。  
    专家视角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疟疾防控面临的病原学和媒介生物学挑战
    俞心愉, 曹俊
    2024, 36(3):  228-232,238. 
    摘要 ( )   PDF (1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疾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蚊媒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全球疟疾防控进展迟缓,重要原因之一是来自疟疾病原疟原虫和传播媒介按蚊的生物学挑战。本文针对抗疟药耐药性、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靶标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2/3(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idine⁃rich protein 2/3, Pfhrp2/3)基因缺失、媒介杀虫剂抗性及按蚊入侵等生物学挑战进行概述,从而为当前疟疾及其媒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亦为疟疾控制和消除策略的制订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全球消除疟疾的生物学挑战Ⅰ抗疟药耐药性
    陆凤
    2024, 36(3):  233-238. 
    摘要 ( )   PDF (14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目前疟疾防控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抗疟药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给疟疾防控尤其是恶性疟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需推动新型抗疟药物开发和治疗策略创新,并加强抗疟药耐药性监测与研究。本文梳理了当前抗疟药主要类别及使用原则,总结了抗疟药耐药性现状、监测手段及应对策略,旨在为抗疟药使用及耐药性应对提供科学参考、助力全球消除疟疾。
    全球消除疟疾的生物学挑战Ⅱ 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靶标Pfhrp2/3基因缺失
    徐岁, 唐建霞
    2024, 36(3):  239-242,258. 
    摘要 ( )   PDF (16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疟疾流行依然严峻,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rapid diagnostic test,RDT)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结果准确,已成为当前疟疾防控中最重要和最广泛使用的诊断工具。但RDT靶标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2/3(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idine⁃rich protein 2/3, Pfhrp2/3)基因缺失可导致RDT产生假阴性检测结果,被WHO列为全球消除疟疾的四大生物学挑战之一。本文通过回顾RDT在全球疟疾诊断中的应用,分析Pfhrp2/3基因缺失带来的威胁与挑战、提出Pfhrp2/3基因缺失的监测方法、总结RDT检测阴性的原因与对策,为巩固我国消除疟疾成果、助力全球消除疟疾提供参考。
    全球消除疟疾的生物学挑战 Ⅲ 媒介杀虫剂抗性
    朱国鼎
    2024, 36(3):  243-246,271. 
    摘要 ( )   PDF (12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疟媒介杀虫剂抗性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全球消除疟疾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目前,传疟媒介不仅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传统杀虫剂产生了高度抗性,而且对近年来新使用的新烟碱类和吡咯类杀虫剂亦产生了抗性。本文对当前全球传疟媒介杀虫剂抗性现状和相关抗性治理策略进行了梳理,并就杀虫剂抗性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应对措施,旨在为全球传疟媒介杀虫剂抗性治理提供科学参考,助力全球消除疟疾。
    全球消除疟疾的生物学挑战 Ⅳ 媒介按蚊入侵
    刘起勇
    2024, 36(3):  247-250. 
    摘要 ( )   PDF (11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际交流与气候变化的驱动下,媒介按蚊入侵与扩散给全球疟疾消除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新挑战。本文以斯氏按蚊入侵加重非洲疟疾流行为例,对全球按蚊入侵现状进行了梳理,结合媒介按蚊潜在入侵风险预估,揭示全球疟疾消除的困难与挑战,为各国加强媒介按蚊入侵预警、媒介按蚊入侵的可持续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论著
    基于影像组学与临床实验室指标构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分级诊断模型
    郭照宇, 邵菊萍, 邹小青, 赵琴平, 钱沛君, 王文雅, 黄璐璐, 薛靖波, 许静, 杨坤, 周晓农, 李石柱
    2024, 36(3):  251-258. 
    摘要 ( )   PDF (25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基于B型超声影像与临床实验室指标构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分级诊断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8—2022年江西省都昌县第二人民医院血吸虫病患者超声影像及临床实验室数据。以血吸虫病肝纤维化Ⅰ级病例为第1组,Ⅱ级和Ⅲ级病例为第2组;选取2018—2021年病例数据为训练集、2022年病例数据为验证集,构建机器学习二分类模型。采用ITK⁃SNAP软件标记影像特征,采用Python 3.7编程语言和PyRadiomics工具包提取影像特征。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样本间影像特征差异,并采用套索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关键影像特征筛选。采用Scikit⁃learn机器学习库进行机器学习建模,包括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LR)和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等4种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最优机器学习模型筛选,并使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评估对机器学习模型中超声影像鉴别特征贡献度最高的特征。结果 2019—2022年,累计将491例血吸虫病患者超声影像和临床实验室检查数据纳入研究。累计提取了851项影像组学特征和54项临床实验室指标,经统计学检验(t = -5.98 ~ 4.80,U = 6 550 ~ 20 994,P均< 0.05)及LASSO回归特征筛选,纳入44项特征或指标进入下一步研究。临床实验室指标SVM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63和0.611,超声影像组学SVM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AUC分别为0.951和0.892,多模态SVM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AUC分别为0.960和0.913。机器学习模型中贡献度居前10位的特征或指标包括2项临床实验室指标和8项影像组学特征。结论 超声影像组学和临床实验室指标相结合的多模态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智能识别,并可提升单类数据模型的分类效果。
    基于棘球蚴病病灶分型的棘球蚴感染风险指数构建及应用
    薛垂召, 郑灿军, 蒉嫣, 师悦, 王旭, 刘白雪, 伍卫平, 韩帅
    2024, 36(3):  259-271. 
    摘要 ( )   PDF (13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棘球蚴病病灶分型构建棘球蚴感染风险指数的可行性,从而为棘球蚴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2016年我国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棘球蚴病病例病灶影像学资料及2017—2022年我国棘球蚴病防治工作年报中各流行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棘球蚴病新发现病例检出率数据。对棘球蚴病病灶进行分型后,参考离散分布边际概率原理和多分组分类数据检验方法构建棘球蚴感染风险指数。对该指数与2017—2022年各流行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棘球蚴病新发现病例检出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单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近期与中期、中期与远期棘球蚴感染风险指数间关系。结果 本研究累计纳入2012—2016年我国棘球蚴病病例4 014例。我国各棘球蚴病流行省(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间细粒棘球蚴近期、中期和远期感染风险指数均不相同([χ2] = 4.12 ~ 708.65,P均< 0.05),其中西藏自治区近期(0.058)、中期(0.137)和远期(0.104)细粒棘球蚴感染风险指数均较高;多房棘球蚴近期、中期和远期感染风险指数均不相同([χ2] = 6.74 ~ 122.60,P均< 0.05),其中四川省近期感染风险指数(0.016)较高,青海省中期(0.009)、远期(0.018)感染风险指数较高。细粒棘球蚴感染风险指数与新发现病例检出率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518 ~ 2.265,P均> 0.05);多房棘球蚴各期感染风险指数与2018、2020、2021、2022、2017—2020、2017—2021、2017—2022年泡型(含混合型)棘球蚴病新发现病例检出率均呈强相关(r均> 0.7,t = 2.521 ~ 3.692,P均< 0.05)。对多房棘球蚴各期感染风险指数与泡型(含混合型)棘球蚴病新发现病例检出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b = 0.214 ~ 2.168,t = 2.458 ~ 3.692,F = 6.044 ~ 13.629,P均< 0.05)。中期与近期、远期与中期细粒棘球蚴感染风险指数间回归系数分别为2.339和0.765,中期与近期、远期与中期多房棘球蚴感染风险指数间回归系数分别为0.280和1.842,回归系数与回归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6.479 ~ 197.304,F = 271.570 ~ 38 928.860,P均< 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棘球蚴病病灶分型的棘球蚴感染风险指数,可望为棘球蚴病防控、预测、诊疗和分类管理提供参考。  
    我国藁杆双脐螺分子溯源研究
    段磊, 屈磊, 郭云海, 顾文彪, 吕山, 张仪, 周晓农
    2024, 36(3):  272-278,285. 
    摘要 ( )   PDF (21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我国藁杆双脐螺来源,为我国曼氏血吸虫病流行风险评估和双脐螺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国深圳市观澜河,大沙河,深圳水库,葵涌河上、下游,新圳河作为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采集10个双脐螺样本,提取螺样本基因组DNA。自南美洲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帕拉州、联邦区、伯南布哥州、圣保罗州的5个采样点获得15个藁杆双脐螺DNA样本。对上述DNA样本的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 COI)和线粒体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 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同时,从GenBank中下载藁杆双脐螺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并获取其采样点信息。将所有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分析我国和南美洲双脐螺样本的遗传相似度和谱系进化关系。结果 从我国双脐螺样本中共获得60个长度为529 bp的COI序列,其中3个为单倍型。从GenBank中获得165条藁杆双脐螺COI序列,与上述60条序列比对后,共获得33个单倍型。进化树分析显示,采自我国的双脐螺3个单倍型聚在一支,其中单倍型China11与GenBank中获得的来自巴西的3个样本属于同一单倍型。地理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巴西东部沿海3个采样点的样本有与我国China11相同的单倍型,另2个采样点的样本与China11亲缘关系较近。扩增我国双脐螺样本16S rDNA基因,共获得60条长度约为322 bp的序列和2个单倍型。从GenBank中获得70条藁杆双脐螺16S rDNA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我国双脐螺样本聚为一支,其中单倍型China64与来自巴西的229BS为同一单倍型。将GenBank中获取的来自巴西南部25个采样点的49个藁杆双脐螺16S rDNA序列纳入分析,发现其中3个采样点的藁杆双脐螺与我国China64有相同的单倍型。综合分析藁杆双脐螺COI和16S rRNA的地理系统进化关系,发现仅巴西东部沿海地带样本与我国双脐螺样本在两个基因片段序列上具有相同单倍型。 结论 我国双脐螺为藁杆双脐螺,遗传多样性较低,与来自巴西东部沿海地区的样本遗传学相似度很高,可能来源于巴西东部沿海地区。  
    刚地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2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
    付胜男, 杨云, 王聪, 罗庆礼, 余莉
    2024, 36(3):  279-285. 
    摘要 ( )   PDF (12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备并鉴定鼠抗刚地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24(dense granule protein 24,GRA24)多克隆抗体,并探索其初步应用。方法 利用MEGA⁃X软件比对弓形虫不同虫株GRA24编码区序列,使用Protean软件分析GRA24蛋白优势肽段,通过PCR反应扩增编码该肽段的碱基序列,并连接至pET⁃28a载体中。将获得的GRA24截短蛋白原核表达质粒转化于大肠埃希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与纯化。使用纯化的GRA24截短蛋白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获得GRA24截短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体效价,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特异性,并将该抗体应用于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结果 SDS⁃PAGE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质粒,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显示获得高纯度重组GRA24截短蛋白。ELISA结果显示,GRA24截短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在1∶208 400以上;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该抗体可识别弓形虫不同虫株内源性GRA24蛋白,特异性识别重组GRA24截短蛋白;间接IFA检测发现,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16 h后分泌的GRA24蛋白定位于宿主细胞核中。结论 成功制备广适性、高效价、强特异性的抗弓形虫GRA24多克隆抗体,可应用于Western blotting与IFA,为进一步研究GRA24功能奠定了基础。  
    基于HMGB1⁃TLR2/TLR4⁃NF⁃κB通路探索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影响
    史洁, 汲蕊, 管志玉, 张晓宁, 逯一龙
    2024, 36(3):  286-293. 
    摘要 ( )   PDF (18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B1,HMGB1)⁃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通路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致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小鼠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干预作用。方法 4周龄SPF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感染组、甘草酸(glycyrrhizin,GA)组及OMT组。感染组、GA组及OMT组小鼠给予地塞米松免疫抑制1周后,每只灌胃1 × 105个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建立微小隐孢子虫肠道感染小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GA组小鼠连续2周腹腔注射GA 25.9 mL/(kg·d),OMT组连续2周经口灌胃OMT 50 mg/(kg·d);对照组正常饮食、饮水。治疗2周后剖杀各组小鼠,取空肠近端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肠黏膜病理变化,测量肠绒毛高度、肠隐窝深度及两者比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肠上皮细胞中闭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粘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 1,ZO1)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小鼠空肠组织中HMGB1、TLR2、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MyD88)、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小鼠肠绒毛明显萎缩变短、脱落,黏膜下层水肿;GA组和OMT组小鼠肠绒毛结构趋于完整,排列趋于整齐。各组小鼠肠绒毛高度(F = 6.207,P = 0.000 5)、肠隐窝深度(F = 6.903,P = 0.000 3)及两者比值(F = 37.190,P < 0.000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小鼠肠绒毛高度[(321.9 ± 41.1) μm]显著低于对照组[(399.5 ± 30.9) μm](t = 4.178,P < 0.01)和GA组[(383.7 ± 42.7) μm](t = 3.130,P < 0.01),感染组小鼠肠隐窝深度[(185.0 ± 35.9)μm]显著高于对照组[(128.4 ± 23.6) μm](t = 3.877,P < 0.01)及GA组[(143.3 ± 24.7) μm](t = 2.710,P < 0.05)。OMT组小鼠肠绒毛高度[(375.3 ± 22.9) μm]显著高于感染组(t = 3.888,P < 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989,P > 0.05);OMT组小鼠肠隐窝深度[(121.5 ± 27.3) μm ]显著低于感染组[(185.0 ± 35.9) μm](t = 4.133,P < 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575,P > 0.05)。感染组小鼠肠绒毛高度与肠隐窝深度比值[(1.8 ± 0.2)]显著低于对照组[(3.1 ± 0.3)](t = 10.540,P < 0.01)及GA组[(2.7 ± 0.3)](t = 7.370,P < 0.01);OMT组小鼠肠绒毛高度与肠隐窝深度比值[(3.1 ± 0.2)]显著高于感染组(t = 15.020,P < 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404,P >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肠上皮细胞中occludin(F = 28.031,P < 0.000 1)及ZO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4.122,P < 0.000 1)。感染组小鼠肠上皮细胞中occludin阳性表达率[(14.3 ± 4.5)%]低于对照组[(28.3 ± 0.5)%](t = 3.810,P < 0.01),GA组[(30.3 ± 1.3)%]、OMT组小鼠肠上皮细胞中occludin阳性表达率[(25.8 ± 1.5)%]显著高于感染组(t = 7.620、5.391,P 均 < 0.01),但GA组、OMT组小鼠肠上皮细胞中occludin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1.791、2.033,P均 > 0.05)。感染组小鼠肠上皮细胞中ZO1阳性表达率[(14.4 ± 1.8)%]显著低于对照组 [(24.2 ± 2.8)%](t = 4.485,P < 0.01),GA组[(24.1 ± 2.3)%](t = 5.159,P < 0.01)、OMT组小鼠肠上皮细胞中ZO1阳性表达率 [(22.5 ± 1.9)%]显著高于感染组(t = 4.441,P < 0.05),但GA组、OMT组小鼠肠上皮细胞中ZO1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037、0.742,P均 > 0.05)。qPCR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空肠组织中HMGB1(F = 21.980,P < 0.000 1)、TLR2(F = 20.630,P < 0.000 1)、TLR4(F = 17.000,P = 0.000 6)、MyD88(F = 8.907,P = 0.000 5)、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8.889,P = 0.000 7)。感染组小鼠空肠组织中HMGB1[(5.97 ± 1.07)vs.(1.05 ± 0.07);t = 6.482,P < 0.05]、TLR2 [(5.92 ± 1.29)vs.(1.10 ± 0.14);t = 5.272,P < 0.05]、TLR4[(5.96 ± 1.50)vs.(1.02 ± 0.03);t = 4.644,P < 0.05]、MyD88[(3.00 ± 1.26)vs.(1.02 ± 0.05);t = 2.734,P < 0.05]、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2.33 ± 0.72)vs.(1.04 ± 0.06);t = 2.665,P < 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GA组小鼠空肠组织中HMGB1(0.63 ± 0.01)、TLR2(0.42 ± 0.10)、TLR4(0.35 ± 0.07)、MyD88(0.70 ± 0.11)、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0.75 ± 0.01)均显著下降(t = 8.629、5.830、11.500、4.729、6.898,P均< 0.05)。与感染组比较,GA组小鼠空肠组织中HMGB1、TLR2、TLR4、MyD88、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t = 7.052、6.035、4.084、3.165、3.274,P均< 0.05);OMT组小鼠空肠组织中HMGB1(1.14 ± 0.60)、TLR2(1.00 ± 0.24)、TLR4(1.14 ± 0.07)、MyD88(0.96 ± 0.25)、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1.12 ± 0.17)亦显著低于感染组(t = 7.059、5.320、3.510、3.466、3.273, P均< 0.05)。OMT组与对照组小鼠空肠组织中HMGB1、TLR2、TLR4、MyD88、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239、0.518、1.887、0.427、0.641,P均> 0.05)。结论 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小鼠后通过上调HMGB1⁃TLR2/TLR4⁃NF⁃κB通路表达引起肠道炎症反应、破坏肠黏膜屏障。OMT可能通过抑制HMGB1⁃TLR2/TLR4⁃NF⁃κB通路活性抑制小鼠肠道炎症,并修复肠黏膜屏障。  
    防治研究
    四川省人群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研究
    罗静雯, 田洪春, 刘阳, 吴小红, 铁磊, 张丽萍, 邓秀
    2024, 36(3):  294-298,328. 
    摘要 ( )   PDF (10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四川省人群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治钩虫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7—2022年,于四川省盆地、丘陵地区、盆周山区等钩虫病主要流行区选取3 ~ 4个县(区)作为人群钩虫感染固定调查点,并选取17 ~ 30个县(市、区)作为流动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取至少1 000名≥ 3周岁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Kato⁃Katz法进行粪便钩虫虫卵检测。选取家庭人口数≥ 2人、且所在县(区)当年钩虫感染人数≥ 2人的调查对象,应用二项分布拟合优度检验进行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分析。2021—2022年在四川省合江县和乐山市五通桥区开展人群钩虫病防治知识与相关行为调查,比较两地钩虫感染聚集性家庭与非聚集性家庭成员钩虫病防治知识与相关行为差异。结果   2017—2022年,在四川省钩虫病主要流行区共抽取25 196户家庭的66 812名居民进行钩虫感染调查,发现钩虫感染4 403例,感染率为6.59%。四川省主要流行区人群钩虫感染分布不符合二项分布,具有家庭聚集性([χ2] = 2 116.759,P < 0.001);人群钩虫感染率≥ 1%的流行区均发现钩虫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χ2] = 136.006 ~ 428.738,P均< 0.001);不同年份([χ2] = 87.615 ~ 471.838,P均< 0.001)、不同地形流行区([χ2] = 8.423 ~ 1 144.176,P均< 0.001)人群钩虫感染均具有家庭聚集性。钩虫感染聚集性家庭与非聚集性家庭中,钩虫感染者每克粪便虫卵数(egg per gram,EPG )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80(780)和7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686,P < 0.05)。钩虫感染聚集性家庭中知晓钩虫病防治知识者所占比例低于非聚集性家庭(24.49% vs. 51.72%;[χ2] = 10.262,P < 0.05),经常赤脚下地劳动者所占比例高于非聚集性家庭(30.61% vs. 13.25%;[χ2] = 6.289,P < 0.05)。结论 四川省人群钩虫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钩虫病预防措施知晓情况、是否经常赤脚下地劳动等因素与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相关。  
    实验研究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常见淡水螺人工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实验研究
    李天美, 方文, 陈绍荣, 杨敬, 赵永波, 赵申华, 李婷, 杨丽敏, 郭云海, 刘榆华
    2024, 36(3):  299-303. 
    摘要 ( )   PDF (12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常见淡水螺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潜在风险,为当地广州管圆线虫病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3—4月,采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常见淡水螺类,于实验室鉴定、饲养。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售福寿螺体内分离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感染SD大鼠,39 d后于SD大鼠粪便中分离出广州管圆线虫I期幼虫,室温下分别感染各类淡水螺,观察虫体在宿主体内发育及虫体形态,统计不同螺种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分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阳性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再次感染SD大鼠,观察该幼虫是否继续发育繁殖。结果 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农田、沟渠及洱海周边湿地累计采集3 000余只淡水螺样本,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中国圆田螺、小管福寿螺、纹沼螺、钉螺滇川亚种、小土蜗、尖膀胱螺、椭圆萝卜螺、拟沼螺待定种、拟钉螺待定种和环棱螺待定种等10种螺类。累计对105只市售福寿螺进行了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检测,发现2只感染阳性螺,从中分离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以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人工感染淡水螺,发现10种淡水螺均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其中环棱螺待定种感染率最高(62.3%,137/204)、中国圆田螺感染率最低(35.5%,11/31)。从各种淡水螺体内分离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再次感染SD大鼠,均获得发育成熟的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论 在实验室条件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多种淡水螺均可作为中间宿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建议进一步对该地区野外螺类自然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进行调查。
    小鼠慢性弓形虫病发生过程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初探
    周国庆, 白邵缘, 李宇渊, 朱国鼎, 黄思扬
    2024, 36(3):  304-309. 
    摘要 ( )   PDF (12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形态刚地弓形虫感染后小鼠脑内包囊形成及其动态变化,为弓形虫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取6~8周龄ICR小鼠(20~25 g)建立慢性弓形虫感染模型,其中弓形虫PRU株速殖子按1 × 105个/只剂量腹腔注射感染小鼠,包囊和卵囊分别按20、200个/只剂量通过灌胃针口服感染小鼠,观察感染后小鼠临床症状和存活情况。分别以10(低剂量组)、20(中剂量组)、40个包囊/只(高剂量组)剂量感染小鼠,观察弓形虫不同感染剂量对小鼠脑内包囊数量的影响。将小鼠按性别(雌、雄性)、感染时间(感染后20、30、60、90、120、150、180 d)分组,按20个/只剂量口服弓形虫包囊后,分别观察性别和感染时间对小鼠脑内包囊数量的影响。将小鼠分成速殖子组(T组)、包囊1代组(C1组)、包囊2代组(C2组)、包囊3代组(C3组)、包囊4代组(C4组);T组小鼠按1 × 105个/只剂量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感染后第30天处死小鼠并收集其脑组织内包囊,再按20个/只感染C1组小鼠。此后每一代小鼠均采用上一代所产生包囊进行口服连续传代,观察连续传代对小鼠脑内弓形虫包囊数量的影响。结果 以弓形虫速殖子、包囊、卵囊分别感染小鼠,感染第6~13天小鼠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感染第7~12 天小鼠出现集中死亡。感染第30天时,感染速殖子、包囊、卵囊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67.0%、87.0%、53.0%,平均脑内包囊数量分别为(516.0 ± 257.2)、(1 203.0 ± 502.0)、(581.0 ± 183.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1.94,P < 0.01),感染速殖子、卵囊的小鼠脑内包囊数低于感染包囊的小鼠(P均< 0.01)。感染后第30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7.0%、87.0%、60.0%,平均脑内包囊数量分别为(953.0 ± 355.5)、(1 084.0 ± 474.3)、(1 113.0 ± 546.0)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42,P > 0.05);雄、雌性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73.0%和80.0%,平均脑内包囊数量分别为(946.4 ± 411.4)、(932.1 ± 322.4)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63,P > 0.05)。通过连续传代感染后, T、C1、C2、C3、C4组小鼠平均脑内包囊数量分别为(516.0 ± 257.2)、(1 203.0 ± 502.0)、(896.8 ± 332.3)、(782.5 ± 423.9)、(829.2 ± 306.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82,P < 0.01);C1组小鼠脑内包囊数高于速殖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小鼠口服20个包囊后,感染第20天首次查见脑内弓形虫包囊,随感染时间延长脑内包囊数量逐渐增加;至感染第30、90天时,脑内包囊数量分别达峰值,此后逐步下降,至感染第180天时仍能查见脑内包囊。结论 刚地弓形虫包囊较速殖子、卵囊感染后形成慢性感染的可能性更高,且慢性感染程度亦最严重;感染弓形虫包囊数量与慢性感染严重程度无关;脑内包囊形成数量于感染第30天和90天时达高峰。  
    临床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老年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
    黄睿, 李帅, 王昌敏
    2024, 36(3):  310-313. 
    摘要 ( )   PDF (9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特异性T细胞斑点试验(T cells spot test of MTB infection,T⁃SPOT.TB)用于老年活动性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 60岁的疑似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SPOT.TB、抗酸染色和MTB/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方法(GeneXpert MTB/RIF)检测,以MTB病原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T⁃SPOT.TB、抗酸染色和GeneXpert MTB/RIF法检测老年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的效能。结果  173例老年疑似结核病患者中,肺结核患者44例、肺外结核患者30例、非结核病患者99例。74例结核病确诊患者中,T⁃SPOT.TB法、抗酸染色法和GeneXpert MTB/RIF法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6.5%、27.0%和54.1%。T⁃SPOT.TB法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86.4%和86.7%,检测结核病的特异度为80.8%;GeneXpert MTB/RIF法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56.8%和50.0%,特异度均为100.0%;抗酸染色法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31.8%和20.0%,特异度均为100.0%。T⁃SPOT.TB法、抗酸染色法和GeneXpert MTB/RIF法诊断老年结核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6、0.635和0.770。结论 T⁃SPOT.TB法对老年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综述
    CRISPR/Cas系统在寄生虫基因编辑与核酸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闫书宁, 杨硕, 杨汉银, 辛怡, 徐斌, 胡薇, 卢艳, 郑彬
    2024, 36(3):  314-320. 
    摘要 ( )   PDF (9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系统(CRISPR/Cas系统)为具有规律簇状短回文重复序列结构的适应性免疫系统,能干扰外源性核酸,保护原核生物免受外部侵害,是一种有效的基因编辑及核酸检测工具。CRISPR/Cas系统在病毒和细菌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寄生虫病领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分类探讨了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制,全面综述了其在寄生虫基因编辑与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旨在为未来寄生虫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雌蚊如何选择最佳雄配?
    李奕彤, 李东, 刘晓菲, 王英, 刘婷婷, 徐艳秋, 邓胜群
    2024, 36(3):  321-328. 
    摘要 ( )   PDF (10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80%以上的人口面临病媒传播疾病风险,其中蚊媒传染病是全球核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阻止蚊媒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是控制蚊虫。本文从蚊虫体型、嗅觉、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方面阐述雌蚊的择偶偏好,探究雌蚊选择最佳雄配的机制,为蚊媒传染病的控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