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8-28
    特约专稿
    我国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响应体系的构建
    曹淳力, 孙乐平, 洪青标, 许汴利, 钟波, 刘建兵, 林丹丹, 李石柱, 肖宁, 周晓农
    2017, 29(4):  397-401.  DOI: 10.16250/j.32.1374.2017111
    摘要 ( )   PDF (16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寄生虫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寄生虫病的流行与传播受环境、自然灾害、人口流动等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等影响,仍然存在导致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发生的风险,影响我国寄生虫病控制成效、甚至可影响社会稳定。本文通过部分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对公共卫生安全影响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了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处置的特点,提出了在构建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响应体系中应具备的组织框架和响应流程,并指出今后应强化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应急响应的体系建设和措施落实,实现突发寄生虫病事件的早期介入和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控制寄生虫病传播风险和危害。
    论著
    岳阳市君山区以淘汰牛羊为重点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李文斌, 杨亚, 潘翔, 李见兵, 柳会祥, 李石桂, 何忠, 蔡斌, 李林瀚, 程婉婷, 杨宇, 周杰, 李胜明, 任光辉, 罗志红, 周艺彪, 姜庆五
    2017, 29(4):  402-405,411. 
    摘要 ( )   PDF (16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君山区以全面淘汰牛、羊为重点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2006-2016年君山区试点村淘汰牛、羊,查治病、查灭螺等资料,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12年试点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从3.44%下降至0.59%,降幅82.85%,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F = 14.501,P = 0.013);2009-2013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在1%左右波动;2013年全面淘汰牛、羊后,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从2012年底的0.59%下降至0,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F = 14.148,P = 0.033)。2006-2012年活螺平均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从0.883 3只/0.1 m2下降至0.308 8只/0.1 m2,降幅为62.55%,趋势有统计学意义(F = 76.250,P = 0.005)。结论 全面牛、羊淘汰为重点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显著。
    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时空特征研究
    胡本骄, 赵正元, 夏蒙, 李广平, 任光辉, 姜庆五, 周艺彪
    2017, 29(4):  406-411. 
    摘要 ( )   PDF (105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 方法 基于2004-2011年湖南省乡(镇)血吸虫病病情数据库,对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的时空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3.0%下降至0.8%,但部分乡(镇)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P90 = 2.1%),有螺水系沿岸居民血吸虫感染率高于其他地区。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Moran’s I指数为0.34~0.53,均高于期望值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 > 8.71, P < 0.05);局部G统计量热点分析显示,2004-2011年正热点“高?高”聚集乡(镇)主要位于洞庭湖沿岸,聚集乡(镇)数量为30~70个。SaTScan空间扫描发现,2004-2011年聚集区域内血吸虫病流行乡(镇)数为145~183个。 结论 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下降明显,但部分乡(镇)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存在明显正向空间自相关和聚集性,正热点“高?高”聚集区域可确定为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2016年湖北省血吸虫病重点水域哨鼠监测结果 及风险分析
    利国, 陈艳艳, 涂珍, 单晓伟, 蔡顺祥
    2017, 29(4):  412-415. 
    摘要 ( )   PDF (1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16年湖北省血吸虫病重点水域的水体感染性,分析可疑高危环境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 方法 选择长江、汉北河、富河3大水系设立哨鼠监测预警点。采用哨鼠法检测水体的感染性,同时观察滩面人畜活动情况,对出现血吸虫尾蚴感染性水体的区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结果 5-6月在10个哨鼠监测点中,长江流域有2个点检出阳性哨鼠,阳性点检出率为20%,回收的200只小鼠全部解剖,检出阳性哨鼠5只,哨鼠总感染率为2.5%,获得血吸虫成虫5条,阳性鼠平均虫荷为1条/鼠。对2个哨鼠阳性点及时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未出现血吸虫病重大疫情。8-9月8个哨鼠点,160只小鼠全部解剖,未查出血吸虫感染阳性哨鼠。 结论 哨鼠监测结果对分析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灭螺效果评价
    元艺, 蔡顺祥, 贺正文, 李博, 王友斌, 涂珍, 徐肇纲, 何汇, 熊波
    2017, 29(4):  416-419,435. 
    摘要 ( )   PDF (10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 方法 在实验室和现场采用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浸杀、喷洒法灭螺,并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室内浸杀,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24、48 h和72 h LC50值分别为0.092 6、0.062 9 mg/L和0.054 9 mg/L;室内0.25 mg/L浸杀24、48 h和72 h,钉螺死亡率均为100%;室内喷洒,0.25 g/m2 3 d后钉螺死亡率即可达100%。江陵现场,除0.5 g/m3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为96.67%外,其余浓度组钉螺死亡率均为100%。公安现场,0.5 g/m3及以上浓度组浸杀钉螺2 d后,钉螺死亡率可达100%;江陵现场,0.5 g/m2喷洒1、3 d和7 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7.5%、92.82%和97.40%。公安现场,0.5 g/m2喷洒1、3 d和7 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5.94%、86.78%和94.21%,且1.0 g/m2组钉螺死亡率均高于实验对照组WPN。结论 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具有较好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为新型高效、使用方便的灭螺药物剂型。
    以植物丰度为辅助变量的钉螺空间分层采样研究
    汪训平, 赵安
    2017, 29(4):  420-425. 
    摘要 ( )   PDF (33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优化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调查方法,为提高查螺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一处50 m×50 m的草洲范围内推扫式的钉螺调查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植物丰度分布特征为辅助变量的钉螺空间采样策略;根据植物丰度数据进行空间分层,通过Hammond McCullagh 方程计算各子区域内的最优采样点数量;采用多向插值离散度的空间采样布局方案(MDI),确定采样点部署策略;并对比空间随机采样、系统采样、空间分层采样和三明治采样。 结果 5种采样策略中,本研究提出的采样策略所得到的抽样绝对误差最小,为0.213 8,系统抽样误差最大为0.924 4。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钉螺采样策略能够获得比空间随机采样策略、系统采样策略、空间分层采样策略和三明治采样策略更高的估算精确度。
    湖北钉螺种群结构动态变化的现场观察
    汪奇志, 汪峰峰, 朱海, 孙成松, 王玥, 尹晓梅, 周利, 张世清, 汪天平
    2017, 29(4):  426-430. 
    摘要 ( )   PDF (27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湖北钉螺种群结构1年周期内动态变化,为钉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河滩、沟渠有螺环境各1处,于每月中旬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连续1年的钉螺调查,调查指标包括钉螺的死活、性别、螺旋数、钉螺体长与体宽、生殖腺发育状况(颜色深浅、生殖腺与肝脏长度的比值),以及土壤螺卵含量。同时,测量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收集环境所在地的气温和日降雨量等气象数据。结果 钉螺存活率、活螺密度与土壤温度、气温呈正相关。钉螺存活率略呈双峰型,峰值在5~6、9月份;活螺密度河滩环境呈双峰型,峰值在7、9月,而沟渠以4~5月最高。钉螺体长(L)与体宽度(W)回归方程,L河滩 = 2.355+1.678W(F = 2 989.43,P < 0.01),而L沟渠 = 0.478+2.091W(F = 2 989.43,P < 0.01)。河滩环境钉螺体长在4.07~11.81 mm之间,平均值为(8.98±0.92)mm;沟渠钉螺体长在3.63~9.92 mm之间,平均值为(7.03±0.82)mm。钉螺河滩和沟渠环境钉螺的螺旋数分别以5~8个和4~7个为主,其中河滩环境螺旋数≤5、沟渠环境螺旋数≤4的钉螺构成比分别以5、9月份最高,均为20%左右。河滩、沟渠钉螺雌雄比分别为1.66∶1和1.22∶1。雌雄钉螺的生殖腺发育基本呈同步变化,丰盈期为 4~5月和9~10月。土壤螺卵含量月间差异均显著,河滩以6月份最高(100.8个/0.1 m2),沟渠以5月份最高(82.5个/0.1 m2)。 结论 4-5月和9-10月是钉螺繁殖、世代交替的主要时节,应作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钉螺药物灭杀时间节点。
    吡喹酮注射液在健康水牛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杨海峰, 朱传刚, 李勇军, 陆珂, 李浩, 石耀军, 张奥博, 陆广富, 卜仕金
    2017, 29(4):  431-435. 
    摘要 ( )   PDF (12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吡喹酮注射液在水牛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及其与吡喹酮片之间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选用6头健康成年水牛,采用两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单剂量内服吡喹酮片(20 mg/kg)或肌注吡喹酮注射液(10 mg/kg),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牛血浆中吡喹酮浓度,进行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水牛内服吡喹酮片的峰时(Tmax)为(0.60±0.29)h,峰浓度(Cmax)为(0.57±0.37)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为(0.70±0.4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0±0.70)(μg/ml)·h。水牛肌注吡喹酮注射液的Tmax为(0.65±0.49)h,Cmax为(3.82±1.17)μg/ml,T1/2β为(1.00±0.73)h,AUC为(1.61±0.89)(μg/ml)·h。吡喹酮注射液相对于吡喹酮片的生物利用度为402.5%。结论 吡喹酮注射液肌注给药后在水牛体内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分布广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临床推荐给药剂量为10 mg/kg。
    我国疟疾报告病例数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研究
    侯慧玉, 宋华芹, 张顺先, 艾琳, 卢艳, 蔡玉春, 李石柱, 滕雪娇, 杨春利, 胡薇, 陈家旭
    2017, 29(4):  436-440,458. 
    摘要 ( )   PDF (21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对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疟疾月报告病例数进行预测研究,为疟疾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SPSS 24.0软件,建立两个时间序列,分别为2006-2015年和2011-2015年全国疟疾月报告病例数的时间序列,并建立最优ARIMA模型,以2016年1-12月全国疟疾月报告病例数进行验证。结果 2006-2015、2011-2015年两个不同时间序列建立的全国疟疾月报告病例数模型分别为ARIMA(2,1,1)(1,1,0)12和ARIMA(1,0,0)(1,1,0)12,分别对2016年1-12月数据进行预测,基于2011-2015年数据建立的ARIMA模型的预测误差更小。结论 模型的建立和预测应用是动态过程,需要不断根据积累的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预测精度,但同时要充分考虑传染病流行特征的重大变化等其他因素。
    2015年江苏省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周华云, 王伟明, 朱国鼎, 曹园园, 陆凤, 顾亚萍, 张超, 徐岁, 曹俊
    2017, 29(4):  441-444,481. 
    摘要 ( )   PDF (1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5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如期实现本省的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405例,较2014年(355例)上升14.08%。均为境外输入病例,5例(1.23%)来自东南亚,400例(98.77%)来自25个非洲国家或地区。全省13个市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泰州市、连云港、南通市、淮安市和扬州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68.64%(278/405)。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405份样本进行复核,发现恶性疟299例、间日疟13例、三日疟18例、卵形疟71例、混合感染4例。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呈上升趋势,且输入性间日疟病例较2014年明显增加。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监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对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病原复核、疫点调查和处置能力是本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毛祥华, 邓艳, 董莹, 陈梦妮, 徐艳春, 魏春, 唐烨榕
    2017, 29(4):  445-448. 
    摘要 ( )   PDF (14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时间分布特征,掌握输入性疟疾的流行动态。 方法 收集疟疾个案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资料,剔除本地感染病例,整理归纳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具有季节周期性(Q = 26.574,P < 0.05)和趋势性(Q = 35.487,P < 0.05),输入高峰为5月,低谷为2月,输入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619,P < 0.05)。简单季节性模型为最佳分析预测模型(R2 = 0.677,BIC= 4.867),残差序列为白噪声(Q = 14.226,P > 0.05)。运用模型对2016年1月、2月、3月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进行预测,预测值(95% CI)分别为29(7~50)、22(0~44)和31(8~54),实际发病数为29、24和38例,均在预测值的95% CI内。 结论 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具有季节性和趋势性特征,所构建模型对近期病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疟疾巢式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应用
    张耀光, 江莉, 王真瑜, 蔡黎
    2017, 29(4):  449-453,463. 
    摘要 ( )   PDF (16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结合疟疾检测工作实际,对疟疾基因检测的巢式PCR方法进行优化应用,以提高疟疾检测效率。方法 通过采用PCR预混液、内引物一步扩增、重新设计针对卵形疟多个亚种的新引物,在疟疾巢式PCR的基础对反应体系、反应条件和卵形疟原虫特异性引物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并用巢式PCR和优化后的方法同时对疟疾阳性血样和疟疾送检血样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优化后的方法特异性较好,敏感性可达pg至fg级。两种方法同时检测疟疾阳性血样的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PCR扩增产物的产量无明显变化,非特异性扩增明显减少,卵形疟不同亚种的检出率提高,总体特异性提高。对111份疟疾送检血样的实测结果表明,巢式PCR的敏感性和虫种特异性分别为94.57%和86.96%,优化后方法的敏感性和虫种特异性均为93.48%,两种方法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优化后的方法特异性明显提高(P < 0.05)。结论 优化后的PCR检测在保持常规巢式PCR方法敏感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特异性,同时因其实验环节减少而节省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江苏省生活饮用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情况调查
    倪碧娴, 沈明学, 徐祥珍, 王晓婷, 戴洋, 金小林
    2017, 29(4):  454-458. 
    摘要 ( )   PDF (20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江苏省生活饮用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污染状况,为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供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江苏省13个设区市的28家水厂,分别采集水源水、自来水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样本(其中水源水采集10 L,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00 L),并进行抽滤、淘洗、离心浓缩、免疫磁分离、荧光染色镜检的处理,检测贾第鞭毛虫包囊及隐孢子虫卵囊的含量。结果 累计采集江苏省13个设区市的水样84份,包括水源水、水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各28份。其中,水厂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均未检出贾第鞭毛虫包囊和隐孢子虫卵囊,但在盐城(盐龙湖)、连云港(蔷薇河)、常州(钱资湖)水源水中检出贾第鞭毛虫包囊,阳性率为10.71% (3/28),密度均为1个/10 L;在南京(长江)、镇江(长江)、扬州(京杭大运河)的水源水中检出隐孢子虫卵囊,阳性率为10.71% (3/28),密度均为1个/10 L。结论 江苏省部分地区水源水中可检出贾地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存在一定的安全用水隐患,须进一步加强水源卫生监管,加强饮用水的监测,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
    中山市住院病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调查
    王曼, 罗乐, 陈雪琴, 李雷, 方悦怡
    2017, 29(4):  459-463. 
    摘要 ( )   PDF (13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调查住院病人为基础了解中山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方法 2016年,以中山市23个镇区医院作为监测医院,以监测医院住院病人中在中山市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者作为监测对象,采集其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根据中山市2016年常住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对调查得到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进行标化,对不同镇区及合并相关疾病者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 共2 667人纳入监测,镜检阳性219人,感染率为8.21%。镜检阳性人群中,男性179例,占81.74%;年龄最小4岁,最大89岁,平均(62.20 ± 13.80)岁。经年龄和性别标化后,中山市全人群感染率为3.62%,其中男性感染率为5.46%,女性为1.53%,男性是女性的3.57倍。男、女性均呈现出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的趋势([χ2]男性 = 99.91、[χ2]女性 = 16.51,P均 < 0.01)。镇区标化感染率最高为10.40%,最低为0,呈北高南低的特征。胆结石病人标化感染率为9.22%,非胆结石病人为3.40%,前者是后者的2.71倍。结论 30岁以上、患有胆结石及居住于高感染率镇区者是中山市华支睾吸虫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猫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cDNA文库的构建
    刘烨, 赵桂华, 尹昆, 王洪法, 肖婷, 刘功振, 仲维霞, 崔勇
    2017, 29(4):  464-467,474. 
    摘要 ( )   PDF (3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猫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培养体系,构建其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为筛选弓形虫毒性因子在终末宿主的互作蛋白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采用组织块法以及低浓度胶原蛋白酶Ⅺ和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进行猫IECs的原代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后提取mRNA,运用SMART技术合成cDNA第一链,以LD?PCR扩增获得双链cDNA(ds cDNA),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在酵母菌株Y187中构建猫IECs的cDNA文库,计算文库的容量,以酵母菌液PCR检测插入片段的大小分布。结果 两种培养方法效果表明酶联合消化法更为有效。本研究建立了连续培养猫IECs体系,培养出高纯度的猫IECs,用其构建的cDNA文库容量为1.1×106,滴度为2.8×109 cfu/ml,插入片段大小在0.5~2.0 kb之间。结论 培养的原代猫IECs构建的cDNA文库符合酵母双杂交筛选互作因子标准,这为筛选弓形虫终末宿主的毒性因子互作蛋白奠定了基础。
    免疫组化法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破坏小鼠脾脏淋巴滤泡结构
    王燕娟, 沈玉娟, 徐馀信, 曹建平
    2017, 29(4):  468-470. 
    摘要 ( )   PDF (46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破坏小鼠脾脏淋巴滤泡结构的现象。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20条尾蚴/鼠)8周后剖杀,取脾脏样本石蜡包埋、切片,先以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淋巴滤泡整体结构,再以IHC法用抗B220、CD21及Ki67抗体标记淋巴滤泡内B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及生发中心细胞,观察滤泡内具体细胞分布。 结果 HE染色显示,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脾脏淋巴滤泡结构模糊难辨,相较于正常小鼠滤泡数目及面积均显著减少;IHC染色发现,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分区及FDC网络结构和生发中心结构均消失。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可显著破坏小鼠脾脏淋巴滤泡结构。
    防治研究
    依托农业集约化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研究
    陆定, 谭本福, 邓启华, 陈琳, 钟波
    2017, 29(4):  471-474. 
    摘要 ( )   PDF (21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依托农业集约化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为防治模式在同类型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广汉市开展依托农业集约化,结合新农村建设、沟渠硬化、产业结构调整、水系整治等措施的血防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选择锦花村、石观村、红堰村等3个流行村作为评价点,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的农业集约化、居民经济收入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血防效果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与示范区创建前相比,2014年示范区沟渠硬化比例上升了49.57%,村道硬化比例上升了39.33%,机械耕作比例上升了25%。人群血检阳性率下降了81.74%。钉螺面积从2007年的2.44 hm2降至2014年的0。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分别从51.28%、90.85%提高至91.29%、97.69%。广汉市在2014年底顺利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 农业集约化结合其他综合治理措施防治血吸虫病的模式对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具有较好效果,可同步实现血吸虫病控制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晚期血吸虫病抗肝纤维化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观察
    牛雪花, 华海涌, 郭文建, 洪叶, 尤璐, 邓勇, 陈伟
    2017, 29(4):  475-477. 
    摘要 ( )   PDF (10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肝纤维化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临床路径治疗入选标准的晚血患者,制定并实施晚血抗肝纤维化治疗临床路径方案。比较晚血患者经实施临床路径治疗前后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个人承担费用,以及门静脉内径、肝纤维化4项指标[透明质酸 (HA)、层黏蛋白 (LN)、Ⅲ型胶原前肽 (P(P)、Ⅳ型胶原 (CIV)]及血清酶活性3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和γS谷氨酰转肽酶(γ氨酰转)]等。结果 共有142例晚血患者纳入抗肝纤维化临床路径治疗。患者在实施临床路径治疗后,住院总费用和患者个人承担费用分别下降11.2%和16.1%(t = 6.310、4.326,P均 < 0.05);HA均值2倍于正常值,阳性率由70.4%升至83.1%, CC、γC.1阳性率分别为64.1%、28.9%。结论 临床路径可大幅度降低晚血患者治疗费用。但晚血患者体内仍持续存在着纤维增生活跃和慢性肝损害现象,提示在临床上仍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晚血治疗方法。
    2011-2016年四川省遂宁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唐明江, 吴小红
    2017, 29(4):  478-481. 
    摘要 ( )   PDF (14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四川省遂宁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输入性疟疾监测、评估传播风险和探讨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6年全市网报疟疾疫情数据、病例个案调查资料以及疟疾疫情年报表,对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信息及病例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1-2016年全市报告疟疾病例7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非洲输入60例,占84.51%。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特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 d;从就诊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4 d;63.38%的病例初次就诊时被诊断为疟疾。43例病例由县、市级医疗机构确诊,占60.56%。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均得到规范的抗疟治疗。结论 遂宁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依然严峻,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培训,以防止继发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
    淮安市所辖县(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果分析
    贾从英, 王伟明, 杨文洲, 高红霞
    2017, 29(4):  482-485,504. 
    摘要 ( )   PDF (10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所辖8个县(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果,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疟疾防治系统中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等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考核和检验人员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当地最后1例疟疾病例所在自然村,采制不少于200人份的居民滤纸血样品并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 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308例疟疾病例,疟原虫血检323 002人次,阳性272例,阳性率为0.08%;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19例和3例本地感染病例,其余均为输入病例。除清河区外,7个县(区)采集居民滤纸血样品1 420人份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县(区)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有6家单位平均分为20分,金湖县和淮安区平均分均为19.6分。疟疾诊治能力考核洪泽区平均分最高,为20分;淮安区平均分最低,为18.8分。淮安市8县(区)消除疟疾考核总得分均在97分以上。至2016年,淮安市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县级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论 淮安市8县(区)均以高分通过消除疟疾县级达标考核,今后应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监测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消除疟疾成果。
    2012-2015年石家庄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曹彦强, 庞志钊, 李云, 姜彩肖, 刘立
    2017, 29(4):  486-489. 
    摘要 ( )   PDF (10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2-2015年石家庄市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疟疾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5年石家庄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资料,对感染疟原虫虫种、人群特征、感染来源、发病及诊治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感染不同种类疟原虫病例的发病?初诊、初诊?确诊、发病?确诊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石家庄市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92例,其中来自非洲国家88例(恶性疟占53.41%),来自东南亚及其他地区4例(间日疟占50%)。从病例的分布地区看,除外籍2例、安徽籍1例外,其余89例病例分布于河北省6个地市的28个县(市)区。病例的职业以出境务工的青壮年农民工为主,占90.22%。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1 d,从就诊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5 d。病例报告单位以消除疟疾国家级哨点医院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为主,占72.83%。42.39%的病例初次就诊时被诊断为其他疾病。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均得到规范的抗疟治疗。结论 石家庄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多,且以恶性疟为主,建议进一步建立本地医疗卫生机构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置输入性疟疾病例,避免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的发生。

    北京市延庆区城镇居民华支睾吸虫病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
    张曙光, 田丽丽, 万帝
    2017, 29(4):  490-493. 
    摘要 ( )   PDF (10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北京市延庆区城镇居民华支睾吸虫病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确定所调查的区(县)和街道/居委会,采用全市统一设计的结构式问卷,随机调查283人,同时采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测华支睾吸虫卵。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问卷全部有效。283名调查对象华支睾吸虫病知识知晓率为25.09%,知道华支睾吸虫病感染途径、危害、预防措施分别占10.60%、9.89%、10.60%。7.07%的人有生吃、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2.47%的人食用生鱼片。调查的283人粪检均未检出华支睾吸虫卵。结论 北京市延庆区城镇居民对华支睾吸虫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通过不同形式广泛开展华支睾吸虫病知识宣传及相关行为干预。  
    某地面粉厂地脚粉中孳生大量棕脊足螨
    柴强, 郭娇娇, 王少圣, 李朝品
    2017, 29(4):  494-495. 
    摘要 ( )   PDF (10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某面粉厂地脚粉中棕脊足螨的孳生数量和平均孳生密度,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 从某面粉厂采集地脚粉若干,称量一定量的地脚粉,用分样筛筛除,将筛内地脚粉放入玻璃平皿内,在光镜下挑螨,并制成玻片,然后参照以往文献进行螨种鉴定。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集4个生境地脚粉共400 g,平均孳生密度为3 516只/g。经鉴定该螨为棕脊足螨。结论 棕脊足螨是分布广泛的储藏物螨类之一。不仅影响储藏物的保存及其质量,且该螨影响人类健康,因此需要采取防治措施。
    某民航机场食品厂面粉库发现热带无爪螨
    陶宁, 王少圣, 杨艳峰, 周勇, 李朝品
    2017, 29(4):  496-497,501. 
    摘要 ( )   PDF (11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某民航机场食品厂面粉库有无热带无爪螨孳生,观察热带无爪螨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 采集该机场食品厂面粉库的面粉样本,用直接镜检法分离其中孳生的热带无爪螨,并制作玻片标本,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结果 于采集的面粉样本中发现了热带无爪螨雌成螨,镜下可见该螨近似球形,无背板,足无爪。表皮内突Ⅰ发达,于中线处相连。生殖孔位于足Ⅲ~Ⅳ水平,被一对斜生的生殖褶覆盖。足Ⅲ、Ⅳ无感棒。交配囊呈长而稍弯并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伸出螨体末端。结论 某民航食品厂面粉库厂中发现了热带无爪螨,该螨主要鉴别特征为无背板,足无栉齿状亚跗鳞片和爪;足Ⅰ膝节仅有1根感棒,且足Ⅲ、Ⅳ无感棒。
    常州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及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郭燕丽, 谢轶青, 邹永根, 许大成, 徐文伟, 戴洋, 沈明学
    2017, 29(4):  498-501. 
    摘要 ( )   PDF (11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常州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为制定有效的弓形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常州市孕妇、肿瘤病人及畜禽养殖或产品加工人员等3类特殊人群为调查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并进行弓形虫病防治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2015年3月—5月,共调查检测300人,弓形虫感染率16.3%(49/300);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17.3%(52/300)。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组常接触猫/狗者占25.0%(13/52),低于不知晓组的50.8%(12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51,P < 0.05);知晓组生熟砧板分开者占61.5%(32/52),高于不知晓组的9.3%(23/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8.43,P < 0.001)。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感染率之间呈负相关,知晓组弓形虫感染率5.8%(3/52),低于不知晓组的18.5%(4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4, P < 0.05)。结论 常州市特殊人群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其卫生防护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012-2016年成都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彭中, 谭开科, 汪乐媛, 郑红, 曹阳, 王静, 朱斌, 杨宇川, 陈刚, 宋志勇
    2017, 29(4):  502-504. 
    摘要 ( )   PDF (10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成都市疟疾疫情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除疟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6年成都市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2-2016年成都市报告疟疾病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共240例,其中恶性疟165例(68.75%)、间日疟49例(20.41%)、三日疟6例(2.50%)、卵形疟16例(6.25%)、混合感染5例(2.08%),死亡3例,病死率为1.25%;自非洲输入224例,东南亚输入16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28/10万,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3.87,P < 0.001)。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χ2]= 0.833,P > 0.05)。结论 成都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实验研究
    害嗜鳞螨休眠体光镜下形态观察
    洪勇, 陶宁, 柴强, 李朝品
    2017, 29(4):  505-507. 
    摘要 ( )   PDF (34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害嗜鳞螨休眠体形态特征,丰富螨的生物学分类依据。方法 2016年9月于淮南某中药店采集燕麦样本10份,每份取10 g,用振筛分离法分离其中的螨,并分离出螨休眠体,制成常规玻片标本,置于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并鉴定。结果 光镜下发现了害嗜鳞螨的第一若螨和休眠休。发现的害嗜鳞螨休眠体为不活动休眠体,呈无色卵圆形,背面有一条明显的横缝,无口器,足不发达,有2对生殖感觉器。结论 观察到的害嗜鳞螨休眠体形态特征,可为该螨的生物学分类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防治管理
    基于竞赛的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和技能评估
    曹园园, 朱国鼎, 顾亚萍, 徐祥珍, 金小林, 周华云, 王玠, 梁幼生, 杨坤, 曹俊
    2017, 29(4):  508-511,514. 
    摘要 ( )   PDF (30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了解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方法 于2013年在江苏省组织各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对参赛选手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56名参赛选手,理论成绩为88.86±15.56分,及格率为91.1%;技能操作成绩为69.16±16.01分,及格率为67.9%。技能操作成绩中,疟原虫镜检成绩为16.54±8.09分,及格率为50%;加藤片厚涂片镜检成绩为34.27±10.66分,及格率为67.9%。分层分析,31~40岁组及血防高流行区选手的理论成绩相对较高(F = 5.10、6.39,P均< 0.01)。血吸虫病、疟疾、包虫病和其他等4方面得分率分别为91.07%、90.94%、85.83%和90.93%,包虫病得分率较低([χ2]= 19.17,P < 0.01)。雷达图显示,加藤厚涂片制作技能与镜检读片、疟原虫血片制片染色技术及疟原虫其他镜检读片得分率均较低。 结论 江苏省参赛选手理论成绩较高,但技能操作较低,尤其是寄生虫虫种鉴定仍是薄弱环节;参赛选手操作技能仍需加强。
    防治经验
    百色市消除疟疾考核认证结果分析
    邓积广, 余水兰, 农智, 杨益超
    2017, 29(4):  512-514. 
    摘要 ( )   PDF (10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百色市消除疟疾考核认证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地级市消除疟疾工作经验。 方法 依据 《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以及《广西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6版)》,对百色市本级进行考核评估,并随机抽取辖区内2个县(市、区) 开展消除疟疾考核复核评估,对考核认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百色市本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得分为95.80分;随机抽取田东县、靖西市进行复核认证,复核分数分别为94.70、90.60分;按照各部分权重0.4、0.3、0.3,百色消除疟疾考核认证最后得分为93.91分,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规定的需达到85分以上的标准。 结论 百色市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消除疟疾考核认证,今后应继续做好消除后监测,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2012-2016年芜湖县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奚兴旺
    2017, 29(4):  515-516,519. 
    摘要 ( )   PDF (10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芜湖县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下一阶段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芜湖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及全县面上防治资料进行纵向分析。结果 2012年芜湖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187%,自2013年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逐年下降,2016年降至0;2012-2016年全县均未查出血吸虫感染阳性家畜。2012-2015年全县有螺面积逐年下降,2016年出现大幅回升;5年间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钉螺。结论 芜湖县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下一阶段应重点加强钉螺和输入性传染源控制,以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
    张家港市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王学东, 蒋玲, 刘彬
    2017, 29(4):  517-519. 
    摘要 ( )   PDF (10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05-2015年张家港市疟疾疫情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布、费用、出入境方式及口岸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张家港市境外输入疟疾中,恶性疟16例(64%),间日疟6例(24%),卵形疟3例(12%);病情危重1例(4%),重8例(32%),轻16例(64%);发病时间符合圆形分布,发病高峰点较国内感染病例早1个月,季节高峰平缓,在本市非流行季节也有发生。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来自非洲,其次是东南亚和大洋洲。 结论 张家港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在提高医务人员疟疾诊治能力及多部门合作的基础上,还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重点人群防控的覆盖面。
    2013-2016年江苏省常州市螺情监测分析
    何明祯, 谢轶青, 陈弘, 邹永根, 朱仕英, 郭燕丽
    2017, 29(4):  520-522. 
    摘要 ( )   PDF (10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常州市2013-2016年钉螺分布和螺情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常州市的螺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常州市共查出有螺面积40.17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30.63 hm2。4年全市共解剖钉螺3 454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全市共查到有螺环境 51个,其中江湖滩、内陆、山丘类型的有螺面积分别为12.13(30.19%)、25.54(63.57%)、2.51 hm2(6.24%)。新发现有螺环境中,江湖滩、内陆类型的面积分别为8.00(26.12%)、22.63 hm2(73.88%)。有螺原因主要是外来输入和邻近扩散。4年药物灭螺面积共计71.74 hm2,巩固药物灭螺面积155.15 hm2,改造有螺环境面积15.90 hm2,改造历史有螺环境面积11.30 hm2。结论 内陆河道钉螺扩散是近年常州市新发螺情的关键,必须需加强监测和控制力度。  
    无锡市医疗机构疟疾镜检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邵洁, 孟晓军, 陈玮绚
    2017, 29(4):  523-525. 
    摘要 ( )   PDF (10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无锡市各级医疗机构疟原虫镜检能力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无锡市各级医疗机构镜检员问卷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镜检员疟原虫检测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全市54家医疗机构54名镜检员,男性16人,女性38人,男女性别比0.42∶1;有12名镜检员曾在工作中检出疟原虫,占被调查者的22.22%。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镜检员在工作中检测出疟原虫的能力比男性镜检员弱(调整OR = 0.11,95%CI: 0.02~0.53),中级及以上职称镜检员在工作中检测出疟原虫的能力高于初级职称镜检员(调整OR = 5.31,95%CI: 1.04~27.19),县乡级医疗机构镜检员在工作中检测出疟原虫的能力比其他机构的镜检员弱(调整OR = 0.04,95%CI: 0.01~0.98)。结论 无锡市各级镜检站均具备一定的疟疾诊治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镜检能力建设。  
    综述
    ATP?P2X7R信号通路及其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
    姜王芳, 姜纯杰, 关飞, 雷家慧, 罗明
    2017, 29(4):  526-529. 
    摘要 ( )   PDF (1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嘌呤受体P2X7(Purinergic receptor,P2X7R)是以ATP为配体的离子门控通道,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P2X7R 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ATP?P2X7R信号转导途径成为机体对抗病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ATP?P2X7R信号通路及其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  
    苯并咪唑类药物治疗包虫病研究进展
    朱文君, 韩秀敏, 郭亚民
    2017, 29(4):  530-533. 
    摘要 ( )   PDF (10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包虫病主要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由于受手术 复发、死亡等手术水平的限制,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每年药物治疗的数量远大于手术治疗数。药物 在术前缩小病灶、减轻痛苦,延长患者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苯并咪唑类药物及其新剂型的动物及临床治疗包 虫病现况,为探索包虫病药物治疗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病例报道
    急性血吸虫病伴肺部异位损害2例
    阴绯, 张剑钢, 梁潇浪, 董成葵
    2017, 29(4):  534-535. 
    摘要 ( )   PDF (43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2例肺部异位损害的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治经过。提示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对有疫水接触史者 出现发热症状,抗感染及相应治疗效果不佳时要考虑急性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