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2023, Vol. 35 ›› Issue (6): 604-613.
柴丽莹1,曹园园2,赵理1,刘凯旋1,崇泽银1,卢艳3,朱国鼎2,曹俊2,卢光玉1, 4*
CHAI Liying1, CAO Yuanyuan2, ZHAO Li1, LIU Kaixuan1, CHONG Zeyin1, LU Yan3, ZHU Guoding2, CAO Jun2, LU Guangyu1, 4*
摘要: 目的 定量分析我国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指标及其权重系数,以探讨我国现有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体系纳入的风险指标对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贡献程度的差异。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分别以“malaria”、“re⁃introduction/re⁃transmission/re⁃establishment”、“risk assessment/risk evaluation/risk prediction”和“疟疾”、“再传播/再流行/重新流行/再建”、“风险评估/风险预测”等为检索词,检索截至2023年8月3日收录的明确报告了我国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体系风险指标及其权重系数的研究文献。同时检索“Google Scholar”搜索引擎以确保检索全面性。2名研究者按照预先建立的信息提取表提取研究文献基本信息及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指标相关数据并交叉核对。采用R 4.2.1软件绘制南丁格尔玫瑰图,以展示我国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体系纳入的风险指标及其权重系数。以风险指标被评估体系纳入的频次和指标权重系数排序分析风险指标的重要程度;计算不同赋权方法所得指标权重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比较不同赋权方法筛选指标的能力。 结果 共检索到2 138篇文献,经去重、筛选后,最终纳入8篇文献进行分析。8篇文献累计报告了8项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体系和52项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指标,其中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量、当地传疟蚊媒种类被纳入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体系的频次较高,均为8次;输入性疟原虫种类和当地传疟媒介种群密度均被纳入6次。将各风险评估体系纳入的风险指标权重系数排序发现,当地传疟蚊媒种类、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量和输入性疟疾病例类型等3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6、5次和4次,在风险评估体系中排序前3位。8篇文献报告的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指标赋权方法包括专家评分法、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及专家评分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其中专家评分法所得的风险指标权重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1.143 ~ 2.241;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所得的风险指标权重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34.970 ~ 162.000。结论 我国现有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体系中,当地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量、输入性疟原虫种类、当地传疟媒介种类和当地传疟媒介种群密度是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体系核心指标。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较单独采用专家评分法在风险指标赋权方面效果更好。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