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英文) ›› 2025, Vol. 37 ›› Issue (5): 555-560.
王曼*,罗乐,陈雪琴,师舞阳,陈楚莹,麦勇强
WANG Man*, LUO Le, CHEN Xueqin, SHI Wuyang, CHEN Chuying, MAI Yongqiang
摘要: 目的 分析2024年中山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和防控措施,为优化该市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管理平台收集2024年中山市登革热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病例特征进行分析。2024年3—12月,于每月中旬对中山市全部23个镇街采用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法和诱蚊诱卵指数(mosquito ovitrap index,MOI)法开展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对2024年中山市登革热疫情不同阶段气候特征、病例报告情况及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此外,对感染来源不明的登革热本地病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展登革病毒血清分型,对其中无明显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登革病毒E基因测序,并基于邻接法构建登革病毒系统发育树,分析登革热疫情主要传播链。结果 2024年中山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952例,其中本地病例879例,境内其他地区输入病例57例,境外输入病例16例,登革热疫情规模为近20年来最大。首例本地病例于7月5日报告,末例本地病例于12月19日报告,疫情波及中山市全部镇街。蚊媒监测数据显示,MOI值和BI值于3—5月快速上升,随后一直在高位波动,至10月开始下降。2024年中山市登革热疫情可划分为非流行期、流行前期、流行早期、高峰期和收尾期5个阶段;在流行前期和流行早期,提升病例监测灵敏度、落实病例住院隔离治疗、规范开展病例所在社区的蚊媒控制为主要措施;进入高峰期后,防控策略逐步调整为以重点社区为主的蚊媒防控,临床救治则以“防重症、防死亡”为目标。481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地病例登革病毒血清分型结果显示,2024年中山市感染登革病毒Ⅰ型、Ⅱ型的本地病例分别占68.8%(331/481)、31.2%(150/481)。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2024年中山市疫情存在两条主要传播链,分别源自广东省内中山市周边地区输入病例和马来西亚输入病例,本地疫情发现晚,最终形成社区暴发。结论 2024年中山市登革热疫情规模较大,主要由境外及周边地区输入病例引发,进而导致本地社区暴发。疫情从7月初开始,8—9月迅速上升,10月达峰值后逐渐回落,整体趋势与既往高发年份本地病例报告的平均水平较为一致。通过在疫情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防控策略,该市2024年登革热本地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