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文, 王多全, 孙凌聪, 张滔, 燕慧, 阮卫, 刘颖, 吴冬妮, 李石柱, 夏菁, 朱红. 2014—2021年我国5省份输入性三日疟和卵形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断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4, 36(4): 407-411. |
[2] |
尹建海, 张丽, 夏志贵. 医防协作: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重要保障
[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4, 36(2): 111-115. |
[3] |
薛媛, 杨小迪, 张华平, 张婷婷, 陈伟豪, 常欣悦, 王艳红.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小鼠急性肝衰竭相关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3, 35(4): 331-339. |
[4] |
章钰莹, 曹园园, 杨凯, 王伟明, 杨蒙蒙, 柴丽莹, 顾己悦, 李梦月, 卢艳, 周华云, 朱国鼎, 曹俊, 卢光玉. 基于机器学习的江苏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就医延迟风险预测模型构建[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3, 35(3): 225-235,243. |
[5] |
朱国鼎, 曹俊. 朝督暮责:定期开展评估是保持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能力的有效手段[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3, 35(2): 113-. |
[6] |
闭香连, 傅晓茵, 薛飒, 韩雪, 曾雨露, 孙嘉月, 刘登宇. CD47及其配体在孕期弓形虫感染小鼠中的表达
[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3, 35(1): 51-. |
[7] |
兰子尧, 李杨, 黄雨婷, 师伟芳, 佘丹娅, 蒋智, 刘磊. 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2, 34(2): 163-. |
[8] |
卢光玉, 曹园园, 王伟明, 杨蒙蒙, 刘耀宝, 章钰莹, 陈麒, 卢艳, 周华云, 朱国鼎, 曹俊. 江苏省输入性疟疾初诊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2, 34(2): 172-. |
[9] |
许秋利,林康明,尹授钦,钱门宝,王多全,段磊,陆申宁,李玉星,肖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输入性疟疾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 33(2): 154-. |
[10] |
朱国鼎,高琪,曹俊. 中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 33(1): 7-. |
[11] |
聂广馗,徐超,魏庆宽,李瑾,肖婷,孙慧,孔祥礼,尹昆1,赵桂华,张本光,闫歌,黄炳成. 2015—2016年山东省由赤道几内亚输入的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基因多态性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6): 612-. |
[12] |
杨慧娟,李徽徽,庞雪蕊,高世芳,梁金宝,郑欣,李丁茹,王雨航,于雪琴,钱雪倩,杨小迪,陈卫东. 旋毛虫重组成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小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4): 361-. |
[13] |
张群群,刘颖,周瑞敏,杨成运,钱丹,李素华,张红卫. 2015-2019年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4): 374-. |
[14] |
肖丽贞,欧阳榕,谢汉国,陈朱云,林耀莹,张山鹰. 2014-2018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4): 401-. |
[15] |
燕贺,王笑笑,丰俊,张丽,尹建海,李美,夏志贵,黄芳. 2012年和2018年我国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基因多态性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2):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