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30
    专家评述
    加强血吸虫病监测 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张世清
    2021, 33(2):  107. 
    摘要 ( )   PDF (9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监测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血吸虫病监测范围由初期的重点地区逐步覆盖至所有流行县(市、区),监测内容由单一疫情监测延伸至包括疫情、流行因素以及传播风险等内容的综合监测。随着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的不断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模式将由“粗放型”向以监测预警为主的“精准型”转变,这也对监测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实现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监测全覆盖,随着血吸虫尾蚴、感染性钉螺等快速、早期检测技术的突破,我国血吸虫病监测的敏感性和时效性将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将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特约综述
    旅行者腹泻患者寄生虫感染研究进展
    许洁,曹建平,沈玉娟
    2021, 33(2):  110. 
    摘要 ( )   PDF (10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行日渐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行者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旅行者腹泻为跨国或跨地区旅行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造成了极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仍缺乏寄生虫病相关病原体与旅行者腹泻关系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就旅行者腹泻患者肠道原虫及蠕虫等寄生虫感染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制定与旅行者腹泻相关寄生虫病防控措施及为前往寄生虫病流行区前和旅程中规避相关危险因素提供参考。
    论著
    2015—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党辉,李银龙,郭靖怡,许静,李石柱,吕山
    2021, 33(2):  120. 
    摘要 ( )   PDF (1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数据,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以及完善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在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潜在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按照不同流行类型对当地居民、流动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等进行监测,对血检阳性率、校正感染率、粪检阳性者特征、家畜感染情况等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全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5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4个潜在流行县(市、区)开展了监测。5年间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从3.35%降至1.63%,校正感染率从0.05%降至0;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从1.15%降至0.75%,校正感染率从0.20%降至0.001 03%。不同省份、职业和年龄本地居民和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5年累计发现132例粪检阳性者,其中本地居民97例,年龄四分位间距为47~61岁;流动人群35例,年龄四分位间距为26~48岁;两者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5、2016年分别发现5头和1头血吸虫感染牛,2017—2019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家畜。结论 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已进入低度流行阶段,未来应将监测工作作为一种干预手段,更多采取流动监测点监测,以及早发现风险、切断传播途径,助力我国血吸虫病消除。
    2015—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钉螺监测结果分析
    李银龙,党辉,郭苏影,曹淳力,吕山,许静,李石柱
    2021, 33(2):  127. 
    摘要 ( )   PDF (14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钉螺监测数据,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螺情变化情况,为钉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在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潜在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按照不同流行类型开展螺情监测。其中流行区监测点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开展钉螺调查,计算有螺框出现率、钉螺感染率等指标;潜在流行区开展钉螺输入风险监测及漂浮物监测。结果 2015—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查螺116 834.16 hm2,查出钉螺面积35 007.62 hm2;累计调查6 908 292框,其中有螺框数364 555框,平均有螺框出现率为5.28%。共捕获活螺997 408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发现血吸虫核酸阳性混合钉螺样本18个。5年内累计新发现有螺面积147.20 hm2,其中水网型地区新现有螺面积占比(0.12%~92.00%)整体呈上升趋势,湖沼型地区(0~96.72%)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山丘型地区(0~88.49%)各年波动幅度较大;累计复现有螺面积831.10 hm2,其中湖沼型地区(16.05%~79.66%)整体呈上升趋势,山丘型地区(19.25%~81.00%)整体呈下降趋势,水网型地区(1.10%~10.14%)变化幅度较小。2015—2019年三峡库区4个监测点累计打捞漂浮物48 656 kg,累计捕获螺类2 204只,未发现钉螺。结论 2015—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有螺面积趋于稳定,但钉螺复现面积逐年增加,且发现血吸虫核酸阳性钉螺样本,钉螺控制形势不容乐观。
    一种基于洪水信息的血吸虫病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郑金鑫,夏尚,吕山,张仪,周晓农
    2021, 33(2):  133. 
    摘要 ( )   PDF (17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利用气象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洪水季节血吸虫病风险区域,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开源R软件,建立交互式血吸虫病预警系统。以血吸虫传播指数为基础参数,根据累积降雨量及气温数据拟合钉螺物种分布模型,预测钉螺分布概率,判断洪涝灾害期间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区域。结果 基于R软件Shiny包构建网页框架,成功建立了交互式、可视化钉螺分布预测系统,内含钉螺监测点数据及气象、环境数据。通过物种分布模型可展示钉螺分布区域,并预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区域。该预警系统可快速生成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图,操作简单、便捷。通过预测钉螺分布数据显示,洪涝灾害期间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区域。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血吸虫病预警系统能准确、快速利用气象资料预测洪涝灾害期间血吸虫病流行风险区域。
    免疫学技术检测吡喹酮治疗后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抗体转归的meta分析
    王丽萍,邓王平,贾铁武,秦志强,许静
    2021, 33(2):  138. 
    摘要 ( )   PDF (23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免疫学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病人和病畜经吡喹酮治疗后血清抗血吸虫抗体转归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筛选1991—202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测的文献,提取纳入研究文献相关数据,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绘制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采用meta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40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33篇、英文文献7篇,均为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开展的研究。效应量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吡喹酮治疗后 6个月内,ELISA和IHA法检测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抗体阴性率分别为45.36%[95%可信区间(CI):(43.96%,46.76%)]和20.83%[95% CI:(19.69%,21.97%)];治疗后6 ~ 12个月,ELISA和IHA法检测抗体阴性率分别为62.95%[95% CI:(61.59%,64.31%)]和55.61%[95% CI:(54.21%,57.01%)];治疗12个月后,ELISA和IHA法检测抗体阴性率分别为85.92%[95% CI:(84.94%,86.90%)]和86.90%[95% CI(85.95%,87.85%)]。结论 随着吡喹酮治疗后时间推移,IHA、ELISA法检测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抗体阴性率升高。在治疗后12个月内,2种方法检测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抗体阴性率总体较低,但在治疗12个月后如无新的疫水接触史,抗体阴性率较高。
    Bcl?2Bax基因在结直肠癌合并血吸虫病患者体内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杨兴广,杨继武,赵鹏举,程伟,施海斌,张斌,付齐春,李逸
    2021, 33(2):  148. 
    摘要 ( )   PDF (18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结直肠癌(CRC)合并血吸虫病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以2016年6月—2020年6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单纯CRC患者和CRC合并血吸虫病患者中各随机抽取30例作为CRC组和CRC?S组。收集两组患者癌组织和CRC组患者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样本中Bcl?2和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HE染色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癌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60例,其中CRC组和CRC?S组均3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χ2] = 0.271,P>0.05)、平均年龄(t = -0.596,P>0.05)、结直肠肿瘤生长方式([χ2] = 0.275,P>0.05)、肿瘤部位([χ2] = 4.008,P>0.05)、肿瘤浸润深度([χ2] = 0.608,P>0.05)、肿瘤分化程度([χ2] = 0.364,P>0.05)及肿瘤是否脉管转移([χ2] = 1.111,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是否淋巴结转移和TMN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63、8.297、5.711,P均<0.05)。与CRC组患者癌旁组织相比,CRC组和CRC?S组患者癌组织中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CRC组相比,CRC?S组患者癌组织中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5),Bax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均<0.05)。CRC组和CRC?S组患者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00%和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500,P = 0.000)。结论 血吸虫病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Bcl?2和Bax基因表达而参与CRC发生与进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输入性疟疾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许秋利,林康明,尹授钦,钱门宝,王多全,段磊,陆申宁,李玉星,肖宁
    2021, 33(2):  154. 
    摘要 ( )   PDF (12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评价输入性疟疾导致的经济负担、进而指导疟疾防控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收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云南省腾冲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输入性疟疾患者住院费用信息,并从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提取上述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对住院费用构成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及递归系统模型对患者住院费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输入性疟疾患者206例,其中男性194例(94.17%),女性12例(5.83%);人均住院时长5.00 d;次均中位住院费用2 813.07元,其中化验费占比最高(45.31%,1 274.62元/2 813.07元)。单因素分析显示,医院(z = 5.43, P < 0. 01)、疟疾种类([χ2] = 34.86, P < 0.01)和付费方式([χ2] = 7.72, P < 0.05)是输入性疟疾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递归系统模型分析显示,输入性疟疾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按总效应值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住院时长(0.78)、选择医院(0.3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0.1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0.17)、恶性疟(0.15)、性别(0.11)和间日疟(0.09)。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输入性疟疾患者住院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住院时长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适当缩短住院治疗时长,可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患者住院费用。
    中国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负担估算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赵婷婷,方悦怡,赖颖斯
    2021, 33(2):  162. 
    摘要 ( )   PDF (1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估算全国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为该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1988—1992、2001—2004年和2014—2016年3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数据和国家统计局人口学数据,将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作为疾病负担的主要评价指标,参照WHO基于患病率估计DALY的方法,用基于中国社区研究获得的不同症状加权的伤残权重(disability weight,DW),估算全国和各省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负担,并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将以上方法估算出的全国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负担结果与其他常用方法估算结果比较,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2016年全国华支睾吸虫病DALY为489 174.04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91 648.87,597 509.87)]人·年,每1 000人口损失DALY为0.36 [95% CI:(0.28,0.43)]人·年。疾病负担较高地区集中在华南和东北地区,其中DALY最大的3个省份依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黑龙江省,其疾病负担之和占全国总疾病负担的91.18%。1992、2004年及2016年3个时间段,全国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负担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广西壮族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江西省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敏感性分析显示,分年龄组计算的疾病负担与本研究未分年龄组的计算结果接近,但仅考虑重度感染所计算的结果明显低于本研究。结论 全国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负担较高、地区差异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部分省份呈上升趋势,应因地制宜地开展防治工作。
    我国全沟硬蜱适生区预测
    马奔,马晓羽,张仪,陈会波,王强,李兰花
    2021, 33(2):  169. 
    摘要 ( )   PDF (17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我国全沟硬蜱分布的影响,预测我国全沟硬蜱未来适生区。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献,提取我国已知全沟硬蜱分布点信息。采用刀切法评价年均温、月均温范围、等温性、年均温变化范围、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降水的季节性、最暖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降水量、海拔、坡度、坡向和植被等14个环境因子对我国全沟硬蜱分布的影响。结合环境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与ArcGIS 10.7软件预测全沟硬蜱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结果 我国当前全沟硬蜱高适生区面积88.66万km2,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对我国全沟硬蜱适生区分布贡献率超过10%的环境因子包括年温度变化范围(39.1%)、最冷季度降水量(23.2%)、年平均降水量(11.9%)。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发现,2070年我国全沟硬蜱适生区将呈向东北方向缩小的趋势。结论 我国全沟硬蜱适生区分布范围与温度、降水密切相关,气候环境改变可能引起我国全沟硬蜱未来适生区分布范围缩小。
    PD-1/PD-L1在弓形虫感染小鼠妊娠中晚期的表达及与IFN-γ的相互调节作用
    薛飒,曾雨露,闭香连,卢韵宇,张大义,张立林,韩雪,杨军,傅晓茵,刘登宇
    2021, 33(2):  177. 
    摘要 ( )   PDF (18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 PD?1)及其配体PD?L1在小鼠妊娠早期弓形虫感染后母胎界面的动态表达,及其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相互调节作用。方法 将20只孕0 d母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孕12 d对照组(12 dpn组)、孕12 d感染组(12 dpi组)和孕18 d对照组(18 dpn组)、感染组(18 dpi组)。在妊娠第6天时对12 dpi组、18 dpi组孕鼠给予150个弓形虫PRU株速殖子腹腔注射,12 dpn组、18 dpn组孕鼠则注射等量PBS。于小鼠妊娠第12天和第18天分别处死4组小鼠,计数胎盘、胎儿数量并称重。取各组孕鼠胎盘和子宫组织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胎盘、子宫组织中PD?1与PD?L1、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及细胞因子IFN?γ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PD?1与IFN?γ表达的相关性。设置12 dpn、12 dpi、18 dpn、18 dpi组以及12 dpi PBS阴性对照组、18 dpi PBS阴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孕鼠子宫、胎盘组织中PD?1表达水平。结果  12 dpi组和18 dpi组孕鼠均出现胎盘和胎儿发育不良等不良妊娠结局,且胎盘重量和胎儿体质量均低于12 dpn组、18 dpn组 (t = 5.52、11.44、12.63、11.67,P 均< 0.01)。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12 dpi组和18 dpi组孕鼠胎盘组织蜕膜及连接区连接疏松,胎盘及子宫组织中均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淤血。经qPCR检测发现,12 dpn、12 dpi、18 dpn组和18 dpi组小鼠胎盘和子宫组织中PD?1、PD?L1、IFN?γ和SAG?1表达均存在差异(F = 22.48、51.23、9.61、47.49、16.08、21.52、28.66、238.90,P 均< 0.05),其中12 dpi组小鼠胎盘(P均 < 0.05)及子宫组织中(P均 < 0.05)中PD?1、PD?L1、IFN?γ和SAG?1表达水平均较12 dpn组升高。与18 dpn组相比,18 dpi组小鼠胎盘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水平均下降(P 均< 0.05),胎盘和子宫组织中IFN?γ和SAG?1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 0.05)。与12 dpi组相比,18 dpi组孕鼠胎盘和子宫中PD?1和PD?L1表达水平均下降(P均< 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D?1在12 dpi组孕鼠胎盘组织中浸润的炎性细胞上有表达,在18 dpi组中表达不明显;PD?1在12dpi组孕鼠子宫上皮呈强阳性表达,而在18 dpi组呈弱阳性表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2 dpi组孕鼠胎盘(rs = 0.99,P <0.01)、子宫(rs = 0.97,P <0.01),18 dpi组孕鼠胎盘(rs = 0.82,P < 0.05)、子宫(rs = 0.81,P <0.05)中 IFN?γ与PD?1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 小鼠妊娠早期感染弓形虫后,胎盘和子宫中PD?1/PD?L1表达呈孕中期显著上升、孕晚期下降的动态变化,且与同期 IFN?γ表达趋势一致,其中PD?1与IFN?γ表达呈正相关;故推测在孕鼠妊娠中、晚期,母胎界面PD?1/PD?L1通路与弓形虫感染所诱导的IFN?γ有相互调节关系。
    实验研究
    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荧光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效能评价
    叶钰滢,赵松,刘燕红,毕念念,董萱,熊春蓉,朱宏儒,唐凤,王鑫瑶,张键锋,应清界,杨坤
    2021, 33(2):  185. 
    摘要 ( )   PDF (9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荧光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效能。方法 采用群体法检测。每50只钉螺作为1个检测样本,阴性样本不含感染性钉螺,阳性样本含不同数量感染性钉螺。设置阴性样本10个和分别含有1、2、3只感染性钉螺的阳性样本各10个,40个样本随机分组后,以盲法经荧光RAA法检测,并以逸蚴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荧光RAA法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及符合率。设置阴性钉螺样本5个和分别含有1、2、3只感染性钉螺的阳性样本各5个,20个样本随机分组后,采用配对设计法对同一个样本以盲法分别经压碎镜检法和荧光RAA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 结果 荧光RAA法检测30个阳性样本,29个检测结果为阳性,灵敏度为96.67%;检测10个阴性样本,其中8个检测结果为阴性,特异度为80.00%;约登指数为0.77,同一样本重复检测10次符合率为100%。荧光RAA法与压碎镜检法检测感染性钉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P > 0.05),检测结果与实际符合率分别为95.00%(19/20)和90.00%(18/20)。结论 荧光RAA法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具有良好检测效能,在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筛查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利用蛋白组学解析淡色库蚊对氯氰菊酯的抗性机制
    刘福岩,张倩,郭秀霞,宋晓,张崇星
    2021, 33(2):  189. 
    摘要 ( )   PDF (11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氯氰菊酯选育后抗性淡色库蚊与敏感淡色库蚊蛋白差异表达情况,揭示淡色库蚊抗氯氰菊酯杀虫剂的机制。方法 利用同位素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技术,对氯氰菊酯敏感与抗性淡色库蚊进行蛋白组定量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164种蛋白在氯氰菊酯抗性选育前后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蛋白54种、下调蛋白110种,大量细胞骨架结构与组成相关的表皮蛋白、幼虫表皮蛋白、蛹表皮蛋白及表皮结构成分蛋白在淡色库蚊氯氰菊酯抗性选育前后差异表达。通过平行反应监测验证了能量产生与转换、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发生、脂质转运与代谢、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分子伴侣、细胞骨架、细胞内运输等13种类型的蛋白在淡色库蚊氯氰菊酯选育后差异表达,可作为潜在抗性发生标记物。结论 氯氰菊酯抗性淡色库蚊中同时存在表皮抗性及代谢抗性等多种杀虫剂抗性机制,与抗氯氰菊酯杀虫剂相关的表皮基因及细胞色素P450蛋白酶可能在淡色库蚊氯氰菊酯抗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治研究
    2015—2019年浙江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
    张剑锋,杜海娟,严晓岚,俞丽玲,杨明瑾,刘蓉,顾生风,闻礼永
    2021, 33(2):  195. 
    摘要 ( )   PDF (9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浙江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为制定新监测方案、巩固消除成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2019年,浙江省在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设立54~55个国家监测点、在6个地区设立风险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病情、钉螺分布、野粪等疫情和风险因素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浙江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血清学筛查34 530人·次,血检阳性率为0.29%~0.68%,未发现病原学检查阳性者;累计开展流动人群血清学筛查62 086人·次,血检阳性率为0.32%~0.56%,共发现血吸虫感染者27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3例为埃及血吸虫病病例、1例为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病例),流动人群血吸虫校正感染率为0.01%~0.07%;累计筛查家畜829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家畜;在固定监测点累计发现有螺面积10.5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风险监测点累计发现有螺面积2.89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累计检查各类野粪305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结论  浙江省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巩固,但残存钉螺、输入性病例等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的风险因素仍未彻底消除。今后仍须进一步加强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2015—2019年四川省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疫情纵向监测
    徐佳,徐亮,张宇,李荣智,万佳嘉,陆定,刘阳,吴子松
    2021, 33(2):  200. 
    摘要 ( )   PDF (11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四川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变化,为山丘型流行区制定消除阶段的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四川省设立63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人群和家畜血吸虫病病情、野粪污染、钉螺分布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四川省63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血清学筛查94 119人·次,血检阳性率为1.28%~3.11%,血检阳性者以50岁以上居民和农民为主;累计开展流动人群血清学筛查66 915人·次,血检阳性率为1.10%~1.59%;均未发现病原学检查阳性者。5年累计调查各类家畜6 126头·次,均未发现粪检阳性病畜。5年累计检测各类野粪205份,未发现血吸虫阳性。2015—2019年累计开展钉螺调查8 484.08 hm2,查出有螺面积724.80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2.43 hm2、复现有螺面积63.00 hm2;逐年平均有螺框出现率为6.87%~19.63%,平均活螺密度为0.18~0.62只/0.1 m2,5年间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 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水平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钉螺分布环境有所增加,血吸虫病疫情发生反复的风险仍然存在。今后仍应继续加强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建设,以期尽早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
    2015—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
    唐雯茜,黄铿凌,石云良,吕国丽,张伟尉,吕山,刘健,黄文捷,蒋智华
    2021, 33(2):  205. 
    摘要 ( )   PDF (10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钉螺分布特征,为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科学制定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19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其中固定监测点4个、流动监测点15个,每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钉螺分布调查,对查获的钉螺采用压碎镜检法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血吸虫感染性。结果 2015—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发现有螺面积17 040 ~ 39 527 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6 214 m2、复现有螺面积16 563 m2,活螺平均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0.019 2只/0.1 m2和1.11%,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与2015年相比,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有螺面积增加了121.46%,但总活螺平均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下降了50.34%(Z = ?0.422,P > 0.05)和42.85%(χ2 = 130.41,P < 0.01)。发现的有螺环境均分布于4个固定监测点,钉螺分布主要环境类型为沟渠、水田、旱地等,主要植被类型为杂草。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存在钉螺局部扩散等血吸虫病再传播的风险因素。今后仍需加强钉螺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
    综述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参与调控寄生虫与宿主免疫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莉君,马培玉,刘晖,曹建平,李华美,郑明辉
    2021, 33(2):  209. 
    摘要 ( )   PDF (9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 3?dioxygenase, IDO)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酶,主要通过耗竭色氨酸(tryptophan, Trp)和产生多种代谢产物来调节免疫效应。近年来,对IDO免疫功能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而在寄生虫病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寄生虫与宿主免疫互作关系的研究。本文综述了IDO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寄生虫?宿主间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抗寄生虫病免疫干预方案的研究提供思路。
    非苯并咪唑类药物用于棘球蚴病治疗研究进展
    李松,韩秀敏,郭亚民
    2021, 33(2):  213. 
    摘要 ( )   PDF (9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苯并咪唑类药物治疗棘球蚴病会对人体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且患者服药依从性较低,研发新型可替代的棘球蚴病治疗药物十分必要。本文重点对抗寄生虫类、抗癌细胞增殖类及植物提取物等3类非苯并咪唑类药物对棘球蚴病治疗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此类药物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人巴贝虫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研究进展
    王帆,江佳富,田杰,杜春红
    2021, 33(2):  218. 
    摘要 ( )   PDF (9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巴贝虫病是一种重要的蜱传人兽共患血液寄生虫病,在全球分布较广泛。对人致病的巴贝虫主要有田鼠巴贝虫、分歧巴贝虫、猎户巴贝虫和邓肯巴贝虫等12种。巴贝虫感染人体后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寒战、肌痛和疲劳等,严重时可致死。巴贝虫病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进行诊断,诊断技术主要包括血涂片镜检、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目前,巴贝虫病常采用阿奇霉素与阿托伐醌联用或克林霉素与奎宁联用进行治疗。本文对不同巴贝虫虫种感染人体后的临床特征、巴贝虫病诊断技术和诊断标准,以及国内外常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