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维益, 韦华贵, 王春芳, 王俊利, 陈丽莹, 陈伟忠, 刘亚群, 郑玉忠, 林敏. 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CRISPR-Cas12a快速检测恶性疟原虫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3, 35(1): 38-. |
[2] |
王艺,姚鑫,唐明洋,刘磊,宋世好,陶志勇,夏惠,常雪莲,方强. 小鼠疟原虫感染经氯喹治疗痊愈后再感染免疫特征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6): 569-. |
[3] |
朱凌倩,胡小康,许静,李石柱,冯欣宇. 大劣按蚊Torso-like基因鉴定 分子结构及表达特征[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6): 584-. |
[4] |
聂广馗,徐超,魏庆宽,李瑾,肖婷,孙慧,孔祥礼,尹昆1,赵桂华,张本光,闫歌,黄炳成. 2015—2016年山东省由赤道几内亚输入的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基因多态性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6): 612-. |
[5] |
邹其成,陆凤. 间日疟原虫对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抗药性
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3): 346-. |
[6] |
燕贺, 丰俊, 尹建海, 陈田木, 周水森. 不同地理来源恶性疟原虫微卫星标记位点多态性研究 [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5): 504-507. |
[7] |
尚婧晔, 李黎, 郁涛, 刘阳, 吴小红, 霍芳, 邹晏. 四川省输入性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实验室检测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5): 532-536. |
[8] |
乔继琛, 张慧, 焦玉萌, 杨玉婷, 董家军, 王争争, 李江艳, 孟令文, 杨小迪, 陶志勇, 夏惠, 方强. 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 29(3): 315-319. |
[9] |
徐超, 魏庆宽, 孔祥礼, 李瑾, 王用斌, 肖婷, 尹昆, 贾凤菊, 孙慧, 黄炳成, 陈延平. 山东省间日疟原虫MSP?1和CSP等位基因型及同源性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 29(1): 38-43. |
[10] |
唐凤,唐建霞,陆凤,徐岁,顾亚萍,仝德胜,朱国鼎,华海涌,周华云,曹俊. 万孚疟原虫检测试剂盒检测卵形疟原虫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 28(2): 146-150. |
[11] |
苏胖胖,孟令文,李江艳,陶志勇,陈勇,乔继琛,武肖肖,金赟,王好鹏,方强,王雪梅,夏惠. 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期特异性蛋白Pfgdv1 克隆 表达及鉴定[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 28(1): 34-38. |
[12] |
张轶静,孙彬,沈华飞,吴凯,宋丽君,沈双,李凯,徐文岳,戴洋,林敏,李珊,吴万军,郭鄂平,李蓓,李健. 基于恶性疟原虫PHIST特有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建立与评价[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 28(1): 39-44,50. |
[13] |
张梅花, 陆凤, 曹俊, 高琪. 恶性疟原虫药物抗性相关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27(3): 323-. |
[14] |
张梅花, 陆凤, 曹俊, 高琪. 恶性疟原虫体外药敏实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27(2): 146-. |
[15] |
李菊林, 朱国鼎, 周华云, 唐建霞, 曹俊. 不同温度下白纹伊蚊发育情况的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27(1):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