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迪, 宋佳卉, 马子建, 张鹏越, 许磊, 韦川, 陈颖, 周莎, 朱继峰, 李娅琳, 赵嘉庆, 朱明星, 赵瑞, 王海, 陈晓军, 赵巍, 苏川. 基于miRNA表达谱解析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体内Th17/Treg失衡机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2, 34(3): 277-. |
[2] |
王艺,姚鑫,唐明洋,刘磊,宋世好,陶志勇,夏惠,常雪莲,方强. 小鼠疟原虫感染经氯喹治疗痊愈后再感染免疫特征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6): 569-. |
[3] |
侯昕伶,李亮,李玲慧,李静,王慧,蒋铁民,张瑞青,邵英梅,张传山. 泡球蚴感染对小鼠脾脏CD8+ T细胞免疫功能耗竭的影响[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6): 591-. |
[4] |
张小凡,巩文词,曹胜魁,徐梦,曹建平,沈玉娟. 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小鼠肝脏髓源抑制性细胞
与调节性T细胞比例动态变化
[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6): 622-. |
[5] |
焦玉萌,陶志勇,崔裕健,刘春祥,夏惠,王雪梅,方强. 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对Lewis肺癌小鼠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4): 400-. |
[6] |
邹其成,陆凤. 间日疟原虫对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抗药性
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3): 346-. |
[7] |
王永珍,韩秀敏△*,朱文君,申梅岭,康永蜀,孙艳秋,郭亚民.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肝棘球蚴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王永珍,韩秀敏△*,朱文君,申梅岭,康永蜀,孙艳秋,郭亚民[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6): 635-639. |
[8] |
战廷正, 马会会, 张婷婷, 何姗姗, 许静, 夏超明. ICOS信号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h9细胞极化的关系[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4): 436-439. |
[9] |
王小番, 齐倩倩, 张丽娜, 许磊, 董利阳, 李娅琳, 濮亚男, 韦川, 周莎, 朱继峰, 陈晓军, 苏川. 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糖酵解途径对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影响[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2): 131-135. |
[10] |
张丽娜, 王小番, 齐倩倩, 董利阳, 许磊, 濮亚男, 韦川, 朱继峰, 周莎, 李娅琳, 刘丰, 陈晓军, 苏川 . TIGIT信号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h1/Th2 反应平衡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2): 136-139,144. |
[11] |
齐倩倩, 王小番, 张丽娜, 董利阳, 朱继峰, 陈晓军, 徐志鹏, 李娅琳, 刘丰, 周莎, 苏川. 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60通过诱导CD4+CD25+Treg 细胞表达IL?10和TGF?β增强其免疫抑制功能[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1): 42-46,61. |
[12] |
徐超, 魏庆宽, 孔祥礼, 李瑾, 王用斌, 肖婷, 尹昆, 贾凤菊, 孙慧, 黄炳成, 陈延平. 山东省间日疟原虫MSP?1和CSP等位基因型及同源性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 29(1): 38-43. |
[13] |
湛孝东, 段彬彬, 洪勇, 李朝品. 屋尘螨变应原Der p2 T细胞表位疫苗对哮喘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 29(1): 59-63. |
[14] |
杨莹莹, 杨俊齐. Treg和Th17细胞在寄生虫感染和卫生假说中的免疫调节[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 29(1): 116-121. |
[15] |
唐春莲,申志琴,雷家慧,蒋明森,绍琼星,王金松.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日本血吸虫病疫苗保护性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 28(3): 269-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