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英文) ›› 2025, Vol. 37 ›› Issue (2): 144-151.
李中秋 1△,魏子昕 2△,周正斌1*,张仪1*
LI Zhongqiu1△, WEI Zixin2△, ZHOU Zhengbin1*, ZHANG Yi1*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白蛉种群遗传进化多样性,为内脏利什曼病和媒介白蛉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6—9月,于我国内脏利什曼病主要流行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甘肃省、四川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选取16个采样点,于各采样点羊圈、鸡舍、窑洞、牛棚、猪圈等环境通过诱蛉灯和人工捕蛉管捕捉白蛉。单只白蛉样本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清洗后,提取白蛉样本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COI)基因进行PCR扩增。采用BLAST程序对COI基因进行分析和检索,采用ClustalX 1.83和MEGA 7.0软件对COI基因序列进行比对,采用MEGA 7.0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碱基组成及变异位点特征。采用DnaSP 5.10软件计算基因序列中单倍型数目、分离位点总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等遗传多样性指标,并对其进行Tajima’s D中性检验;采用DnaSP 5.10软件包筛选单倍型;采用Network 5.0软件绘制白蛉样本单倍型网络图;采用MEGA 7.0软件进行基因序列编辑、比对,计算不同地区蛉种遗传距离,并以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2024年6—9月,累计于16个采样点捕获白蛉466只,COI基因扩增测序后得到430条基因序列,扩增片段长度为652 ~ 688 bp。经BLAST比对,捕获的白蛉样本分别为中华白蛉、鳞喙司蛉、歌乐山司蛉、四川白蛉和长管白蛉。430条白蛉样本基因序列中,共有单倍型251种(占50.5%),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885、平均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25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160.761。山西省阳泉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白蛉种群Tajima’s D值分别为-0.92和-1.73,其他采样点捕获的白蛉种群Tajima’s D值均> 0。单倍型分析得到50种单倍型,分为2个类群,类群1包括29种单倍型,均具有较高同源性;类群2包括21种单倍型。不同采样点白蛉平均遗传距离为0.000 ~ 0.604。系统发育树上, 5种白蛉样本分别进化为不同分支,置信度均为100%。结论 我国内脏利什曼病主要流行区5种白蛉群体COI基因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态性,COI可作为白蛉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的标志基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