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英文) ›› 2025, Vol. 37 ›› Issue (1): 93-97.
杨宇娟,王倩,向立丽,蒙延娜,张慈现,付杰*
YANG Yujuan, WANG Qian, XIANG Lili, MENG Yanna, ZHANG Cixian, FU Jie*
摘要: 目的 调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刚地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并与健康对照者比较,从而为揭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 采集2017—2024年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2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30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弓形虫 IgG和IgM抗体。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猫接触、生食或食用未煮熟肉类、恶性肿瘤类别、临床症状、输血、治疗等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特征患者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结果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年龄(t = 0.72,P > 0.05)、性别([χ2] = 0.93,P >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20.89%和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4.81,P < 0.01);两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89%和4.3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 = 34.81,P < 0.01);两者血清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2.02,P > 0.05)。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性肿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23.08%、16.67%、19.23%、24.00%和2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44,P > 0.05),但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校正[χ2] = 23.92、10.74、13.76、12.84、14.54,P 均< 0.0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有无猫接触史、是否生食或食用未煮熟肉类、有无化疗、有无输血治疗等特征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均无显著影响([χ2] = 0.76、1.97、0.00、2.81、2.38、0.66,P均 > 0.05)。结论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风险较高,应加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监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