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3-03
    特约专稿
    "一带一路"倡议下血吸虫病防控南南合作的战略思考
    周晓农,李石柱
    2020, 32(1):  1. 
    摘要 ( )   PDF (12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过近70年的积极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一方面要解决向消除血吸虫病进程迈进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要为全球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全球卫生安全服务。本文分析了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血吸虫病防控合作的基础,剖析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控经验与技术输出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血吸虫病防控南南合作方式与发展前景。
    专家视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消除疟疾工作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朱国鼎,曹俊
    2020, 32(1):  7. 
    摘要 ( )   PDF (9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年底以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病肺炎(COVID-19)在我国大范围流行,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给其他传染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目前,我国每年仍有近3 000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如不能及时开展病例诊治和疫点调查处置,不仅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还可能引起继发传播而威胁我国消除疟疾成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范围广、传播能力强,不仅疟疾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可能被感染,而且医务人员在开展临床诊治、样本检测和流行学调查时也面临感染风险。本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对我国消除疟疾工作的挑战,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从而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论著
    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蒋甜甜,施亮,李伟,张键锋,何健,王鑫瑶,刘璐,冯云,王琳,谢轶青,王志坚,朱涛,江涛,孙建平,戴伟,许大成,杨坤
    2020, 32(1):  10. 
    摘要 ( )   PDF (16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京杭大运河江苏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时空分布特征,为动态评估该区域钉螺扩散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7年研究区域内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螺情数据,采用缓冲区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及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索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时空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7年,研究区域内有螺环境数呈上升趋势;有螺环境主要分布于丹金溧漕河1 000 m缓冲区内,特别是京杭大运河与丹金溧漕河交汇处的老九曲河沿线。2014、2016、2017年,研究区域内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主要为丹金溧漕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钉螺分布整体呈东北-西南方向,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向南北方向转变。结论 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空间分布复杂,存在从上游向下游扩散的风险,需加强该区域的灭螺工作。
    核酸检测技术对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王盛琳,王丽萍,吴铃铃,李银龙,张利娟,吕山,许静
    2020, 32(1):  15. 
    摘要 ( )   PDF (16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诊断试验meta分析,定量评价核酸检测中变温和等温扩增技术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9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日本血吸虫病核酸检测相关文献,手工查阅《血吸虫病研究资料汇编》及论文集等纸质出版物,并以文献追溯法对相关文献引文进行追溯查找。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纳入文献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14篇;共24组研究,其中17组研究涉及变温扩增技术与金标准的比较、7组研究涉及等温扩增技术与金标准的比较。文献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纳入文献总体偏倚较小;Deek漏斗图提示变温扩增技术相关文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变温扩增技术相关研究间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合并分析结果示,其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的综合灵敏度为0.81(0.79,0.83)、特异度为0.73(0.71,0.74)、S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 3。等温扩增技术相关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故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其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的综合灵敏度为0.96(0.94,0.98)、特异度为0.95(0.94,0.97)、S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 9。结论 变温扩增技术和等温扩增技术对日本血吸虫病均有较高诊断价值,等温扩增技术诊断准确性相对更高。
    浙江省杭州市入侵生物福寿螺种群遗传学研究
    黄芸,岳志远,茅光耀,郭云海,张仪
    2020, 32(1):  23. 
    摘要 ( )   PDF (14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入侵生物福寿螺的分布现状及遗传标记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福寿螺的扩散趋势。方法 2017年在杭州市西湖区各种水体(如湖泊、河流、湿地)及沿岸陆地选择5个采样点,现场采集福寿螺标本,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同时取成螺足部肌肉组织提取总DNA进行COI基因扩增,并进行单倍型多样性、核酸多样性分析。此外,对GenBank中的福寿螺单倍型及本研究获得的单倍型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以了解其近缘福寿螺。结果 在杭州市西湖区池塘、河流、湿地等生境均发现福寿螺。根据形态特征,采集的标本初步鉴定为福寿螺。从上述福寿螺DNA样本中共获得16条序列,属于3个单倍型,分别为Hap1、Hap2、Hap3。单倍型中Hap1、Hap3频率较高,Hap2频率相对较低。以上表明本次采集的标本包括小管福寿螺和斑点福寿螺两种。Hap1与来自阿根廷及中国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小管福寿螺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Hap2与来自阿根廷、日本、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小管福寿螺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Hap3与来自阿根廷、巴西的斑点福寿螺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杭州市西湖区存在小管福寿螺和斑点福寿螺。斑点福寿螺扩散至西湖区可能是由多次引入导致或随水流扩散蔓延而致。
    中国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及多地域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顾梦杰,黄文铃,李友松,董惠芬,赵琴平
    2020, 32(1):  28. 
    摘要 ( )   PDF (22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福建省大、小囊蚴来源的两型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探寻其可能存在的与表型相关的遗传特征。方法 以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溪蟹中分离出的两种大小不同的囊蚴(直径分别为380~420 μm和320~340 μm)分别感染犬,收集犬粪及肺部虫卵及成虫。比较两种来源虫卵大小及外形差异;抽提两型并殖吸虫成虫基因组DNA,扩增并获得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 大、小囊蚴分别感染犬后,所获得的成虫体肥厚,具口、腹吸盘,腹吸盘位于体中线稍前,可见睾丸、卵巢和卵黄腺等结构,固定后呈椭圆形,长宽比约为1.7∶1。两组卵在长、宽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大囊蚴感染后所获虫卵亦较大。两组成虫和卵形态特征及ITS2基因序列符合卫氏并殖吸虫特征。成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大、小囊蚴来源的成虫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区序列基本一致,主要差异区域位于前非编码区。滑动窗口分析显示,不同地域来源的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间,多态性最大区域位于ND4基因内。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两型并殖吸虫均聚入卫氏并殖吸虫中国地域分支,与韩国/日本株关系较近,与(东)南亚株遗传距离较远。结论 中国福建大、小囊蚴来源的两型卫氏并殖吸虫在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遗传距离较近,未表现出明显分化,但非编码区突变和结构变化可能影响了两者在表型上的差异。此外,线粒体各编码基因的进化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在进行系统发育等相关研究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分子标记。
    基于GenBank数据库的不同基因型细粒棘球绦虫系统进化分析
    吴世乐,朱文君,范得艳,石兵强,安永德,王春亮,韩秀敏,郭亚民
    2020, 32(1):  36. 
    摘要 ( )   PDF (12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细粒棘球绦虫各基因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1)基因序列,探索细粒棘球绦虫各基因型在全球不同地区的遗传变异及分化情况。方法 收集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不同基因型细粒棘球绦虫Cox1基因序列,排除同一地区内相同基因序列,寻找收集的基因序列间的变异位点并构建进化树,观察不同地区细粒棘球绦虫各基因型的地域聚集性及原始基因序列。结果 通过对Cox1基因序列变异位点统计,发现细粒棘球绦虫Cox1基因突变类型以颠换为主,G1、G6、G7基因型在其分布的各地区均有相同Cox1基因序列,基因序列相对应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Y766891、MH300971、MH301007。系统进化分析发现G10基因型存在明显地域聚集性。结论 细粒棘球绦虫G1、G6、G7基因型存在原始Cox1基因序列;G10基因型进化树中出现地域聚集性,存在生殖隔离趋势。  
    Kato-Katz法检测土源性线虫病现场评价体系的建立
    朱慧慧,周长海,诸廷俊,钱门宝,黄继磊,陈颖丹
    2020, 32(1):  47. 
    摘要 ( )   PDF (10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Kato?Katz法检测土源性线虫病现场评价体系,为Kato?Katz法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查询、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步确定Kato?Katz法检测土源性线虫病现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通过3轮专家咨询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同时计算各轮专家咨询各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结果 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89.29%,各指标专家权威系数均> 0.85。最终确定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检测效果”和“投入经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4.53和4.49,相对高于“投入人时”和“可操作性”(加权均值均为4.34);二级指标按重要性大小排序依次为“检测人员虫卵形态鉴别能力”、“村干部和村医配合度”、“检测人时”和“组织发动费用”,其加权均值分别为4.74、4.43、4.39和4.17。第1~3轮专家咨询各指标协调系数范围分别为0.39~0.65、0.28~0.58和0.45~0.65,且3轮专家咨询各指标协调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Kato?Katz法检测土源性线虫病现场评价体系。在该指标体系中,“检测人员虫卵形态鉴别能力”和“村干部和村医配合度”重要性加权均值最高。
    2016–2018年全国3~9岁儿童蛲虫感染监测
    黄继磊,张米禛,朱慧慧,诸廷俊,周长海,钱门宝,陈颖丹
    2020, 32(1):  54. 
    摘要 ( )   PDF (14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我国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制定全国蛲虫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36个国家监测点开展蛲虫病监测。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每个监测点共调查1 000人,对其中3~9岁儿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检测,计算蛲虫感染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36个监测点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50%、2.84%和2.46%,男、女童蛲虫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江西、广西、广东、四川、福建、重庆和海南)为蛲虫病主要流行区(感染率 ≥ 5.00%),江西和广西儿童蛲虫感染率连续3年均位居前两位;汉族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少数民族儿童;4~7岁组儿童感染率较高,3、8岁和9岁组感染率均相对较低。结论 2016–2018年全国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变化幅度不大,南部及西南部地区感染率较高,需重点关注。
    结膜吸吮线虫海藻糖酶筛选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郑明辉,叶昌林,李先春,王莉君,沈玉娟,徐德林
    2020, 32(1):  60. 
    摘要 ( )   PDF (22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结膜吸吮线虫基因组注释数据,鉴定海藻糖酶基因,并研究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基于结膜吸吮线虫基因组筛选出海藻糖酶基因并进行PCR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包括疏水区、跨膜区、信号肽及结构域,以及编码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及其抗原表位。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利用MEGA X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其蛋白互作网络进行预测。 结果 从结膜吸吮线虫基因组中筛选鉴定出1条具有完整编码区的海藻糖酶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638 bp,编码545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蛋白大小为63 478.48 ku,为分泌蛋白;其5′区域包含一个信号肽,无跨膜区,推测具有7个抗原表位。以STRING数据库中线虫蛋白互作网络信息为参考,对结膜吸吮线虫海藻糖酶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进行预测,共鉴定出包括10个基因在内的27个互作关系。结论 从结膜吸吮线虫基因组中筛选出1条海藻糖酶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为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结膜吸吮线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筛选奠定了基础。
    实验研究
    鲁西南地区淡色库蚊抗药性评价
    宋晓,程鹏,王海防,郭秀霞,吕晔源,刘宏美,刘丽娟,张崇星,赵玉强,寇景轩,王怀位,公茂庆
    2020, 32(1):  69. 
    摘要 ( )   PDF (16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掌握鲁西南地区现场淡色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蚊虫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生物测试法与药物复配法,2018年6-9月测试山东省西南地区济宁市、菏泽市、枣庄市淡色库蚊幼虫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DDVP)、残杀威、三氯杀虫酯5种化学杀虫剂的抗性,以及杀虫剂混合后的共毒系数。结果 3个地区淡色库蚊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DDVP、残杀威、三氯杀虫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44.43~557.54、118.17~445.33、6.44~19.00、2.37~8.10、0.88~2.98,除济宁与菏泽地区淡色库蚊对DDVP的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 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氯氰菊酯 + DDVP、氯氰菊酯 + 残杀威、DDVP + 三氯杀虫酯、残杀威 + 三氯杀虫酯复配后共毒系数分别为199.58~456.95、190.56~292.37、123.32~319.24、192.31~367.32,DDVP + 残杀威复配效果不佳(共毒系数:99.87~108.36)。结论 经过几十年的化学防治,鲁西南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蚊虫孳生,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贝居腹盾吸虫神经纤维分布及神经细胞形态观察
    张浩,杜凤霞,郭家,赵丹,张凤娇,徐亚茹,武霞霞,柏青杨
    2020, 32(1):  73. 
    摘要 ( )   PDF (30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贝居腹盾吸虫神经纤维分布及神经细胞类型。方法 采用硝酸银染色法、组织化学技术和HE染色法,对贝居腹盾吸虫神经系统进行观察。结果 贝居腹盾吸虫前端脑神经节附近存在单极、双极、多极3类神经细胞,形态上可分为7种不同类型;该吸虫消化器官咽和肠道以及生殖器官睾丸、卵巢、子宫末段、阴茎囊表面均有神经网分布,由环形和纵向神经纤维组成;围绕口腔的神经网与中枢神经结构相似。结论 贝居腹盾吸虫神经系统结构非常复杂,这些神经可能与吸虫生理活动相关,不同神经细胞可能承担不同功能。
    氯硝柳胺对斑马鱼幼鱼甲状腺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朱璧然, 李博
    2020, 32(1):  78. 
    摘要 ( )   PDF (12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灭螺药氯硝柳胺对斑马鱼幼鱼甲状腺内分泌系统的干扰效应。方法 将受精2 h内的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5、10、20、40 μg/L和80 μg/L的氯硝柳胺 120 h,观察不同暴露浓度下斑马鱼胚胎/幼鱼体重、胚胎孵化率、畸形率和存活率等指标;同时检测鱼体内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 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与甲状腺激素调节相关的两个重要基因tshβ和ttr表达情况。结果 暴露于不同浓度氯硝柳胺后,各组斑马鱼幼鱼孵化率(F = 0.947, P = 0.924)和体重(F = 1.042, P = 0.4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率(F = 9.309, P = 0.005)和畸形率(F = 14.900, 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浓度的氯硝柳胺暴露(40 μg/L和80 μg/L)可显著降低斑马鱼幼鱼存活率 (P均 < 0.05),并显著增加斑马鱼幼鱼畸形率 (P均 < 0.05)。 随着氯硝柳胺暴露浓度的增加, 斑马鱼幼鱼体内T4含量增加 (R2 = 0.927, F = 6.858, P = 0.003)、T3含量减少 (R2 = 0.925, F = 8.212, P = 0.001),tshβ基因表达水平上调 (R2 = 0.840, F = 9.032, P = 0.002)、ttr基因表达水平下调 (R2 = 0.952, F = 9.130, P = 0.002)。结论 环境相关浓度的氯硝柳胺暴露可对斑马鱼幼鱼甲状腺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
    防治研究
    2006–2018年镇江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李莎莎,王琳,李爱华
    2020, 32(1):  83. 
    摘要 ( )   PDF (11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06–2018年镇江市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8年以镇江市辖区内≥ 3周岁的常住居民及在本地居住满1年以上的外来人口作为监测对象,采集其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1粪3检)检测粪便中土源性线虫虫卵,12周岁及以下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以检测蛲虫;计算各年各虫种感染率和感染度,并收集该期间内全市土源性线虫病驱虫服药数据。结果 2006–2018年全市累计粪检202 880人·次,共检出土源线虫感染者946例,平均感染率为0.47%;人群总感染率从2006年的1.10%降至2018年的0.11%,总体呈下降趋势(P < 0.01);各市(区)总感染率存在差异(P < 0.01),以润州区最高(1.65%),新区最低(0.04%)。全市人群蛔虫、钩虫、鞭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33%、0.09%和0.0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P 均< 0.01);感染均以轻度为主。2006–2018年全市累计检查45 427名儿童,共检出蛲虫感染者145例,平均感染率为0.32%;儿童蛲虫感染率从2006年的1.33%降至2018年的0.22%,总体呈下降趋势(P < 0.01)。土源性线虫感染者以单虫种感染(97.46%)为主,两虫混合感染主要集中在2007年前。2006–2018年全市累计驱虫服药535 089人·次,人群不良反应出现率为0.002%。结论 目前镇江市人群土源性线虫病已处于低流行状态,感染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后续应进一步加强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和健康教育,以巩固防治成果。
    2014–2015年安徽省人体钩虫感染调查 刘道华,郭见多,金伟,朱磊,汪天平*
    刘道华,郭见多,金伟,朱磊,汪天平
    2020, 32(1):  87. 
    摘要 ( )   PDF (11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安徽省人体钩虫感染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统一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2014–2015年在安徽省4个生态区抽取16个县(市)的48个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各调查点内≥ 1周岁常住居民粪便中的钩虫卵,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结果 2014–2015年安徽省在4个生态区的48个调查点共调查12 300人,共发现钩虫感染者259人,全省人体平均钩虫感染率为2.11%。4个生态区中以华北平原生态区感染率最高(3.02%),各调查点以临泉县感染率最高(7.03%)。感染虫种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占62.16%),轻度感染者占65.64%。女性钩虫感染率高于男性(χ2 = 4.16,P < 0.05);存在随年龄增长钩虫感染率升高的趋势(χ2趋势 = 113.36,P < 0.01);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钩虫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9.41、34.95,P 均 < 0.01)。问卷调查显示,知晓“钩虫如何感染”和否认“使用新鲜粪便施肥”人群钩虫感染率均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05,P < 0.01;χ2= 4.19,P < 0.05 )。结论 安徽省人体钩虫感染水平已大幅降低,但仍有感染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和人群。应将华北平原生态区作为钩虫病重点防治地区,将家庭妇女、高年龄及文化程度较低者作为重点防治人群。
    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用于判定 肝多房棘球蚴病移行带边界及活性的价值
    张玉英,马钦风,陈鲜霞,应春花,马有良,黎娉,高莉,宋海红,尹秋萍
    2020, 32(1):  91. 
    摘要 ( )   PDF (14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用于判定肝多房棘球蚴病移行带边界和活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二维超声图像和超声造影特征,并应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测量病灶实质、病灶周边移行区和周围肝脏组织的剪切波速度。结果 二维灰阶超声示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图像显示回声不均,偏中高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最大切面面积为(6.08 ± 4.47) cm2。超声造影示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内部整个造影三期均未见造影剂充盈,呈“黑洞征”,病灶周边呈环状增强,最大切面面积为(8.87 ± 4.83) cm2。超声造影病灶面积大于二维超声面积(t = 2.20,P = 0.03)。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示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内部、边缘浸润移行带和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平均剪切波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4.538,P < 0.01),病灶内部平均剪切波速度最高。结论 超声造影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能判定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移行带边界及活力状态,对指导治疗、判定疗效和预测预后颇有价值。
    MRI用于肝多房棘球蚴病铁沉积评估的初步研究
    王理祎,鲍海华,康莹丽
    2020, 32(1):  94. 
    摘要 ( )   PDF (14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MRI联合血清铁蛋白用于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铁沉积评估的效果。方法 对96例肝多房棘球蚴病确诊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1.5T 磁共振扫描,并采集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血清铁蛋白水平、肝功能指标及其相关性等。结果 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95 ± 0.57)和(2.22 ± 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022,P < 0.05),且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呈中度负相关( rs = –0.446,P < 0.01)。 结论 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内多存在异常铁沉积,而血清铁蛋白检测可辅助判断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内异常铁沉积。MRI测量的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可作为无创性评估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铁沉积的一种方法。
    防治经验
    2015–2018年天门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张卫星,元艺,谈云中,宋爱华,单晓伟,杨晶
    2020, 32(1):  97. 
    摘要 ( )   PDF (9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监测2015–2018年天门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为制定全市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8年在天门市设立8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和相关流行因素监测。结果 2015–2018年,天门市在8个血吸虫病监测点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本地居民15 983人·次,阳性率为0.88%~1.44%;检测流动人口3 629人,阳性率为0.96%~2.39%;未发现粪检阳性者。检查耕牛1 245头·次,未发现粪检阳性耕牛。查出有螺面积116.69~117.23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07~0.17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 天门市血吸虫病已呈低度流行态势,但相关流行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仍应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2005-2017年南阳市媒介按蚊调查
    王庭柱,张文韬,张红普
    2020, 32(1):  100. 
    摘要 ( )   PDF (9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南阳市传疟媒介。方法 2005–2017年,选择南阳市唐河县马振扶乡和桐柏县淮源镇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夜间室外半通宵人诱法和清晨帐内捕蚊法进行传疟媒介调查。结果 2005–2017年,南阳市2个监测点室外半通宵蚊帐内人诱法捕获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0.65~22.30只/(人·h),密度高峰为6、7月;仅2008–2011年在桐柏县捕获嗜人按蚊,平均密度为0.03~1.10只/(人·h)。2005–2011年, 南阳市2个监测点清晨帐内捕蚊法捕获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0.08~0.24只/(顶·夜),密度高峰为每年7、8月;仅在桐柏县捕获到少量嗜人按蚊,平均密度为0.01~0.02只/(顶·夜)。结论 南阳市存在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两种传疟媒介,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
    2008–2018年江山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李新祥,王萍,李冰,吴奇
    2020, 32(1):  103. 
    摘要 ( )   PDF (10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8–2018年江山市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下阶段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8年江山市查灭螺、查病和环境改造资料,分析螺情、病情变化,评估综合治理效果。结果 2008–2018年江山市累计开展血吸虫病查病61 220人·次,血检总阳性率为0.56%(343/61 220),粪检均为阴性;耕牛查病4 231头,其中血检阳性12头,阳性率0.28%(12/4 231),粪检均为阴性;查出螺点422个,有螺面积46.915 hm2,解剖钉螺31 686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反复灭螺面积达3 625.492 hm2,进行环境改造11处,改造有螺面积17.880 hm2,改造历史钉螺孳生环境204.380 hm2。结论 江山市实施以环境改造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后,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仍然存在钉螺输入和血吸虫病再流行风险,需继续加强螺情和病情监测工作。
    综述
    蜱杀虫剂的研究现状
    俞英昉,田利光
    2020, 32(1):  106. 
    摘要 ( )   PDF (9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蜱能传播多种疾病,对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现有的蜱杀虫剂和疫苗均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对蜱杀虫剂,包括化学杀虫剂和非化学杀虫剂(中草药、纳米材料、病毒、真菌、细菌杀虫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现有蜱杀虫剂研究中的不足,以期为后续建立更高效、安全的蜱防控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病例报道
    左侧股骨原发性细粒棘球蚴病1例
    杜超楠,孙艳秋,郑峰,杨明飞
    2020, 32(1):  110. 
    摘要 ( )   PDF (13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左侧股骨原发细粒棘球蚴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