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12-01
    特约专稿
    201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张利娟, 徐志敏, 戴思敏, 党辉, 吕山, 许静, 李石柱, 周晓农
    2018, 30(5):  481-488. 
    摘要 ( )   PDF (13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报了201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并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457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17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继续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四川省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云南、江苏、湖北、安徽、江西及湖南6个省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0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总人口2.59亿人;共有28 544个流行村,总人口7 032.45万人。全国450个流行县(市、区)中,229个(50.89%)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139个(30.89%)达到传播阻断标准,82个(18.22%)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17年,全国共完成人群血吸虫病查病8 401 113例,发现粪检阳性14例,较2016年的600例减少了97.67%。2017年,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数为37 601例,较2016年的54 454例减少了30.95%;其中急性血吸虫病1例,晚期血吸虫病29 407例。2017年全国共有19 784个流行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7 310个村查出钉螺,占调查总数的36.95%;新查出19个有螺村;共查螺622 454.49 hm2,查出钉螺面积172 501.56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08.54 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17年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737 016头,共检查耕牛454 830头,发现粪检阳性耕牛1头。2017年,全国共治疗血吸虫病人119 326例,扩大化疗1 973 968人·次;治疗病牛1头,扩大化疗耕牛418 925头·次;开展药物灭螺总面积144 605.31 hm2,实际药物灭螺73 755.37 hm2,环境改造灭螺5 002.92 hm2。2017年全国457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居民和耕牛平均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001 6%和0。解剖镜检法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但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6个监测点检测到7份血吸虫核酸阳性钉螺样本。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总体保持持续下降态势,但部分地区仍有疫情反弹趋势,要实现《“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确定的2020年目标仍面临挑战。
    江西省余江县消除血吸虫病的经验及启示 ——纪念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
    林丹丹, 刘亦文, 童晓庆, 艾冬云, 姜庆五
    2018, 30(5):  489-492,499. 
    摘要 ( )   PDF (12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历史上曾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余江县于1958年在全国率先以县为单位消灭了血吸虫病。《人民日报》以“第一面红旗”为题,报道了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与经验,毛泽东主席为此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光辉诗篇,从此激励着几代血防人前仆后继,不断推进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程。2016年,余江县又成为江西省第一个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的县(市、区)。本文全面回顾了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历程,系统总结了余江县消除血吸虫病的成功经验,阐述了余江县血防经验的内涵、意义及启示。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
    论著
    2016年安徽省钉螺调查结果分析
    高风华, 张世清, 汪天平, 何家昶, 李婷婷, 许晓娟, 薛靖波
    2018, 30(5):  493-499. 
    摘要 ( )   PDF (18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6年安徽省钉螺调查结果,为制定全省“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 2016年安徽省根据《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开展钉螺全面调查,调查环境包括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6年安徽省共调查了22 848处环境,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历史有螺环境17 927处,其中环境类型未改变的占71.2%、部分改变的占19.3%、彻底改变的占9.5%;历史累计有螺面积14.10 亿m2。全省现有钉螺环境共4 830处,分布于7个市38个县(市、区),有螺面积2.65 亿m2,其中2016年新发现有螺面积1 287.65 hm2、复现1 375.32 hm2。全省平均活螺密度0.392 0只/0.1 m2,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12.93%。有螺环境中,湖沼型和山丘型环境数分别占22.4%和77.6%,有螺面积分别占86.7%和13.3%;杂草为有螺环境中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在环境数(占82.2%)、有螺面积(占57.3%)和活螺密度(0.413 9只/0.1 m2)方面占比均较高。按环境类型统计,沟渠型在有螺环境数(占56.8%)、平均活螺密度(0.570 3只/0.1 m2)和平均活螺框出现率(18.57%)方面占比较高,滩地型有螺面积(占87.8%)占比较高。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为1950年和1952年,最近一次发现感染性钉螺的年份为2012年。现有螺环境主要沿长江水系分布。结论 首次建立了安徽省钉螺分布数据库和电子地图,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全省钉螺分布历史与现状,可为制定全省“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亚洲日月蛤多糖的分子检测及其干预小鼠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初步研究
    吕业超, 唐小牛, 胡伟, 姜玉新, 湛孝东, 郭伟, 孙启山, 王国栋, 周书林
    2018, 30(5):  500-503,517. 
    摘要 ( )   PDF (14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亚洲日月蛤多糖的分子特性,探讨其在干预小鼠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并纯化亚洲日月蛤多糖,采用凝胶排阻法对其分子量进行测定,应用PMP柱前衍生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检测。取5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小鼠。A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B、C、D、E组小鼠分别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血吸虫尾蚴(30 ± 2)条/只;饲养第8周末,C、D、E组小鼠分别给予多糖、吡喹酮及多糖 + 吡喹酮治疗,B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第16周末,收集小鼠肝脏及血清,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及肝纤维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13水平。结果 亚洲日月蛤多糖相对分子量为11.7 kDa,其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组成。C、D组和E组小鼠血清IFN?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F = 63.525,P < 0.01),C、D组和E组小鼠血清IL?13浓度显著低于B组(F = 99.788,P < 0.01)。HE染色显示,B、C、D、E组小鼠肝组织均见不同程度虫卵结节和纤维化改变,A组小鼠肝脏正常,E组虫卵结节较B组少(c2 = 7.875,P < 0.05)。结论 亚洲日月蛤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作用,与吡喹酮联用效果更好。
    不同地理来源恶性疟原虫微卫星标记位点多态性研究 
    燕贺, 丰俊, 尹建海, 陈田木, 周水森
    2018, 30(5):  504-507. 
    摘要 ( )   PDF (18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东南亚与非洲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在Polyα、TAA87两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的差异。方法 收集缅甸(92份)和加纳(126份)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血液样本共218份,对所收集样本的Polyα、TAA87微卫星位点进行片段扩增,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长度,应用Excel 2010和GenALEx 6.0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期望杂合度。结果 共获得146例单一感染样本的有效数据。Polyα、TAA87两个微卫星位点分别检测到16个和12个等位基因型,2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6 ± 0.02。缅甸输入样本在Polyα及TAA87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0个和8个,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6和0.81;加纳输入样本在Polyα及TAA87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5个和11个,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91和0.86 。此外,长度为174 bp(Polyα)和113 bp(TAA87)的等位基因仅在东南亚缅甸样本中测出,其等位基因频率占17%以上。结论 东南亚与非洲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在Polyα、TAA87两个微卫星位点具有不同等位基因类型和数量,建议将这两个位点作为区分不同地理来源疟原虫的候选基因。 
    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陈喆, 诸廷俊, 叶斌, 周长海, 刘建忠, 李东, 陈颖丹, 戴坤教, 刘赛纳, 姜唯声, 曾小军
    2018, 30(5):  508-512. 
    摘要 ( )   PDF (2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吃“鱼生”习惯为线索调查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潜在流行区,2016年开展人群粪检,并检测淡水鱼囊蚴及淡水贝类雷蚴、尾蚴,同时检查猫、犬和猪等保虫宿主粪便。对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信丰县26个村的居民有生食淡水鱼习惯,吃“鱼生”者占调查人数的19.51%,其人群平均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1.56%,纹沼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8.24%,保虫宿主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2.27%。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随年龄升高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吃“鱼生”与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呈正相关(r = 0.88,P < 0.01)。仅有11.46%的调查对象了解吃“鱼生”会感染华支睾吸虫,知道华支睾吸虫对身体有危害者仅占5.28%。 结论 信丰县5个乡(镇)26个村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加强华支睾吸虫病危害和感染途径的健康教育、逐步改变居民吃“鱼生”的习惯是控制当地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根本措施。
    中国华支睾吸虫病药物治疗现状分析
    钱门宝, 朱慧慧, 陈颖丹, 周晓农
    2018, 30(5):  513-517. 
    摘要 ( )   PDF (21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目前我国华支睾吸虫病药物治疗现状,推动全国华支睾吸虫病药物治疗规范化和驱虫工作的开展。方法 从2016年上报的全国各地重点蠕虫病防治工作报表中,选取有华支睾吸虫病报告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上述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抽取20个开展华支睾吸虫病治疗的县(区、市)。收集省级和县级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个体治疗方案和华支睾吸虫病群体性化疗方案,比较各地方案差异。结果 省级水平上,3个省有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个体治疗推荐方案,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无群体性化疗方案。县级水平上,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个体治疗中,13个采用吡喹酮,7个采用阿苯达唑。从12个县(区、市)获取明确的吡喹酮治疗方案,按感染者体重60 kg换算,治疗总剂量为3.6~18.0 g,服药时间1~6 d,服药次数3~18次;从4个县(区、市)获取明确的阿苯达唑治疗方案,按感染者体重60 kg换算,治疗总剂量为0.8~8.4 g,服药时间2~7 d,服药次数2~14次。县级水平上,只有1个县开展了群体性化疗(具体为选择性化疗)。结论 目前,我国缺乏华支睾吸虫病群体性化疗方案。虽然多地开展了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个体治疗,但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在药物种类、剂量、服用次数和时长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制定我国华支睾吸虫病群体性化疗策略指南,在国家层面推动华支睾吸虫个体感染者药物治疗方案的标准化。
    2017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能力测评分析
    朱泽林, 郝瑜婉, 田添, 薛垂召, 涂宏, 韩帅, 曹淳力, 李石柱
    2018, 30(5):  518-522. 
    摘要 ( )   PDF (21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人员寄生虫病专业理论、防治实践、实验诊断等水平,为加强我国寄生虫病防治队伍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级推荐的方式,2017年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取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书面答题和现场操作的方法,测评其寄生虫病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以分层分类方法,分析和评估不同性别、年龄、职称人员,以及不同流行程度地区防治专业人员的寄生虫病检测能力。结果 2017年全国共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24名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测评,测评对象综合平均得分为(125.0 ± 35.2)分,及格者占54.8%。其中男性和女性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20.8 ± 34.2)分和(126.6 ± 35.4)分,≤ 30、> 30~40、> 40岁年龄组人员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25.6 ± 33.6)、(124.9 ± 35.8)分和(119.3 ± 45.9)分,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员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19.8 ± 35.8)、(136.0 ± 32.5)分和(127.1 ± 40.9)分。参加测评人员的寄生虫病专业理论平均得分为(67.4 ± 15.6)分,及格率为68.5%;技能操作平均得分为(57.6 ± 21.8)分,及格率为46.0%。疟疾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专业人员对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4.1%、72.8%、57.0%、58.3%和35.9%、46.9%、33.3%、43.8%,流行区专业技术人员对疟原虫的检测能力显著高于非流行区([χ2] = 767.10、462.12、134.97、360.80,P均 < 0.01);血吸虫病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专业人员对血吸虫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67.4%和36.8%,流行区专业人员对血吸虫虫卵的检测水平显著高于非流行区([χ2] = 817.74,P < 0.01);南方和北方地区专业人员对蛔虫、鞭虫、蛲虫的检出率分别为85.7%、78.6%、91.7%和61.8%、23.5%、74.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2.58、301.70、588.71,P 均< 0.01)。结论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体技术能力较高,但技能操作水平相对偏低。因此,需重视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强化寄生虫病防治队伍建设,以满足寄生虫病防控需求。
    脑囊尾蚴病患者治疗后脑CT影像学特征变化
    胡颖新, 贾凤菊, 台桦, 于振华, 戴军, 于涛
    2018, 30(5):  523-526,547. 
    摘要 ( )   PDF (1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囊尾蚴病患者抗囊尾蚴治疗期间脑CT影像变化。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380例脑囊尾蚴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3阶段阿苯达唑、吡喹酮抗囊尾蚴化疗,治疗前后均行头颅CT扫描,其中210例行增强扫描,对治疗不同阶段患者脑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囊尾蚴病患者治疗前CT影像显示有单个或多个小囊状低密度,囊内可见小结节状高密度头节影,伴周围水肿;治疗后脑CT复查显示81.58% (310/380)的脑囊尾蚴病患者低密度灶完全吸收,16.32% (62/380)病灶大部分吸收,2.11%(8/380)CT影像显示为钙化灶。患者一般于服用抗囊尾蚴药物2~3 d后出现杀虫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抗囊尾蚴药物反应逐渐减轻,在第3阶段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灶吸收或钙化。结论 CT检查可明确脑囊尾蚴病病变部位、范围,并可对脑囊尾蚴病进行分型,还能根据抗囊尾蚴治疗期间影像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
    2017年山东省疟疾疫情分析
    孔祥礼, 许艳, 程鹏, 王用斌, 卜秀芹, 王龙江, 赵长磊, 闫歌
    2018, 30(5):  527-531. 
    摘要 ( )   PDF (2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17年山东省疟疾疫情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山东省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对2017年疟疾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疟疾病例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山东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09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155例,占74.16%;由非洲输入205例,占98.09%。全省16个地级市有疟疾病例报告,其中烟台、济宁、威海、德州、青岛、泰安6市共报告154例,占全省疟疾病例总数的73.68%。全省17个地级市均有病例分布,其中烟台、泰安、威海、青岛4市共有疟疾病例110例,占全省病例总数的56.41%。病例从发病到就诊中位时间为1 d,7 d以上就诊者27例(12.92%);从就诊到确诊中位时间为1 d,7 d以上确诊者22例(10.53%)。结论 防控境外输入性疟疾仍是当前山东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针对疟疾疫情呈现的集中趋势应加强重点输入地区医务人员的疟疾诊治培训和高危人群健康宣教,防范既往疟疾流行区再次出现本地病例的风险,确保山东省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实验研究
    四川省输入性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实验室检测分析
    尚婧晔, 李黎, 郁涛, 刘阳, 吴小红, 霍芳, 邹晏
    2018, 30(5):  532-536. 
    摘要 ( )   PDF (15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鉴定四川省疑似输入性卵形疟原虫感染病例wallikeri亚种感染情况,并对2014-2017年全省1 079份复核血样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8年1-4月四川省10例疑似输入性卵形疟原虫感染病例进行血涂片镜检、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检测和巢式PCR检测并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回顾性检测2014-2017年全省 1 079份复核血样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感染情况。结果 2018年1-4月四川省10例疑似输入性卵形疟原虫感染病例镜检结果均为卵形疟原虫阳性,其中2例存在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RDT检测结果均为疟原虫阳性;常规巢式PCR检测除2例结果为恶性疟原虫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采用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10例均为阳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为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对2014-2017年全省1 079份复核血样进行回顾性检测,发现2例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与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病例,均为2017年报告,此前检测结果为单纯恶性疟原虫感染。结论 四川省首次鉴定发现输入性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感染病例。
    曼氏裂头蚴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诊治技术研究 Ⅰ小鼠动物模型建立及感染后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变化
    仝德胜, 侯如, 张英, 胡楠楠, 黄玉政, 梁幼生
    2018, 30(5):  537-539,558. 
    摘要 ( )   PDF (12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动物模型,并观察感染后小鼠血常规及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变化。方法 从青蛙体内检获曼氏裂头蚴,以口服灌胃法感染昆明小鼠25只(3条/只)。于感染前2 d和感染后第2、7、14、21、28、35、42、49天采集小鼠血液,检测血常规(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总数)及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ELISA法);于感染后第49天处死全部小鼠,解剖并仔细查找小鼠体内的曼氏裂头蚴。结果 小鼠感染曼氏裂头蚴后,白细胞总数在第2天明显升高;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于感染后第14天开始检出,于第21天从全部小鼠检出。在小鼠多个组织器官检出曼氏裂头蚴,其中以皮下肌肉多见。结论 成功建立小鼠感染曼氏裂头蚴动物模型,该法造模简单、经济。白细胞及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作为曼氏裂头蚴的辅助诊断方法。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不同剂型在江滩地区灭螺效果
    李伟, 游本荣, 施亮, 胡恒光, 陈小俭, 梅巧芳, 杨坤
    2018, 30(5):  540-543. 
    摘要 ( )   PDF (10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不同剂型在江滩地区的灭螺效果。 方法 选用25%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悬浮剂(25%悬浮剂)、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4%粉剂)等3种剂型灭螺药,在江滩有螺环境开展现场灭螺实验,比较不同剂型灭螺效果,并进行费用?效果分析。 结果 25%悬浮剂灭螺后3、7、15、30 d钉螺校正死亡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54.37%、91.70%、92.76%、79.50%和59.55%、95.93%、97.63%、94.15%,4%粉剂分别为59.10%、91.83%、95.56%、93.34%和65.03%、94.93%、97.61%、97.28%,50%可湿性粉剂分别为76.29%、91.68%、93.12%、81.59%和81.24%、97.02%、97.84%、95.27%。25%悬浮剂、4%粉剂和50%可湿性粉剂的灭螺成本分别为0.21、0.39元/m2 和0.23元/m2,钉螺校正死亡率每上升1%的平均费用分别为22.68、40.63元和25.17元,活螺密度每下降1%的平均费用分别为21.54、39.78元和23.95元。 结论 3种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剂型现场灭螺效果均较好,均可用于江滩现场灭螺。但各药物起效时间、药效特点、现场喷施方法、灭螺成本等均有不同,应根据不同环境特点和使用条件合理选用。

    防治研究
    常州市6个区(市)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考核评估
    何明祯, 谢轶青, 朱仕英, 陈弘, 邹永根, 郭燕丽
    2018, 30(5):  544-547. 
    摘要 ( )   PDF (10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考核评估江苏省常州市6个区(市)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的防治效果。方法 根据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在2016-2017年常州市6个区(市)各抽取3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个村进行现场考核评估,开展螺情和人畜病情调查,并进行资料审核与监测能力评估。结果 常州市共有历史血吸虫病流行乡(镇、街道)54个,流行村368个,累计有螺面积3 934.79 hm2,累计血吸虫病人114 990人。6个区(市)现场考核评估共调查环境26个,面积36.23 hm2,未捕获活钉螺。共开展人群查病18 199人,查出血检阳性255人,血检阳性率1.40%;血检阳性者全部进行粪便孵化,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人。共开展家畜查病779头(只),其中牛200头、羊179只、猪400头,未查出粪检阳性家畜。6个区(市)螺情、病情图账监测资料齐全、准确,监测工作台帐完整。全市每年投入血防经费312万元,现有各级血防人员86人,能够满足监测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结论 常州市6个区(市)已达到我国血吸虫病消除标准。
    2015-2017年云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监测结果分析
    沈美芬, 董毅, 吴明寿, 张云, 冯锡光, 宋静, 王丽芳
    2018, 30(5):  548-551. 
    摘要 ( )   PDF (25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掌握云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钉螺分布和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云南省18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监测数据,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7年云南省18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查螺5 710.94 hm2,累计查出有螺面积205.69 hm2;共调查2 094 553框,平均有螺框出现率0.62%,活螺平均密度0.025 4只/0.1 m2。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的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均为最高;钉螺主要分布在塘堰、滩地、水田、沟渠、旱地等环境,以及水稻、旱地作物、杂草、树林等植被环境中。3年间监测点有螺框数、有螺框出现率、捕获总螺数、捕获活螺数、钉螺复现面积等螺情监测指标呈逐年增加趋势,但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 云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回升明显,需继续加强综合灭螺措施,有效控制钉螺孳生扩散的势头,降低血吸虫病疫情扩大的风险。
    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调查
    高月霞, 仲亚琴, 李伊婷, 杨坤, 尤璐, 黄伊, 华海涌
    2018, 30(5):  552-554,577. 
    摘要 ( )   PDF (28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 2015年分层抽取苏南、苏北和苏中地区450例登记在册的晚血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疾病经济负担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晚血患者的经济负担,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4份,问卷回收率为96.44%。2015年江苏省晚血患者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10 217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7 221元,间接经济负担为2 996元。晚血患者的劳动力损失平均为140 d,家庭成员劳动力损失平均为23 d。多因素分析表明,婚姻状况、是否住院、自身健康状况是晚血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 结论 江苏省晚血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较重。
    南通市重症疟疾病例特征及诊治情况分析
    曹彩群, 丁桂生, 王伟明
    2018, 30(5):  555-558. 
    摘要 ( )   PDF (10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重症疟疾病例特征和诊治情况,总结重症疟疾的成因、评价诊治效果,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重症疟疾救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6年南通市所有疟疾病例资料,对重症疟疾病例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9-2016年南通市共报告疟疾病例359例,其中重症病例26例,均为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其中脑型疟1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1例、重度贫血3例。26例重症疟疾病例从发病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3.1 d,平均时间最长者在发病第12天才就诊;从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5.2 d,其中11例在发病5 d后得到确诊。乡(镇)医院首诊确诊率为25.00%(1/4),县级医疗机构首诊确诊率为90.91%(10/11)。26例重症疟疾病例通过抗疟治疗和临床对症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重症疟疾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危害严重,加大对赴疟疾高度流行区人员的疟疾宣教、提高诊治单位医务人员对疟疾的诊治能力和镜检技能,可有效减少重症恶性疟病例发生、避免疟疾病例死亡。
    2010-2016年溧阳市消除疟疾监测效果评价
    黄小妹, 吕来福, 王伟明, 朱仕英, 黄立中, 蒋靓
    2018, 30(5):  559-562. 
    摘要 ( )   PDF (10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溧阳市消除疟疾监测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溧阳市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和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等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共报告疟疾病例67例,血检发热病人39 196 人次,镜检检出阳性65例,阳性率为0.17%。另有2例镜检阴性病例为出现发热症状后自行服用抗疟药,镜检未查见疟原虫,但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RDTs)检测显示阳性。67例疟疾病例中,恶性疟49例、卵形疟13例、间日疟5例。67例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来自非洲的病例占94.03%(63/67)。67例病例中,男性占97.01%(65/67),30 ~ 49岁占73.13%(49/67),农民占病例数的80.60%(54/67)。全市10个镇均有病例分布,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特征。病例报告及时率、血片复核及时率、规范治疗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疫点调查与处置率均达100%。主动病例侦查18 076人,未查见疟原虫阳性携带者。采用诱蚊灯法和人饵半通宵诱捕法进行蚊媒监测,分别捕获按蚊187只和78只,均为中华按蚊。2012-2016年溧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采用镜检与RDTs检测,共检测88人次,镜检查出疟原虫阳性35人次,其中恶性疟28人次、卵形疟7人次,恶性疟和卵形疟镜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0.05,P > 0.05);RDTs检测阳性为34例,其中恶性疟14例,恶性疟或混合感染其他3种疟疾17例,恶性疟以外3种疟疾单一或混合感染3例,RDTs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13.75,P < 0.05)。结论 溧阳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有再传播风险,今后还需加强疟疾监测工作,强化传染源管理,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江苏省慢性丝虫病现状调查
    茅范贞, 徐祥珍, 金小林, 倪碧娴, 戴洋
    2018, 30(5):  563-566. 
    摘要 ( )   PDF (11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江苏省慢性丝虫病患者现状,为继续做好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根据历史在册病例资料,2018年6-7月对江苏省慢性丝虫病患者逐个随访并开展线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患者基础资料,对患者特征、关怀照料点分布及覆盖人群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江苏省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3 160例,男性占40.0%,女性占60.0%;60岁及以上占91.8%。患者主要分布于宿迁(24.2%)、淮安(19.5%)、苏州(17.3%)、徐州(11.2%)、盐城(9.8%)等设区市。单纯淋巴管/结炎、单纯淋巴水肿/象皮肿、单纯乳糜尿、单纯鞘膜积液和同时有上述2种或以上症状的病例分别占2.7%、37.1%、11.2%、0.9%和48.1%。97.8%的淋巴水肿/象皮肿患者水肿部位发生在下肢,90%以上的患者分期在I~III期。目前全省有慢性丝虫病患者照料点220个,覆盖患者2 091人,当年开展关怀照料活动平均次数为3.2次,平均累计开展活动年数为11.3年。结论 江苏省慢性丝虫病患者数量明显减少,表现为高龄、病程长等特点,关怀照料点未覆盖全部患者。今后应对全部慢性丝虫病患者开展关怀照料,以减轻其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熊受家, 刘镕, 钟沁萍, 宗红英, 姚万红, 董惠芬
    2018, 30(5):  567-570,580. 
    摘要 ( )   PDF (28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农村居民肠道线虫感染现况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要求,2014年10月于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随机选取农村居民检查粪便中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阳性粪便进行感染度评估。设计问卷,随机对9个村中的600名村民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与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对236名农村居民进行的粪检仅检获钩虫卵,阳性者18例,阳性率为7.63%。对600名居民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显示,疑似蛔虫感染、钩蚴性皮炎、钩虫感染和鞭虫感染者分别为397、355、295例和145例。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居民疑似蛔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未坚持便后洗手、农家肥与化肥混合使用和干农活时不常穿鞋,保护因素包括知道蛔虫感染途径、不使用新鲜粪便施肥;疑似钩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饮用水源为井水和池塘水、捡食掉在地上的食物、农家肥与化肥混用、一块砧板切菜时不洗砧板,保护因素包括饮用水源为自来水和井水、知道蛔虫感染途径、有时用或不用新鲜粪便施肥;疑似鞭虫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捡食掉在地上的食物。 结论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农村居民钩虫感染率较高,并存在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应定期检查,积极进行驱虫治疗,以有效控制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螺类肠道菌群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毕鼎淇, 陈会波, 李欣阳, 张仪, 李兰花, 郭云海
    2018, 30(5):  571-574. 
    摘要 ( )   PDF (22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当前螺类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现状及热点问题。方法 检索1998-2017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螺类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相关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螺类肠道菌群领域文献139篇,发文量居前3位的国家为美国、巴西、韩国,发文较多的研究机构包括庆熙大学、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牛津大学等。螺类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关键主题词包括多样性、纤维素酶、木质纤维素、褐云玛瑙螺、新物种,被引频次>15的文献有5篇。主题词聚类分析共形成了肠道菌群的应用、肠道菌群多样性、肠道菌群功能、环境与螺类肠道菌群差异及螺类肠道新发现菌种等5个聚类。结论 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肠道菌群的功能和应用研究是当前螺类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专家论坛
    《肠道蠕虫检测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WS/T 570-2017)解读
    诸廷俊, 周长海, 许隆祺, 郑彬, 熊彦红, 陈颖丹
    2018, 30(5):  575-577. 
    摘要 ( )   PDF (20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卫生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体例编制《肠道蠕虫检测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标准。标准由5章组成,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仪器设备、试剂材料和检测步骤,另附有3个资料性附录(人体粪便中蠕虫卵鉴别、改良加藤厚涂片中虫卵的计数方法、其他注意事项)。该标准已由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施行,其编制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人体粪便内蠕虫卵的检测提供了技术规范。 [关键词] 
    防治管理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SWOT分析
    王强, 张雪强, 路瑶, 薛靖波, 杨薇, 王培, 李石柱
    2018, 30(5):  578-580. 
    摘要 ( )   PDF (17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策略建议,旨在为推进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四川省棘球蚴病患者-医生交互系统设计
    张光葭, 廖沙, 王逸非, 黄燕, 喻文杰, 何伟, 王奇, 李汭芮, 陈凡, 杨柳, 钟波, 王谦
    2018, 30(5):  581-582,585. 
    摘要 ( )   PDF (11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设计和构建棘球蚴病患者?医生交互系统。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法及头脑风暴法确定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基于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设计棘球蚴病患者?医生交互系统。结果 四川省棘球蚴病患者?医生交互系统构建成功,并完成初步调试。该系统具备诊疗咨询、服药监督、健康教育和辅助功能4个功能。结论 棘球蚴病患者?医生交互系统有望进一步提高对棘球蚴病患者的管理效能,并为患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诊疗咨询及健康资讯。 [关键词] 
    防治经验
    2017年北京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何战英, 王小梅, 杜丹, 任海林, 李洁, 李旭
    2018, 30(5):  583-585. 
    摘要 ( )   PDF (20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2017年北京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北京市疟疾病例个案调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年北京市共报告疟疾病例90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74例(82.22%)、间日疟10例(11.11%)、卵形疟4例(4.45%)、三日疟2例(2.22%);81例(90.00%)来自非洲地区,年龄在19~61岁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97.78%,44例(48.89%)有2次及以上的患病史。66例回国后发病的病例中,53例恶性疟病例在2周内发病(80.30%)。发病人群出境事由主要为务工(46.34%)和商务(41.46%)。81例在境外居住时使用了蚊帐,59例同时使用了蚊帐和蚊虫驱避剂。结论 输入性疟疾防控仍是北京市疟疾监测工作的重点,应持续保持高效的疟疾监测体系并提高境外务工人员的防疟意识。
    安徽省储藏大枣甜果螨孳生调查
    赵亚男, 湛孝东, 李朝品
    2018, 30(5):  586-587. 
    摘要 ( )   PDF (10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安徽省储藏大枣中甜果螨孳生状况。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7月,从安徽省17座城市30家干果商店或/和中药材仓库采集大枣(储藏时间≥ 6个月),并进行甜果螨分离,观察大枣中甜果螨孳生情况。结果 从安徽省17座城市共采集了300份大枣样本,其中19份检出甜果螨,甜果螨孳生率为6.33%(19/300),平均孳生密度为6.52只/g;不同发育阶段构成比为成螨(含若螨)85.72%、幼螨12.27%、休眠体0.56%和螨卵1.45%。结论 安徽省储藏大枣中甜果螨孳生密度较高,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甜果螨向其他干果或中药材扩散。
    综述
    Treg/Th17平衡与血吸虫感染免疫
    高彦茹, 陈尉文, 李佳望, 邹慧兰
    2018, 30(5):  588-591. 
    摘要 ( )   PDF (10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感染可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型免疫反应。研究表明,Treg和Th17细胞及其平衡在血吸虫感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Treg细胞抑制宿主体内过度病理反应,并有助于血吸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而Th17细胞促进血吸虫感染过程中的免疫病理发展。本文就Treg/Th17平衡与血吸虫感染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长江流域血吸虫病防治举措与成效
    胡本骄, 谢红玲, 李胜明, 赵正元, 周艺彪, 罗志红, 姜庆五, 任光辉
    2018, 30(5):  592-595. 
    摘要 ( )   PDF (10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3个阶段对长江流域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回顾,围绕血吸虫病防治举措和防治成效进行了阐述,分析指出了现阶段血防工作重点为传染源控制和监测体系建设,以期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有所裨益。
    外泌体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理进程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周永华, 汤宪时, 沈丽娟, 董萱, 王珂, 杨俊齐, 许永良
    2018, 30(5):  596-600. 
    摘要 ( )   PDF (10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形成和释放的多囊泡体,或由细胞膜产生的细胞外膜性小泡,是细胞间通信、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等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参与几乎所有的病理、生理过程。外泌体含有细胞特异性蛋白、mRNA及miRNAs等成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是血吸虫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受损的肝细胞通过释放外泌体而触发炎症,激活肝星状细胞等启动修复和(或)再生反应。外泌体参与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形成,可能成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新的诊断标志物,以及减轻肝纤维化病理进程的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外泌体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调节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发现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新靶点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