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2-23
    特约专稿
    发挥标准导向作用 精准消除血吸虫病
    许静, 李石柱, 陈家旭, 闻礼永, 周晓农
    2017, 29(1):  1-4. 
    摘要 ( )   PDF (10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 15976-2015)与《血吸虫病诊断标准》(WS 261-2006)是我国现行的两个血吸虫病国家和行业卫生标准。本文在回顾标准引领中长期规划实施、指导“十三五”规划编制等作用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标准在我国血吸虫病控制走向消除中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并对今后标准的编制和执行等提出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标准在我国消除血吸虫病工作的精准导向作用。
    论著
    洞庭湖区开沟沥水工程灭螺效果与防洪安全性动态模拟分析
    朱政, 魏望远, 刘乾辉, 胡本骄, 孙泽民
    2017, 29(1):  5-11. 
    摘要 ( )   PDF (24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开沟沥水工程的灭螺效果和防洪安全性,并探讨最优工程设计方案。 方法 对开沟沥水工程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定工程发挥效果的指标参考值。以洞庭湖区岳阳市南湖新区堤外洲滩为例,截取与大堤中心线垂直的洲滩横截面进行研究,以FLAC3D软件,按照不同水位的情况,对开沟沥水工程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动态模拟。 结果 当相对地下水位下降达0.35 m,洲滩土壤含水量相应降低时,开沟沥水工程将发挥灭螺效果。软件动态模拟分析表明,横沟1、纵沟与大堤堤脚应分别保持25 m和13 m以上的安全距离;横沟、纵沟的挖深以1.2 m、1.0 m为宜;当枯水期洲滩宽度在500 m以下时,设置1条横沟即可,宽度超过500 m则应设置间距300 m的2条横沟。 结论 开沟沥水工程灭螺效果良好。合理设计纵沟、横沟、堤脚之间距离和挖沟深度,可优化工程的效果和安全性。
    基于最大熵模型和遥感的两种钉螺孳生地提取方法的比较
    夏聪聪, 卢成芳, 李思, 张铁军, 林燧恒, 胡艺, 刘影, 张志杰
    2017, 29(1):  12-17. 
    摘要 ( )   PDF (22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最大熵模型在提取钉螺孳生地方面的应用。 方法 根据鄱阳湖地区采集的钉螺孳生地数据和相关环境因素构建最大熵生态位模型并生成鄱阳湖地区钉螺孳生地分布图;利用鄱阳湖地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Landsat7 ETM+遥感图像,根据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及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相关阈值提取钉螺孳生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灵敏度和特异度指标对两种方法的提取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并应用刀切法对影响钉螺孳生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结果 遥感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仅为0.56,灵敏度为0.23,特异度为0.89,而最大信息熵生态位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为0.88,所提取钉螺孳生地分布图的灵敏度为0.89,特异度为0.74。鄱阳湖地区钉螺孳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永修县东北部、余干县西北部,鄱阳县西南部以及新建县中部,而影响钉螺孳生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是高程,其次是陆地表面温度。 结论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钉螺孳生地提取方法较基于遥感技术的提取方法更为准确可靠,对于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钉螺孳生重点区域开展防治措施有一定指导意义。
    长江重大沉船事件援救中的血吸虫病防控应急处置及效果评价
    元艺, 蔡顺祥, 黄希宝, 朱红, 何汇, 周晓蓉, 刘汉成, 蒋湧, 李博
    2017, 29(1):  18-23. 
    摘要 ( )   PDF (11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长江监利段“东方之星”重大沉船事件发生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措施和成效,为今后突发事件救援中的血防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根据监利县沉船事发地点与搜救地点涉及乡镇的历史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及现场调查情况,对应急现场处置各项措施进行评价,并结合事件后处置情况,对评价区域的螺情、重点人群化疗、人畜病情监测、重点水体监测情况进行调查,综合评估灾后血吸虫病防治效果。结果 沉船事故及救援现场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监利县5个乡镇活螺平均密度为0.064只/0.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对2 090名外来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0.29%,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发热门诊哨点监测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病例,未发现粪检阳性耕牛。在沉船事故发生点及其上下游的4个村开展哨鼠监测,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哨鼠。结论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行之有效,实现了突发事件后无血吸虫病传播的目标。
    云南省疟疾病例地理聚集特征分析
    毛祥华, 魏春, 唐烨榕, 董莹, 邓艳, 王剑, 陈梦妮, 徐艳春, 孙晓东
    2017, 29(1):  24-27. 
    摘要 ( )   PDF (25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疟疾病例的地理分布特征,为疟疾消除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2012-2015年云南省疟疾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病例聚集情况。 结果 2012-2015年云南省共计报告疟疾病例2 586例,其中本地感染274例,占10.60%,境外输入2 311例,占89.37%,外省输入1例,占0.03%;按照来源地与病例所在地分别统计境外输入病例数与本地病例数,算术均数分别为96.29和10.96,标准差分别为421.18和19.12,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 0.326,P > 0.10)。境外输入区域与本地感染区域的聚集性均可以群集数5来初分,均具备地理聚集的特点。境外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别为8 121和1 598。 结论 云南省境外感染病例与本地感染病例分布差异不显著,防治工作需要并重进行;境外输入病例的不均匀度比本地感染病例高,但在防治上均可以划分为5个重点集群。
    江苏省疟疾疫情预警系统的建立 VIII江苏省传疟媒介监测
    王伟明, 周华云, 朱国鼎, 唐建霞, 曹园园, 李菊林, 曹俊
    2017, 29(1):  28-32. 
    摘要 ( )   PDF (1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传疟媒介的种群、密度以及季节消长与夜间活动规律,为该省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选择江苏省7个县(市、区)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夜间室外通宵帐内人饵诱捕法和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捕获按蚊,观察各监测点传疟媒介的季节消长和夜间活动规律。结果 2013-2015年,江苏省7个监测点采用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共捕获中华按蚊11 041只,未发现嗜人按蚊;捕获中华按蚊数量最多的地区为泗洪县,3年共捕获中华按蚊6 724只;最少的是盱眙县,3年共捕获34只。2013-2015年,江苏省中华按蚊密度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上半月、8月上半月和7月下半月。该期间内7个监测点采用通宵帐内人饵诱捕法共捕获中华按蚊2 421只;泗洪县捕获中华按蚊最多,为1 085只;赣榆县捕获中华按蚊最少,为13只。江苏省中华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在晚上19:00-20:00,在该时段共捕获中华按蚊525只,占捕获总数的21.68%;此后,捕获数量随时间的延后而逐渐减少。结论 江苏省个别地区中华按蚊密度仍较高,应做好消除疟疾阶段疫情和媒介监测,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本地传播。
    1950-2015年广西梧州市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黎启明, 练莲, 潘桂秋, 黎炽森, 林木昌, 徐家杰, 林康明, 黎军, 黄亚铭
    2017, 29(1):  33-37. 
    摘要 ( )   PDF (12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梧州市65年来疟疾防治历程,为该市今后的疟疾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1950-2015年该市疟疾防治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该市1950年代疟疾发病率为1 435.55/10万,高于广西平均水平,疟疾死亡率为0.95/10万。1979年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下降至3.61/10万, 1997年至今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疟疾病人。1980年该市出现流动人口输入性疟疾病人,自1981年起输入性疟疾病人数超过当地居民疟疾病人数;近5年87.50%(7/8)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来自东南亚国家。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已达到消除疟疾标准,但仍受到输入性疟疾威胁,需继续加强监测和控制。
    山东省间日疟原虫MSP?1和CSP等位基因型及同源性分析
    徐超, 魏庆宽, 孔祥礼, 李瑾, 王用斌, 肖婷, 尹昆, 贾凤菊, 孙慧, 黄炳成, 陈延平
    2017, 29(1):  38-43. 
    摘要 ( )   PDF (15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山东省间日疟原虫MSP?1和CSP基因类型及其同源性,为病例溯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1年山东省报告的12例间日疟患者血样,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分别根据间日疟原虫MSP?1和CS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巢式PCR 扩增、酶切、测序、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12份间日疟患者血样MSP?1基因全部出现470 bp扩增条带以及350、120 bp酶切片段,均为Sal?1型;MSP?1进化树分析显示,9份省内感染者样品序列同属一个分枝,1份印度感染者样品序列与印度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枝。12份间日疟患者样品CSP基因均包含GDRA(D/A)GQPA序列,为PV?Ⅰ型,其中10份省内感染者和1份广东感染者样品CSP基因出现560~840 bp和150~230 bp两种扩增条带,为PV?Ⅰ型温带族,1份在印度感染者样品CSP基因仅出现560~840 bp条带,为PV?Ⅰ型热带族。CSP进化树表明,10份省内感染者及1份广东感染者样品序列同属一个分枝,1份在印度感染者样品序列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枝。结论 山东省本地感染间日疟原虫MSP?1基因型均为Sal?1型,CSP基因型均为PV?Ⅰ型温带族,本地虫株具有较强的基因同源性。
    江西省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分析
    兰炜明, 姜唯声, 戴坤教, 杭春琴, 谢曙英, 葛军, 李召军, 曾小军
    2017, 29(1):  44-47. 
    摘要 ( )   PDF (13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江西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 按照江西省第3次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方案,以生态区为基础,按照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农村地区华支睾吸虫调查与土源性线虫调查一并进行,城镇地区以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调查。共抽取全省32个县92个调查点进行调查,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抽取部分人群进行健康知识问卷。结果 全省共调查23 606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138人,感染率为0.58%,以轻度感染为主,感染者主要集中于信丰县,共124人,其余各地有散在感染者。信丰县调查的851人中,除0 ~岁组无感染者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感染者,70 ~岁组感染率最高(24.00%);男性感染率(20.29%)高于女性感染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文化程度分布以高中、中专学历人群感染率最高(31.48%);职业分布以干部等公职人员最高(39.39%);感染途径中,有生吃鱼、虾史人群感染率较高(33.15%)。结论 江西省华支睾吸虫感染除信丰县呈现区域聚集性外,其余呈现散发分布,有必要继续开展全省寄生虫病筛查,同时要对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加强综合性防治。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旋毛虫感染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小莉, 李亮, 张慧, 魏星, 陶志勇, 夏惠, 王媛媛, 杨小迪, 方强
    2017, 29(1):  48-52. 
    摘要 ( )   PDF (3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外源性NO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SNP)对旋毛虫病小鼠肝脏、外周血中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氧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消化法分离旋毛虫肌幼虫,感染BALB/c小鼠,400条/只。42 d后,收集感染鼠及正常小鼠外周血、肝脏。设A组(感染鼠肝脏匀浆物+SNP)、B组(正常鼠肝脏匀浆物+SNP)、C组(感染鼠外周血+SNP)、D组(正常鼠外周血+SNP)。每组内设5个SNP反应终浓度,分别为0(空白对照)、2、5、10、30 μmol/L,37 ℃反应30 min,测定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脂质氧化(MDA)含量。结果 与正常鼠相比,旋毛虫感染鼠肝脏、外周血中SOD、CAT、GSH?Px活性上升,MDA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在A、B组中,10、30 μmol/L SNP作用下SOD、CAT、GSH?Px活性较空白对照降低(P均 < 0.05);与2~30 μmol/L SNP反应后,MDA含量较空白对照明显升高(P均 < 0.05)。在C、D组中,30 μmol/L SNP作用下SOD、CAT、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浓度升高,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1)。在2~30 μmol/L浓度区间,SNP浓度与旋毛虫感染鼠肝脏、外周血中SOD、CAT、GSH?Px活性呈负相关(r肝SOD = -0.901,r肝CAT = -0.802,r肝GSH?Px = -0.847,r血SOD = -0.899,r血CAT = -0.685,r血GSH?Px = -0.635,P均 < 0.05),与MDA含量呈正相关(r肝MDA= 0.697, r血MDA= 0.764,P均 < 0.05)。结论 旋毛虫感染可致小鼠肝脏、外周血中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增加,SOD、CAT、GSH?Px活性升高;外源性NO可降低旋毛虫感染小鼠SOD、CAT、GSH?Px活性,抑制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青海省南部高原藏族儿童泡型包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韩秀敏, 张学勇, 蔡其刚, 张静妮, 王永顺, 张强
    2017, 29(1):  53-58. 
    摘要 ( )   PDF (1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青海藏区高原的藏族儿童泡型包虫病的流行情况。 方法 采用影像学和血清学方法对玉树州、果洛州在校小学生开展泡型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结果 B超共调查儿童19 629人,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为1.13%(221例);血清学调查9 888人,总阳性率为12.59% (190例)。玉树州和果洛州儿童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分别为0.42% (31/7 454)、1.57% (190/12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3.42,P<0.005);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4.26%(302/7 081)、18.56%(1 835/9 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65.77,P<0.005)。儿童患病率最高的3个县为果洛州的达日县4.31%(106/2 461)、班玛县1.92%(26/1 351)和玉树州的称多县1.11%(18/1 612)。男童和女童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分别为0.91% (91/9 954)、1.34% (130/12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35,P<0.005);男童和女童血清学总阳性率为12.10%(1 037/8 568)、13.09% (1 100/8 4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3.63,P>0.05)。不同年龄组间儿童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73,P>0.05)。泡型包虫病患者P1a型占67.76%(145/214),P1b型占10.75% (23/214)、P2型占16.36%(35/214)。患者病灶直径<5 cm者占87.38%(187/214),>10 cm者仅占2.80%(6/214)。 结论 青海南部藏区高原儿童存在泡型包虫病的严重流行,但多数患者为泡型包虫病早期,应加大儿童泡型包虫病的筛查力度,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屋尘螨变应原Der p2 T细胞表位疫苗对哮喘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
    湛孝东, 段彬彬, 洪勇, 李朝品
    2017, 29(1):  59-63. 
    摘要 ( )   PDF (17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屋尘螨变应原Der p2的4个T细胞表位融合肽对哮喘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PBS组)、阳性对照组(哮喘组)以及Der p2 T细胞融合肽治疗组(Der p2 T组)。用屋尘螨粗提取液致敏小鼠建立哮喘模型,PBS组以PBS缓冲液代替,Der p2 T组分别于小鼠致敏第25~27天雾化致敏前30 min行背部皮下注射相应治疗蛋白。最后一次雾化激发24 h后,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IFN?γ、IL?4、IL?13以及血清中屋尘螨粗提取液致敏的特异性IgE、IgG2a抗体水平,并行肺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 哮喘组小鼠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为(5.57 ± 0.64)×105个/ml,高于PBS组[(0.50 ± 0.30)×105个/ml](P < 0.01)和Der p2 T组 [(3.45 ± 0.36)×105个/ml](P < 0.01)。PBS组、哮喘组、Der p2 T组小鼠BALF中IFN?γ含量分别为(267.00 ± 21.98)、(155.80 ± 20.53) pg/ml和(234.40 ± 24.46) pg/ml;与哮喘组比较,Der p2 T组小鼠BALF中产生了较高的IFN?γ水平(P < 0.01)。PBS组、哮喘组、Der p2 T组小鼠BALF中IL?4含量分别为(23.40 ±5.96)、(53.28 ± 8.26) pg/ml和(30.00 ± 5.50) pg/ml;与哮喘组比较,Der p2 T组小鼠BALF中IL?4含量显著降低(P < 0.01)。与哮喘组[(308.10 ± 28.32) pg/ml]比较,Der p2 T组小鼠BALF中IL?13含量[(174.50 ± 25.99) pg/ml]显著下降(P < 0.01);PBS组鼠BALF中IL?13含量为(95.99 ± 31.14) pg/ml。肺组织切片显示,Der p2 T组小鼠肺部炎症较哮喘组明显减轻,且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气道上皮结构重塑。结论 Der p2 T细胞表位融合肽可有效改善哮喘小鼠变态反应性气道及肺部炎症,可作为屋尘螨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候选疫苗。
    实验研究
    血吸虫病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和效能评价
    孟庆东, 王燕, 孙文俏, 任守雷, 信波, 朱鹏飞, 李康燕, 梁焕坤, 张立成
    2017, 29(1):  64-67. 
    摘要 ( )   PDF (1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制日本血吸虫SjP38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试剂盒,并评价其效能。方法 将抗SjP38的9G7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包被96孔板,用Eu3+标记1A6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研制SjP38 TRFIA试剂盒,并评价试剂盒的准确度、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以及与病原学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等指标。结果 自制试剂盒准确度好,线性范围为2~1 250 n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4 ng/ml;精密度良好,分析内精密度为3.6%~4.6%,分析间精密度为5.1%~6.7%。定性试验表明该试剂盒可在4 ℃稳定半年,37 ℃稳定7 d。自制试剂盒与病原学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5%,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所研制试剂盒的各项性能及检测指标均达到临床检验的要求,但临床推广使用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相关参数比较分析
    刘顺, 秦梦, 汤绍迁
    2017, 29(1):  68-71. 
    摘要 ( )   PDF (1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分析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相关参数在不同肝功能分级下的差异,为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荆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住院的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分别作为血吸虫肝硬化组和乙肝肝硬化组;选择同期因胃病住院并排除患其他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疾病的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凝血相关参数值,以及不同Child?Pugh分级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相关参数值。结果 3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84.512、81.672、37.612、104.475、52.497、102.233,P均<0.05)。两两比较显示,血吸虫病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的PT、INR、TT、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LT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与血吸虫病肝硬化组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PT、INR、TT、APTT时间均明显延长,Fib及PLT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A级时,乙肝肝硬化患者PLT减少程度较重;但当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B、C级时,2组患者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各分级下,乙肝肝硬化组TT、APTT均较血吸虫病肝硬化组延长,且Fib水平均明显下降。而乙肝肝硬化组PT、INR值仅在肝功能为Child?Pugh A、B级时较血吸虫病肝硬化组延长;在肝功能为C级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结论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损害程度存在差异。在肝功能受损程度较轻时,后者凝血功能下降更明显;肝功能受损严重时,后者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影响更为明显,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影响及PLT减少在两类患者中差异不大。
    啤酒酵母粉中发现食虫狭螨
    柴强, 陶宁, 李朝品
    2017, 29(1):  72-73. 
    摘要 ( )   PDF (13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啤酒酵母粉中分离鉴定食虫狭螨,并对其形态进行观察。方法 从啤酒料发酵后的渣粕中采集某啤酒厂酵母粉,分离其中的螨类并制作标本,然后对分离的螨类进行螨种鉴定,并于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 从啤酒酵母粉中分离的螨类经鉴定为食虫狭螨雌螨。在光学显微镜下,该螨躯体窄长,呈长椭圆形,颚体宽大,表皮无色,有光泽;顶外毛、胛内毛、肩内毛、前侧毛和背毛均缺如,躯体背面刚毛相对较长,各足粗壮。结论 啤酒酵母粉中有食虫狭螨孳生,应妥善保存,以免被该螨污染。
    防治研究
    1996-2015年开化县血防综合治理效果分析
    卢美, 张剑锋, 苏丽, 余德诚
    2017, 29(1):  74-76. 
    摘要 ( )   PDF (12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开化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多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所取得的成效,为达标地区巩固血防成果提供经验。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法,收集1996-2015年开化县查灭螺和环境改造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96-2015年开化县累计查出螺点2 635个,有螺面积102.75 hm2,解剖钉螺12.54万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累计灭螺面积4 932.98 hm2,环境改造综合治理有效压缩了钉螺面积。 结论 开化县以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治理方式进一步巩固了血防成果,但仍需重点做好螺情监测工作。
    彝汉双语血防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观察
    冯宗亮, 李莎莎, 华娇, 陈琳, 吴子松, 徐从敏, 赖玉华
    2017, 29(1):  77-79. 
    摘要 ( )   PDF (11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彝汉双语血防健康教育模式在彝族聚居村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西昌市纯彝族聚居血吸虫病流行村——大箐乡白庙村作为试点,于2012-2015年实施彝汉双语血防健康教育模式,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试点区村民和学生干预前后的血防知识知晓和血防正确行为形成情况。结果 经过3年的彝汉双语血防健康教育干预,白庙村村民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从2012年的45.79%和51.12%提高至2015年的97.80%和98.78%,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从2012年的64.16%和60.83%提高至2015年的100%和98.89%,各率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结论 彝汉双语血防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彝区群众的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可在其他彝汉杂居血吸虫病流行区推广应用。
    湖南省郴州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原谱及感染现状调查
    朱韩武, 李成华, 段良松
    2017, 29(1):  80-82. 
    摘要 ( )   PDF (11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和分析郴州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原谱及感染现状,为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在郴州市以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肠道蠕虫虫卵、生理盐水涂片法和碘液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滋养体或包囊、透明胶纸法查3~6岁儿童蛲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结果 共检查7 031人,肠道蠕虫感染率为1.83%(129例),以钩虫感染为主,各虫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 = 107.77,P < 0.01);钩蚴均为美洲钩虫;未检出肠道原虫。各县(市、区)间肠道蠕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 = 25.77,P < 0.01)。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的趋势(c2 = 26.21,P < 0.01);职业以农民为主,农民与其他职业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 = 29.67,P < 0.01)。结论 郴州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原谱以钩虫为主,感染率处于低位水平,但是感染因素仍然存在,需持续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巩固防治成果。
    2005-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蒙智群, 黄江荣, 黄绍毅, 龙光腾, 林康明, 黄亚铭
    2017, 29(1):  83-86. 
    摘要 ( )   PDF (14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疟疾流行特征,为进一步调整和制订该市消除疟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5年河池市11个市、县、区疟疾疫情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河池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60例,年均发病率为0.36/10万,其中本地感染病例占6.25%(10/160),输入性疟疾病例占93.75%(150/160)。4种疟原虫均有发现,以间日疟为主,占51.87%(83/160);恶性疟次之,占34.38%(55/160);三日疟和卵形疟分别占5.00%(8/160)、1.25%(2/160);未分型报告12例,占7.50%。11年间疟疾发病率先降后升,2009年后再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2010年报告1例输入性恶性疟死亡病例;2013年和2015年各出现1例恶性疟重症病例;2014年出现1例胎传新生儿间日疟重症病例。全部病例分布于10个市、县、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以挖矿职业为主;疟疾发病主要集中在4-8月份;感染自非洲和东南亚者占60.00%(96/160),自国内其他省者占33.75%(54/160)。患者发病到确诊治疗时间中位数为5 d,不同年份疟疾病例的发病至诊断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 = 33.40,P < 0.05)。结论 河池市疟疾疫情仍面临很多挑战,消除疟疾各项工作仍需加强;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管理是巩固疟疾防治成果的关键。
    2010-2015年河南省疟疾死亡病例分析
    钱丹, 刘颖, 杨成运, 周瑞敏, 李素华, 张红卫
    2017, 29(1):  87-89. 
    摘要 ( )   PDF (10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报告的疟疾死亡病例,并总结死亡原因。 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15年间河南省疟疾死亡病例的个案信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及住院病历,汇总分析。 结果 6年间河南省共计14例疟疾病例死亡,均为非洲感染的输入性恶性疟病例,青壮年男性,有明确的疟疾流行区生活史,回国后均有发热症状,其中12例辗转多家医疗机构得以确诊,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6.5 d。14例患者均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而死亡。 结论 就诊不及时和误诊、误治是造成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故加强宣教力度,强化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疟疾诊治水平是防止输入性疟疾病例死亡的重要措施。
    无锡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寄生虫病防治能力评估研究
    孟晓军, 高东林, 张轩, 邵洁, 陈玮绚, 陆兵
    2017, 29(1):  90-92. 
    摘要 ( )   PDF (11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无锡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寄生虫病防治能力,为推进全市寄生虫病防治队伍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寄生虫病相关理论知识测评和实验室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无锡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寄生虫病防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来自全市22家医疗卫生机构的41名医务人员接受了评估。所有评估对象理论知识考核的平均分为(76.5±15.6)分,及格率为80.5%,优秀率为48.9%;疟原虫血片制作平均分为(7.3±1.5)分,及格率为87.8%,优秀率为41.5%;疟原虫镜检平均分为(14.0±7.2)分,及格率为31.7%,优秀率为12.2%;蠕虫镜检平均成绩为(19.4±10.4)分,及格率为24.4%,无人达到优秀;钉螺鉴别平均成绩为(8.6±1.1)分,及格率为95.1%,优秀率为73.2%。中级及以上职称评估对象的蠕虫镜检和钉螺鉴别成绩高于初级职称评估对象(P均< 0.05);来自疾控机构的评估对象理论知识、疟原虫镜检和蠕虫镜检的平均成绩高于来自医院的评估对象(P均< 0.05)。结论 无锡市医疗卫生机构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疟原虫血片制作和钉螺鉴别能力较好,但疟原虫和蠕虫镜检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
    云南省勐海县西定乡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
    吴方伟, 汪丽波, 陈然, 杜尊伟, 严信留, 李奔福, 彭佳, 字金荣, 马龙, 聂志坚
    2017, 29(1):  93-95. 
    摘要 ( )   PDF (11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掌握云南省勐海县西定乡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卵。随机抽取15户居民,每户采集蔬菜、水果或其他作物种植地的土样进行钩蚴分离。 结果 共粪检1 002 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20.06%(201例),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8.96%(190例)、1.70%(17例)和0.90%(9例)。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者中,轻度感染者分别占97.37%(185/190)、88.24%(15/17)和100%(9/9)。未检出蛲虫感染者。检测土壤15份,未检出钩蚴。 结论 勐海县西定乡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但感染度低。应加强该地区土源性线虫病的防治与监测。
    三峡库区秭归县某中学学生食源性寄生虫病知行信调查
    高静涵, 刘玲玲
    2017, 29(1):  96-98. 
    摘要 ( )   PDF (11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中学生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问卷调查秭归县某中学高中学生,并对答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 353名中学生,知晓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危害以及传播途径的学生分别占62.23%(842人)、80.78%(1 093人)和83.89%(1 135人)。高一年级学生知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比例高于高二年级([χ2] = 7.037,P < 0.05)。高一学生不生食或半生食食物、不喝生水、在学校或家里就餐等3种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优于高二学生([χ2]= 6.970、12.749、12.921,P均< 0.05)。对于可能传播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食物,51.00%(690人)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再食用。 结论 秭归县中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
    防治管理
    武汉市东西湖区疟原虫镜检能力建设分析
    余树坤, 邓柳荣, 邵芬, 王雨欣, 李秀娟, 刘芡
    2017, 29(1):  99-101. 
    摘要 ( )   PDF (1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武汉市东西湖区医疗卫生机构疟原虫镜检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及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5年东西湖区15家疟原虫镜检站硬件设施情况以及镜检人员基本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此外,对该阶段全区阴性血片制作、染色、清洁度合格情况进行评价,对阳性血片进行复核。结果 15家疟疾镜检站有镜检人员28人,合格显微镜9台;一、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镜检人员年龄以40~50岁为主,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以20~30岁为主;一、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镜检人员从事镜检工作年限多在15年以上,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则多在10年以下;一级医疗卫生机构镜检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占50.00%),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以本科为主。2010-2015年全区共血检8 561例,复核阴性和阳性血片539张,符合率均为100%,血片制作、染色、清洁度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2.08%、79.92%、83.33%。2015年血片制作合格率([χ2] = 26.45,P<0.01)、染色合格率([χ2]= 16.85,P <0.01)、清洁度合格率([χ2]=13.93,P <0. 01)均高于2010年。结论 东西湖区疟原虫镜检能力建设已明显提高,但应进一步推进区内疟原虫镜检站人才梯队建设和硬件投入,坚持基层镜检质控考核工作,以保障疟疾防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晚期血吸虫病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探讨与规范化实施
    邓维成, 张跃云, 丁国建, 刘佳新, 朱永辉, 王洪波, 罗凤球, 包怀宇, 任光辉
    2017, 29(1):  102-104. 
    摘要 ( )   PDF (10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血吸虫病是血吸虫病中最严重的临床类型,其诊疗涉及消化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血液净化、内镜、介入、影像科、ICU等诸多专科,因此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非常必要。然而,这种模式尚无一致的方案和规范,成立MDT专家工作小组,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等对晚期血吸虫病开展MDT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MDT的规范化实施将为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保障。
    防治经验
    2015年绵阳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史映红
    2017, 29(1):  105-107. 
    摘要 ( )   PDF (10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掌握绵阳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 年版)》的要求,在6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各选择1个疫情较重的村作为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分别开展人群及家畜病情和螺情调查。结果 本地人群的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为2.12%,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1.71%,家畜感染率为0。6个监测点查出有螺面积9.344 8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25只/0.1 m2,有螺框出现率为7.07%,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绵阳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畜感染率低、螺情稳定,但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存在,应加强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1例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的诊治
    李燕榕, 谢汉国, 陈朱云, 肖丽贞, 张榕燕
    2017, 29(1):  108-110. 
    摘要 ( )   PDF (18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报告1例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病例的诊治经过,并观察其病理特征及吡喹酮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患者病例资料,经膀胱镜取膀胱组织,切片镜检观察其病理特征。此外,对患者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收集尿液,沉淀后镜检虫卵,孵化毛蚴。 结果 患者在安哥拉务工3个月,回国后出现间歇性无痛性终末血尿症状,经多家医院抗炎治疗无效。膀胱镜下未见沙样斑,病理切片镜下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膀胱黏膜的寄生虫性炎性反应,并可见具有个性特征的虫卵结构。治疗前尿液检出虫卵并孵出毛蚴,吡喹酮治疗后血尿症状消失。治后7 d尿液仍能查到虫卵,但不能孵出毛蚴。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尿液检查均未查及虫卵。结论 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病例常被误诊,需对境外务工人员加强健康教育并提高诊断能力。本例病理切片具有典型的虫卵结构和虫卵性肉芽肿特征,患者吡喹酮治疗效果满意。
    血吸虫性阑尾病变的超声声像特征探讨
    熊伟律, 宋鲁梅, 牛延德, 邹庆国, 莫清清
    2017, 29(1):  111-112. 
    摘要 ( )   PDF (1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吸虫性阑尾病变的超声声像特征。方法 在2012年1月-2015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经彩超发现的血吸虫性肝病患者中,选择有明确血吸虫病病史及治疗史的患者50例作为血吸虫性肝病组,并选取50例未发现血吸虫性肝病,且来自非血吸虫病流行区、无血吸虫病病史的普通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右下腹阑尾超声扫查。采集两组阑尾最大直径、阑尾壁最厚厚度,并观察阑尾壁回声是否均匀等。结果 血吸虫性肝病组阑尾腔最小内径为(2.090 ± 0.790)mm,小于对照组;阑尾壁最厚厚度为(1.332 ± 0.313)mm,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647、- 4.526,P均<0.05)。血吸虫性肝病组阑尾壁回声欠均匀、结构欠清晰、不均匀增厚者比例以及阑尾腔内有肠内容物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χ2] = 12.000、18.537、24.008、4.244,P均<0.05)。结论 血吸虫性阑尾病变在超声下具有明显的声像特征,超声在判断血吸虫病患者阑尾是否遭受累及,及早发现阑尾病变中有很大价值。
    河北省霸州地区不良妊娠史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调查
    朱明慧, 徐丽娟, 薛振伟
    2017, 29(1):  113-115. 
    摘要 ( )   PDF (11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河北省霸州地区不良妊娠史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接诊的不良妊娠史孕妇302例为调查对象(实验组),正常对照组为产前检查无异常妊娠史的孕妇19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孕妇血清弓形虫IgG(TOX?IgG)和IgM抗体(TOX?IgM)含量。同时,对2组孕妇进行弓形虫感染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弓形虫抗体总阳性率为28.15%(85/302),对照组总阳性率为9.64%(19/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4.76,P < 0.05)。其中实验组TOX?IgM阳性率为6.95%(21/302),TOX?IgG阳性率为18.54%(56/302),TOX?IgM和TOX?IgG同为阳性者占2.65%(8/302),均高于对照组的2.03%(4/197)、7.61%(15/197)和0(0/197)([χ2]值分别为6.07、11.67、3.76,P均< 0.05)。调查显示弓形虫感染孕妇中饲养宠物、菜板生熟不分、喜吃火锅或烧烤、吃生肉习惯、经常在外就餐等比例均明显高于未感染弓形虫的孕妇([χ2]值分别为22.57、3.96、5.87、7.40、4.86,P均< 0.05),提示上述不良生活或卫生习惯可能是孕妇感染弓形虫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弓形虫感染可导致不良妊娠的发生。避免与宠物密切接触、不吃未煮熟的肉类以及加强个人卫生防护等是避免育龄妇女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途径。
    综述
    Treg和Th17细胞在寄生虫感染和卫生假说中的免疫调节
    杨莹莹, 杨俊齐
    2017, 29(1):  116-121. 
    摘要 ( )   PDF (11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寄生虫感染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研究进展,人们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防御反应及免疫病理机制有了更多认识。CD4+T细胞在机体免疫防御及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上认为CD4+T细胞在体内外可分化成Th1、Th2两大细胞亚群,它们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不同功能。后来又发现了两种新的CD4+T 细胞亚群,即Th17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它们具有与传统的Th1、Th2细胞完全不同的、独立的分化和调节机制。已有大量研究证实,Treg和Th17细胞在寄生虫病的抗虫免疫及免疫病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Th17和Treg细胞在寄生虫感染所诱导的卫生假说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有关Treg和Th17细胞分化及功能的研究进展,对Treg和Th17细胞在寄生虫感染及卫生假说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生物源性杀钉螺药物研究进展
    李雪, 戴建荣, 邢云天
    2017, 29(1):  122-125. 
    摘要 ( )   PDF (10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源性杀螺药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或者是通过合成具有杀螺活性的仿生药物,对螺类进行控制的一类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源性杀螺药新品种不断出现,其范畴亦不断扩大。按照杀螺有效成分和来源分类,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生物源性杀螺药主要包括植物源性杀螺药、微生物活菌杀螺药、微生物代谢产物杀螺药及动物源性杀螺药。本文就近年来生物源性杀螺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病例报道
    人体食管寄生美丽筒线虫1例
    颜晓丽
    2017, 29(1):  126-126. 
    摘要 ( )   PDF (10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告人体食管寄生美丽筒线虫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