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8-24
    特约专稿
    中国在抗寄生虫病医疗产品研发中的贡献——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启示
    黄旸木, 曹俊
    2016, 28(4):  349-352.  DOI: 10.16250/j.32.1374.2016161
    摘要 ( )   PDF (11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研发过程中的突出贡献, 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 素的发现是在中国政府协调下, 利用现代药学技术挖掘中医古籍资源实现的重大突破。本文分析了当前全球抗寄生虫 病医药产品研发现状, 以及中国开展相关产品研发的需求和优势, 提出了中国应该利用政府筹资和研究能力的优势, 加 强寄生虫病相关医药产品的研发, 为促进全球健康公平做出更大贡献。
    论著
    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与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 Ⅲ 扬州市沿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评估
    左引萍, 朱道建, 杜广林, 唐恺, 马玉才, 张正球, 陈韶洲, 王福彪, 汤洪萍, 张进, 孙乐平
    2016, 28(4):  353-357.  DOI: 10.16250/j.32.1374.2016160
    摘要 ( )   PDF (10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评估扬州市沿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 为江滩地区传播阻断后监测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在扬州市沿江的广陵、 邗江、 江都、 仪征和开发区5个区 (市) 开展水体血吸虫感染性、 水上流动传染源、 江滩保虫宿 主和野粪污染情况调查, 评估和分析江滩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潜在传播因素与风险特征。结果 结果 2015年, 在扬 州市沿江地区确定15个重点水域, 共投放哨鼠1 500只, 饲养后总存活率为99.33%; 解剖哨鼠1 490只, 未查到阳性哨 鼠。共检查水上流动人员5 576名, 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人; 共检查家畜3 566头 (只), 其中牛171头、 羊1 895只、 猪1 500 头, 未查到病畜。2016年1-3月在8块江滩共投放3 200只鼠夹, 在6块江滩捕获野鼠62只, 野鼠捕获率为1.94%, 未发现 感染血吸虫的野鼠; 在7块江滩检获新鲜野粪35份, 其中牛粪11份、 羊粪17份、 狗粪2份、 其他野粪5份, 分别占31.43%、 48.57%、 5.71%和14.29%, 对检获的野粪进行检测, 未查出阳性野粪。结论 结论 扬州市沿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低, 但 江滩放养的牛、 羊等家畜粪便所致污染是疫情发生的重大隐患。
    湖北省血吸虫病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陈艳艳, 蔡顺祥, 利国, 肖瑛, 单晓伟, 张娟, 刘建兵
    2016, 28(4):  358-364.  DOI: 10.16250/j.32.1374.2016030
    摘要 ( )   PDF (12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确诊病例分布情况及流行特点, 为推进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方 方 法 法 对2010-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其流行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 2010-2014年湖北省共调查血吸虫病确诊病例10 102例。当年本地感染病人1 062例, 占10.51%, 其中重复感染354例, 新感染17例; 当年外地感染病人290例, 占2.87%, 其中重复感染206例, 新感染84例; 历史遗留病人8 750例, 其中漏查 病人2 229例, 占22.06%, 漏治病人570例, 占5.64%, 治疗不规范未愈病人3 640例, 占36.03%, 药物疗效不佳未愈病人 2 311例, 占22.88%。以2014年确诊病例为对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对于漏查, 年龄、 文化程度、 卫 生改厕为危险因素 (b > 0, OR > 1), 既往治疗次数、 本组饲养耕牛及居住地周围钉螺为保护因素 (b < 0, OR < 1); 对于漏 治, 年龄、 文化程度、 居住地周围钉螺为危险因素 (b > 0, OR > 1); 对于治疗不规范, 职业、 居住地周围钉螺为危险因素 (b > 0, OR > 1), 文化程度、 自家地周围钉螺为保护因素 (b < 0, OR < 1)。结论 结论 血吸虫病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能掌握流行因 素, 有利于进行精细化管理, 促进开展科学防治。
    2010-2014 年湖南省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患者直接医疗费用调查分析
    刘佳新, 周瑞红, 邓维成, 潘洁, 周璐, 刘玲, 邵志伟, 刘美娥
    2016, 28(4):  365-369.  DOI: 10.16250/j.32.1374.2015247
    摘要 ( )   PDF (11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了解湖南省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手术患者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 2014 年8月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附属湘岳医院收治的巨脾型晚血手术患者费用及病例资料, 对患者各项住院费用及 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结果 2010-2014 年共收治249例 晚血手术患者, 平均住院天数28.92 d, 人均住院费用18 896.13元, 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在各项费用中, 药品费所占比例 均最高, 各年均超过44%。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包括住院天数、 术中出血量、 肝功能分级、 术后并发症、 年龄、 门脉性胃 病。结论 结论 湖南省巨脾型晚血患者直接医疗费用负担仍较重。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补偿比例, 完善医疗救助补 偿方案; 同时医院应加强管理, 规范诊疗行为, 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基于社区的两级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效果
    张瑕, 胡合华, 刘雄, 张华明, 贺世豪, 肖传云, 田荣, 张维荣, 崔彩霞, 文晓红, 刘军, 杨立英, 陈美, 曹淳力, 李石柱
    2016, 28(4):  370-374.  DOI: 10.16250/j.32.1374.2016097
    摘要 ( )   PDF (10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运用基于社区的两级健康教育模式对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进行干预, 探索低流行水平下的健康 教育模式。方法 方法 在湖北省江陵县选取两个血吸虫病流行村, 干预村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两级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和常 规防治措施, 对照村仅实施常规防治措施, 比较干预前后两村村民血防知识知晓率、 健康行为率、 查病和治病依从性等。 结果 结果 2014年基线调查结果显示, 干预组与对照组血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4.00%和77.45%, 正确行为率分别为72.00% 和63.73%, 治病依从率分别为80.36%和82.28%,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干预后, 干预组与对照组行为正确 率分别为92.31%和80.37%, 查病依从率分别为95.11%和82.55%, 化疗依从率分别为84.13%和63.64%, 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P均 < 0.05); 与干预前相比, 干预组干预后查病、 治病及化疗依从率增幅分别为20.97%、 15.33%、 23.29%, 对照组增 幅分别为14.27%、 4.17%、 -3.77%, 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结论 基于社区的两级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目标人群的 查、 治病依从性, 适宜在湖沼地区推广应用。
    间接血凝试验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周杰, 官威, 危芙蓉, 阮瑶, 李胜明, 许静, 贾铁武, 周晓农
    2016, 28(4):  375-380.  DOI: 10.16250/j.32.1374.2015252
    摘要 ( )   PDF (46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评价间接血凝试验 (IHA) 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方法 在Medline、 中国知网、 维普、 万方 数据库中收集1982-2014年有关IH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相关研究文献, 采用Meta分析法进行评价。 结果 结果 有21篇符 合要求的文献纳入本研究。在实验室评估中,IH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AUCSROC = 0.990 6; 但在现场应用中, AUCSROC = 0.832 9;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 4.50, P < 0.05)。结论 结论 IHA在现场应用中的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价值低于在实验室 评估中的诊断价值。在消除血吸虫病阶段, 亟待开发现场应用价值高的诊断试剂。
    日本血吸虫热休克因子基因结构特征及其可变剪切亚型分析研究
    谢郁, 廖海燕, 陈淑洁, 石玲玉, 欧丽妍, 滕萍英, 夏丹, 陈启伟, 郑斯楠, 周晓红
    2016, 28(4):  381-387.  DOI: 10.16250/j.32.1374.2016111
    摘要 ( )   PDF (39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克隆、 鉴定日本血吸虫热休克因子 (Sj?hsf), 并分析其基因结构特征和可变剪切亚型。方法 方法 以日本血 吸虫尾蚴感染新西兰白兔, 42 d后剖杀, 以灌注法收集雌虫、 雄虫及感染兔肝脏, 以Trizol法提取总RNA。以RT?PCR扩 增日本血吸虫雌虫、 雄虫、 虫卵总RNA, 获得Sj?hsf 开放阅读框 (ORF) 全长片段和Sj?hsf 可变剪切区域片段, 并进行克隆、 酶切及测序鉴定。用DNAMAN 8.0、 InterPro、 Mega 6结合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基因组数据库以及GenBank等网络分 析平台, 分析Sj?hsf的基因结构特征、 功能结构域、 可变剪切模式以及不同物种间HSF序列的同源性和进化树。结果 结果 自 雌虫、 雄虫、 虫卵扩增获得靶片段, 并克隆获得阳性重组质粒, 其中含Sj?hsf ORF 的pBSjHSFf?F、 pBSjHSFf?M、 pBSjHSFf?E 以及含可变剪切片段的pBSjHSFs?F、 pBSjHSFs?M、 pBSjHSFs?E, 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序列分析显示Sj?hsf具有3种剪切 亚型: Sj?hsf?isoform1 (2 050 bp) 、 Sj?hsf?isoform2 (2 086 bp)、 Sj?hsf?isoform3 (2 111 bp),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U954546、 KX119143、 KX119144, 均位于日本血吸虫基因组SJC?S000780, 有8个外显子, 在雌虫、 雄虫和虫卵阶段3种亚型均存在, 以Sj?hsf?isoform1表达量高。Sj?HSF?isoform1 (671 aa) 、 Sj?HSF?isoform2 (683 aa) 具有HSF特征性DBD (DNA Binding Do? main)、 HR?A/B和HR?C结构域, Sj?HSF?isoform3 (282 aa)提前终止, 无HR?C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Sj?HSF三种剪切 亚型隶属HSF1, 与曼氏血吸虫HSF近源。结论 结论 日本血吸虫雌虫、 雄虫、 虫卵阶段均存在3种剪切亚型的HSF, 以Sj?HSF ?isoform1表达量高。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Sj?HSF调控Sj?HSPs等应激防御体系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醉鱼草有效组分杀灭钉螺的酶促动力学研究
    韩邦兴, 陈钧
    2016, 28(4):  388-392.  DOI: 10.16250/j.32.1374.2015203
    摘要 ( )   PDF (22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分析醉鱼草有效组分 (AIBL) 对湖北钉螺的酶促动力学影响。方法 方法 湖北钉螺浸泡于3.55 mg/L AIBL溶 液中, 分别于浸泡后24、 48、 72 h时用赖氏法测定钉螺GPT活性, 用化学抑制乳酸底物法测定LDH活性, 用磷酸苯二钠比 色法测定AKP活性, ELISA法测定AChE和MDH活性, 硫酸甲酯吩嗪反应法测定钉螺SDH活性。结果 结果 浓度为3.55 mg/L 的AIBL溶液在浸泡湖北钉螺24 h后, 钉螺GPT、 LDH、 AKP 活性显著提高, 钉螺头足部及肝脏SDH和MDH活性显著降 低, 但对AChE活力无影响。结论 结论 AIBL 能显著损害湖北钉螺肝脏、 作用于无氧和有氧呼吸作用位点、 影响能量代谢, 并 导致能源供应不足, 最终导致钉螺死亡。
    1974-2015年湖北省疟疾流行与防治分析
    李凯杰, 蔡顺祥, 林文, 夏菁, 裴速建, 张华勋
    2016, 28(4):  393-396.  DOI: 10.16250/j.32.1374.2016017
    摘要 ( )   PDF (16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分析1974-2015年湖北省疟疾防治措施和流行趋势, 为消除疟疾路径分析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回顾性收 集、 整理1974-2015年湖北省疟疾防治资料,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1974-2015年湖北省疟疾流 行历经4个阶段: 1974-1979年为高发流行状态, 年平均发病率为174.47/万; 1980-1999年为控制及巩固阶段, 采取以控 制传染源和蚊媒为重点的防治策略, 疟疾发病率呈大幅下降趋势, 年平均发病率为17.30/万; 2000-2009年, 采取以传染 源监测和控制疟疾暴发流行为主的防治策略, 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 年平均发病率为0.42/万, 呈继续平稳下降趋势; 2010年之后为消除阶段, 发病率继续下降, 2013年首次无本地感染病例。各阶段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 = 1 254.36, P < 0.05)。 结论 结论 湖北省疟疾流行趋势历经了高发流行阶段、 大幅度下降阶段、 低发平稳阶段和消除疟 疾阶段, 但影响疟疾发生的自然因素并未完全改变, 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和全面监测工作是今后疟防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2-2014年四川省疟疾疫情分析
    李黎, 刘阳, 许国君, 郁涛, 邹晏, 吴小红, 钟波
    2016, 28(4):  397-400.  DOI: 10.16250/j.32.1374.2016010
    摘要 ( )   PDF (15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分析2012-2014年四川省疟疾流行特点, 为本省消除疟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资料来自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四川省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结果 2012-2014年四川省共输入疟疾病例690例, 其中恶性疟376例 (54.49%)、 间日疟290例 (42.03%)、 三日疟4例 (0.58%)、 卵形疟13例 (1.88%)、 混合感染7例 (1.01%)、 死亡5例。境外感染671例, 占全部输入病例的97.25%, 其中非洲输入517 例, 东南亚输入138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 其中5月和6月共报告病例185例, 占26.81%。病例分布于20个市 (州), 广 安和成都病例较多, 分别报告137例和105例, 2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35.07%。结论 结论 四川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 例逐年增多, 应全面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
    2006-2013年国内期刊疟疾相关高被引论文分析
    邓瑶, 莫金余, 李健
    2016, 28(4):  401-405.  DOI: 10.16250/j.32.1374.2015204
    摘要 ( )   PDF (10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分析2006-2013年国内期刊疟疾相关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 为编辑制定选题组稿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方法 以中国知网 (CNKI) 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为检索对象, 检索发表于2006-2013年的疟疾相关论 文。根据普莱斯公式筛选高被引论文并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2006-2013年国内期刊共刊载疟疾相关文献1 976篇, 其中高 被引论文98篇 (被引次数≥11)。在 《中国热带医学》 刊发的高被引论文数最多, 为18篇; 其次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 病杂志》 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分别为16篇和15篇。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 (42.86%), 作者主要来自 全国44个机构, 其中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 (40.91%); 高被引论文所获基金项目以国家和省厅级为主, 平均基金论文 比为22.45%。疟疾流行病学与防治、 疫情分析等是国内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结论 结论 国内刊载与疟疾研究相关文献的期 刊拥有一批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研究所的作者, 相关期刊可根据其作者群分布及研究热点开展选题和组稿, 以提高 影响力。
    安徽省中北部淡色库蚊对多种杀虫剂抗性及其kdr基因突变研究
    魏星, 杨小迪, 王小莉, 李江艳, 王媛媛, 夏惠, 常雪莲, 方强
    2016, 28(4):  406-410.  DOI: 10.16250/j.32.1374.2016012
    摘要 ( )   PDF (15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中北部地区淡色库蚊对多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及其kd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方法 2014年 6-9月在淮北市、 蚌埠市和滁州市3地采集淡色库蚊幼虫, 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虫, 采用WHO成蚊接触筒药膜滤纸接触 法对其进行0.05%溴氰菊酯、 5%马拉硫磷、 0.1%噁虫威、 4%DDT抗性生物测定。以PCR扩增经溴氰菊酯抗性测定的库蚊 抗性相关kdr基因并进行测序, 统计L1014位点突变情况。结果 结果 上述3个地区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 马拉硫磷、 噁虫 威、 DDT 4种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对DDT产生的抗性较高; 虽然3地淡色库蚊接触DDT后的死亡率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F = 1.027,P > 0.05); 但接触溴氰菊酯、 马拉硫磷、 噁虫威后的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 23.823、 33.955、 128.841, P均< 0.01)。3地淡色库蚊种群的kdr基因1014位点均存在L1014F、 L1014S 这2种非同义突变; L1014F 突变频率与溴氰菊酯抗性水平呈正相关 (r 2 = 0.718, P < 0.01)。结论 结论 安徽省中北部地区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 马拉硫 磷、 噁虫威、 DDT均产生了较强的抗性, kdr基因L1014F突变频率与溴氰菊酯抗性水平呈正相关; 各地区卫生部门需加强 对媒介蚊虫抗性的动态监测。
    云南恶性疟病例疟原虫Pfhrp2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董莹1|孙艾明1|2|陈梦妮1|徐艳春1|毛祥华1|邓艳1|杨恒林1*
    董莹, 孙艾明, 陈梦妮, 徐艳春, 毛祥华, 邓艳, 杨恒林
    2016, 28(4):  411-417.  DOI: 10.16250/j.32.1374.2016113
    摘要 ( )   PDF (46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分析云南省恶性疟病例疟原虫虫株的富组氨酸蛋白Ⅱ (Histidine?rich protein?2,HRPⅡ) 基因 (Pfhrp2) 序 列的多态性, 为研究疟原虫抗原基因缺失奠定基础。方法 方法 搜集2012年8月-2015年9月云南省恶性疟现症病例的滤纸 血样和相关信息, 用PCR技术扩增血样中恶性疟原虫Pfhrp2基因exon2区并测序, 测序成功序列与AY816237、 AY816240、 AY816301参比序列比对; 用Mega 5.04分析Pfhrp2基因exon2区序列多态性, 计算序列间保守位点、 遗传距离 等; 根据氨基酸序列间遗传距离绘制聚类树状图。结果 结果 共收集云南省15个州 (市) 的恶性疟现症病例血样218份, 病例 感染来源地包括云南本地、 非洲、 缅甸等流行区。其中155份Pfhrp2基因exon2区扩增阳性和测序成功, 编码氨基酸数在 115~298之间, 平均为239.7 aa, 非洲 (239.9 aa)、 缅甸 (239.5 aa)、 云南 (241.6 aa) 感染虫株的氨基酸残基均数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F = 0.025, P > 0.05)。所有氨基酸残基序列均以12型重复作为结尾, 以1型、 2型重复为起始, 比例各占98.1% (152/155) 和1.9% (3/155), 2型重复次数最多, 为12.9次。155条Pfhrp2 基因exon2区DNA序列的同源位点为894 bp, 保 守位点占20.8% (186/894), 变异位点占78.2% (699/894), 非洲虫株序列间遗传距离为0.000~0.741, 缅甸为0.000~ 0.948, 云南为0.000~0.750。所有155条序列按氨基酸序列大小聚类成3个大类, 同一个层级的序列具有近似的序列长 度和氨基酸重复类型。结论 结论 云南省恶性疟现症病例所感染疟原虫的Pfhrp2基因exon2区存在高度多态性, 恶性疟原虫 株主要按Pfhrp2基因exon2区的氨基酸序列长度进行聚类。
    福建省政和县东部并殖吸虫病疫源地调查
    林本翔, 魏焕旺, 李友松, 吴世清, 孔凡真, 范治金, 汤保贵, 陈财
    2016, 28(4):  418-421.  DOI: 10.16250/j.32.1374.2016020
    摘要 ( )   PDF (18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对福建省政和县东部并殖吸虫虫种、 宿主种类及其感染率进行调查, 以确定当地并殖吸虫病疫源地。方 方 法 法 采集政和县当地淡水螺、 蟹及野猫粪便, 检查螺体内并殖吸虫尾蚴、 蟹体内囊蚴和野猫粪便中的虫卵。结果 结果 共检 查1 035只放逸短沟蜷和4 890只建瓯拟小豆螺; 仅在建瓯拟小豆螺体内发现并殖吸虫尾蚴, 其感染率为 0.10% (5/4 890)。检查政和博特溪蟹34只, 其中29只感染斯氏并殖吸虫囊蚴, 感染率为85.29%, 每只蟹及每克蟹组织平均囊 蚴数分别为3.85个和0.62个; 检查福建华溪蟹36只, 其中14只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感染率为38.89%, 每只蟹及每克 蟹组织平均囊蚴数分别为6.43个和0.03个。2份野猫粪便中有1份检获并殖吸虫虫卵。结论 结论 福建省政和县东部存在 由斯氏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引发的中、 高度疫源地。
    椭圆食粉螨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孙恩涛, 谷生丽, 刘婷, 王少圣, 李朝品
    2016, 28(4):  422-425.  DOI: 10.16250/j.32.1374.2016016
    摘要 ( )   PDF (1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研究椭圆食粉螨的种群消长动态及其在仓储面粉中的空间分布型, 为椭圆食粉螨的有效监测和制定抽 样调查计划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方法 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 调查芜湖市区4个采样点的面粉中椭圆食粉螨种群的 季节消长情况。每月定点采样, 进行椭圆食粉螨的鉴定及计数。运用扩散型指标、 Iwao m*/ - x 回归方程及Taylor幂法则 研究椭圆食粉螨种群在仓库面粉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结果 椭圆食粉螨在芜湖仓储面粉中的高峰期出现在7月和9 月。扩散型指标I > 0, CA > 0, m*/ - x > 1; 同时利用Iwao线性回归方程m* = 5.471 + 1.022 - x(r = 0.999) 以及Taylor幂法则 回归方程lgS2 = 0.697+1.111 lg - x(r = 0.987) 中的参数确定了椭圆食粉螨在仓储面粉中为聚集分布。结论 结论 椭圆食粉螨 在芜湖市面粉中自然种群消长呈双峰型, 其在仓储面粉中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实验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土壤成分测定
    白爱英, 孙洁, 李景超, 赵长磊, 徐北霜, 缪峰
    2016, 28(4):  426-428.  DOI: 10.16250/j.32.1374.2016062
    摘要 ( )   PDF (19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探讨南水北调东线干渠途经地区土壤成分与钉螺孳生的关系。方法 方法 在工程沿线地区选取4个研究 点, 采集土壤标本, 检测其中的化学元素、 有机质和总氮等成分含量, 分析影响钉螺生存繁殖的土壤因素。 结果 结果 除锌、 钠、 磷、 密度外, 存活钉螺所暴露的土壤成分含量均有异于死亡钉螺所暴露的土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19.150~ 12.810, P均< 0.01)。但Logistic回归分析未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模型。 结论 结论 钉螺适于生活在有机质丰富、 pH值偏中 性的土壤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 钉螺有可能在北方受水地区孽生, 应加强对长江水流经地区的 螺情监测。
    地鳖虫养殖环境中肉食螨种类调查及网真扇毛螨形态观察
    陶宁, 郭伟, 王少圣, 李朝品
    2016, 28(4):  429-431.  DOI: 10.16250/j.32.1374.2015227
    摘要 ( )   PDF (13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调查地鳖虫养殖环境中孳生的肉食螨种类, 观察网真扇毛螨的形态特征。方法 方法 采集皖北地区某地鳖 虫养殖场的养殖土标本, 采用直接镜检法分离其中的肉食螨并制成玻片标本, 光镜下观察螨的形态特征, 并依据形态特 征进行螨种鉴定与分类。结果 结果 在地鳖虫养殖土标本中共分离到7种肉食螨, 分别为网真扇毛螨、 普通肉食螨、 马六甲 肉食螨、 特氏肉食螨、 转开肉食螨、 阳罩单梳螨和鳞翅触足螨。此7种肉食螨分别隶属于肉食螨科中的真扇毛螨属、 肉食 螨属、 单梳螨属和触足螨属。本调查首次在地鳖虫养殖环境中发现了网真扇毛螨, 其颚体较大, 须肢股节膨大, 跗节有2 条梳状毛和2条光滑的刚毛; 躯体背面由两块背板覆盖并饰有网状花纹, 躯体及足上刚毛呈扇状。结论 结论 地鳖虫养殖环 境中孳生多种肉食螨, 此类螨是地鳖虫养殖环境中害螨防制的重要物种, 应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因肉食螨类过度孳生而对 地鳖虫品质和数量所致的不良影响。
    防治研究
    星子县居民血吸虫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肖国良, 翟敏玲, 陶波, 姜秋林, 刘建平, 习青华, 周宪民, 卢曲琴
    2016, 28(4):  432-434.  DOI: 10.16250/j.32.1374.2015221
    摘要 ( )   PDF (10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分析江西省星子县居民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方法 2013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江西省星子县 血吸虫病流行区随机抽取6个行政村进行调查, 并采用Kato?Katz法对这6个村 ≥ 5岁的全部常住居民进行病原学检查; 应用单因素 χ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2013年共 粪检调查2 050人, 查出粪检阳性146人, 血吸虫感染率为7.1%。单因素 χ2 检验显示, 不同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 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26.485、 16.836、 25.700、 90.805, 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 示, 男性感染血吸虫的风险是女性的3.041倍;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血吸虫感染风险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的 8.870倍; 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人群感染血吸虫的风险分别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的5.598倍和2.995倍; 渔民血吸 虫感染的可能性最高, 是其他职业的3.053倍。 结论 结论 影响星子县居民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 职业和文 化程度; 应强化血吸虫病健康教育, 加强疫水接触防护工作, 减少血吸虫感染发生。
    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张娟, 单晓伟, 蔡顺祥, 周晓蓉, 陈艳艳, 刘建兵
    2016, 28(4):  435-437.  DOI: 10.16250/j.32.1374.2015250
    摘要 ( )   PDF (11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分析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 掌握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方法 方法 根据 《湖北省血吸虫 病监测方案》(2009年版) 的要求, 在全省13个市的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 (市、 区) 共设立207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开展 人畜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监测, 并对监测点内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结果 2014年湖北省207个血吸虫病监 测点中, 27个监测点无血检阳性病例, 129个监测点无粪检阳性病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17%, 耕牛感染率为0, 活 螺平均密度为0.339 3只/0.1 m2 , 有螺框出现率为10.12%, 钉螺感染率为0。不同流行类型中, 垸内型地区居民血吸虫感 染率最高, 为0.22%; 不同年龄组人群中, 50~岁年龄组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最高, 为0.3%; 不同职业居民中, 农民和渔民 血吸虫感染率较高, 分别为0.21%和0.67%。2014年全部监测点内均未发现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病例, 未发生急性血吸 虫感染。 结论 结论 湖北血吸虫病疫情大幅下降, 全省血吸虫病各项疫情指标均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1970-2009年高邮市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分析
    高金彬, 万众, 黄亚民, 朱玉芳, 贺泳
    2016, 28(4):  438-440.  DOI: 10.16250/j.32.1374.2015166
    摘要 ( )   PDF (19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探索高邮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规律, 为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高 邮市1970-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数据, 对不同阶段血吸虫病防治与流行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结果 在血吸虫病疫 情控制 (1970-1975年)、 传播控制 (1976-1994年)、 传播阻断 (1995-2009年) 阶段的第1年, 人群血吸虫病粪检阳性率分 别为4.20%、 0.80%、 0, 牛粪检阳性率分别为3.00%、 0.51%、 0。1984年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至0.04%, 较1970年下降了 99.05%。1970-1980年人畜血吸虫粪检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 (r = 0.67, P < 0.05)。1985年后未查出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 人和病牛。1970-2009年均未查出血吸虫感染性钉螺。 结论 结论 高邮市在不同防治阶段坚持综合治理, 虽有螺情反复, 但 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下降, 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2010-2014年常州市疟疾疫情分析
    朱仕英, 谢轶青, 何明祯, 王伟明
    2016, 28(4):  441-443.  DOI: 10.16250/j.32.1374.2015213
    摘要 ( )   PDF (19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掌握2010-2014年常州市疟疾疫情, 为制订和调整适合该市的疟疾消除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10-2014年常州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对该5年的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治情况进行 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10-2014年常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32例, 较2005-2009年的182例下降了27.47%。132例疟疾病 例除2例为本地病例外, 其余130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32例疟疾病例中, 4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128例为实验室确诊 病例; 128例确诊病例中, 恶性疟97例、 间日疟14例、 卵形疟13例、 三日疟4例。132例疟疾病例分布于5个市 (区), 其中 金坛市56例、 溧阳市51例、 天宁区19例、 武进区3例、 新北区3例; 从发病到就诊中位时间为2 d, 从就诊到确诊中位时间 为1 d, 92.42% (122/132) 的确诊单位为县级疾控机构、 县级医疗机构和市级医疗机构。2011-2014年常州市未发现本地 感染疟疾病例。结论 结论 2012-2014年常州市连续3年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但境外输入性 疟疾病例仍较多, 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性疟疾仍是常州市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2012-2014年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杨成运, 钱丹, 陈伟奇, 刘颖, 周瑞敏, 张红卫
    2016, 28(4):  444-446.  DOI: 10.16250/j.32.1374.2015200
    摘要 ( )   PDF (1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了解2012-2014年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为该省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方法 方法 收集2012-2014年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相关资料, 对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 2012- 2014年河南省共有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569例, 其中恶性疟445例、 间日疟48例、 卵形疟61例、 三日疟14例、 混合感染1 例, 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洛阳市、 郑州市、 濮阳市、 新乡市、 安阳市、 许昌市和南阳市, 占病例总数的 68.54%; 25 ~ 50岁青壮年男性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2.43%; 职业以农民、 工人和民工为主, 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3.59%、 21.79%和13.36%; 3年来发病数较多的时间均为春节和5、 6月份。所有病例中, 534例来自非洲国家 (占93.85%), 35例 来自东南亚国家 (占6.15%)。从发病到确诊平均天数为6.22 d, 中位数为4 d。569例病例中, 确诊单位为各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分别有290例和279例, 占50.97%和49.03%。结论 结论 近年来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明显增 多, 应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相关宣传和培训力度, 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疟疾病例, 避免继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1951-2014年广西平果县疟疾疫情分析
    邓积广, 余水兰, 黄建华, 黄石
    2016, 28(4):  447-449.  DOI: 10.16250/j.32.1374.2015188
    摘要 ( )   PDF (10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疟疾疫情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 为消除疟疾后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防控策 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1951-2014年平果县疟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结果 1951- 2014年平果县累计报告疟疾病例71 365例, 疟疾发病率从1960年的429.43/万下降至1993年的0。1993年达到了基本消 除疟疾目标, 2002年起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2014年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在不 同阶段实施的疟疾防治策略和综合抗疟措施有效。今后应加强流动人口监测和输入性病例及时处置, 这是巩固疟疾防 治成果的关键。
    江苏省金湖县3次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
    李书梅, 孙道宽, 张翠萍, 陈德珍, 李倩
    2016, 28(4):  450-452.  DOI: 10.16250/j.32.1374.2015251
    摘要 ( )   PDF (20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了解金湖县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 分析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探讨今后防治对策。 方法 方法 分别于 1989、 1999年和2015年在金湖县随机抽取调查点, 对当地常住人口开展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 法 (Kato?Katz法) 检查土源性线虫、 华支睾吸虫、 姜片吸虫感染情况,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卵, 采用碘液涂片 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肠道原虫包囊或滋养体。 结果 结果 1989、 1999年和2015年金湖县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 62.57%、 9.32%和0.49%, 2015年感染率较1999年下降了94.74%, 较1989年下降了99.22%; 检测到的人体寄生虫虫种分 别为14、 10种和4种。感染度均以轻度感染为主, 其中2015年均为轻度感染。感染者均以感染单一虫种为主, 1989年混 合感染4种虫种者占0.72%, 感染3种者占7.02%; 1999年和2015年未发现混合感染3种虫种及以上者。性别分布仅 1989年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8.01, P<0.01)。 结论 结论 金湖县人体寄生虫感染率持续下降至 较低水平, 今后需做好监测工作, 巩固防治成果。
    中药材白及孳生吸腐薄口螨的研究
    柴强, 陶宁, 湛孝东, 李朝品
    2016, 28(4):  453-455.  DOI: 10.16250/j.32.1374.2015237
    摘要 ( )   PDF (14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了解中药材白及中螨类的孳生情况。 方法 方法 用毛刷从白及上刷下皮屑和灰尘, 从中分离螨类制成玻片 标本并进行螨种鉴定。 结果 结果 共采集白及样本520 g, 获得成螨56只 (成螨雌雄比值为0.12), 休眠体18只, 经鉴定为吸 腐薄口螨 (平均孳生密度为0.14只/g), 并对成螨及休眠体的形态进行了描述。 结论 结论 中药材白及有吸腐薄口螨孳生, 需 采取防制措施。
    防治管理
    江西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现状及面临挑战
    陈喆, 林丹丹
    2016, 28(4):  456-460.  DOI: 10.16250/j.32.1374.2016053
    摘要 ( )   PDF (1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 监测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当前全省共有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 (市、 区) 24个, 其中有螺县 (市、 区) 6个, 血吸虫病流行村461个, 流行村人口数129.28万人, 自2009年后再无现症病人发 现, 均为历史晚期血吸虫病人, 现有钉螺面积37.02 hm2 。2015年起, 监测实现了全覆盖, 但目前还存在疫情不稳定、 监测 能力薄弱、 对监测认识不足等问题。传播阻断地区走向 “消除” , 监测工作应以螺情监测为主, 流动人群监测为辅, 加强能 力建设, 规范疫情报告, 改变钉螺孳生环境。
    非洲学员对我国援非疟疾防治培训的需求分析
    王琦, 王玠, 李侗桐, 曹俊, 谢铮
    2016, 28(4):  461-464.  DOI: 10.16250/j.32.1374.2015228
    摘要 ( )   PDF (10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了解非洲学员对我国援非疟疾防治培训的需求, 为援非培训班的对象选择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 方 法 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对2014年和2015年参加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防治研修班的4期非洲学员进行 问卷调查, 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从事疟疾工作情况和培训需求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共调查培训学员161人, 其中法语培训班学员占41.6%, 英语培训班学员占58.4%。培训班学员构成以男性为主 (69.3%), 受教育专业背景以临床 类专业为主 (40.0%), 工作年限在10年以内居多 (56.4%)。48.2%的调查对象平时从事的疟疾预防和控制工作占总工作 量的76%以上, 80%以上的调查对象在市级及以上机构工作。调查对象工作类型集中在临床类 (41.4%) 和官员类 (29.9%), 其他为研究类职位 (11.9%)。调查显示, 非洲亟需的培训以疟疾防控策略为主 (65.5%), 对象以临床类人才 (39.2%) 为主。从语种上看, 法语班学员更希望得到策略类培训 (χ2 = 12.528, P < 0.01); 从工作级别看, 在国家级机构工 作的学员也更希望得到策略类培训 (χ2 = 10.508, P < 0.05)。结论 结论 目前我国援非疟疾防治培训项目可基本满足学员的 需求, 但应进一步根据学员职业背景、 国家情况、 参加疟疾工作年限和级别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
    防治经验
    2010-2015年泰州市海陵区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赵扬
    2016, 28(4):  465-466.  DOI: 10.16250/j.32.1374.2016114
    摘要 ( )   PDF (19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分析泰州市海陵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方法 收集 2010-2015年海陵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网络直报数据、 个案调查表及疫点处置报告资料, 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类统计。 结 结 果 果 2010-2015年海陵区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46例, 其中恶性疟40例 (占86.96%), 卵形疟4例 (占8.70%), 三日 疟1例 (占2.17%), 间日疟、 恶性疟混合感染1例 (占2.17%)。病例发病时间无季节性趋势。所有病例均为从非洲高疟区 回国的人员, 有明确的流行区生活史。患者发病到确诊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 d, 8例在24 h内确诊, 46例病例全部治愈。 结论 结论 泰州市海陵区近5年来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 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是当前疟疾消除工作的关键。
    2014年常州市“三热”病人疟原虫检测血涂片质量分析
    谢轶青, 何明祯, 邹永根, 朱仕英
    2016, 28(4):  467-469.  DOI: 10.16250/j.32.1374.2015233
    摘要 ( )   PDF (10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了解常州市 “三热” 病人疟原虫检测血涂片制作质量, 为消除疟疾后的监测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方法 抽取 2014年常州市各市 (区) 不少于3%的已检 “三热” 病人疟原虫检测阴性血涂片和全部阳性血涂片, 市级疟疾镜检站对血涂 片的制作、 染色、 清洁度和镜检结果进行复核, 并对复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共复核阴性血涂片996张, 复核率为 4.52%, 血涂片制作、 染色、 清洁度合格率分别为92.87%、 93.27%和94.48%; 复核阳性血涂片34张, 未发现误检和漏检。7 个市 (区) 血涂片制作、 染色合格率均在90%以上; 除戚墅堰区清洁度合格率为81.36%外, 其他市 (区) 均>90%。一级、 二 级、 三级医院血涂片制作、 染色、 清洁度合格率均>90%。血涂片质量缺陷以沉渣、 血膜制作不规范及厚膜脱落为主, 分 别占25.91%、 21.76%和19.17%。结论 结论 常州市各市 (区) 疟原虫血涂片质量较好, 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 以保证 消除后监测阶段的疟原虫镜检能力。
    应城市96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临床分析
    朱溢, 季敏
    2016, 28(4):  470-471.  DOI: 10.16250/j.32.1374.2016121
    摘要 ( )   PDF (10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掌握应城市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患者的基本情况, 为做好晚血救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应城市 晚血患者临床资料, 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 截至2014年12月30日, 该市共有晚血患者96例, 其中男性68例 (70.8%)、 女性28 例 (29.2%), 平均年龄64.2岁; 晚血分型以腹水型为主 (90.6%), 巨脾型次之 (5.2%), 结肠增殖型、 侏儒型各占2.1%。血吸 虫病免疫学检测阳性者48例 (50.0%), ELISA、 IHA单项阳性者分别为8例 (8.3%) 和12例 (12.5%), 肝纤维化4项 (HA、 LN、 CIV及PCⅢ) 均正常者15例 (15.6%)。结论 结论 应城市虽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但部分晚血患者肝纤维化持续进展, 因 此救治措施和力度尚不能减弱, 尤其是对腹水型患者的治疗及救助工作。
    综述
    非洲输入性血吸虫病诊治要点
    邓维成, 白定华, 李志坚, 贺勇, 丁国建, 朱永辉, 刘佳新, 荆群山, 王洪波, 任光辉, 邓奕
    2016, 28(4):  472-474.  DOI: 10.16250/j.32.1374.2016005
    摘要 ( )   PDF (10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就非洲输入性血吸虫病临床诊治进行归纳和总结, 旨在制定非洲输入性血吸虫病诊疗标准。非洲输入性 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为埃及和曼氏血吸虫病。为规范非洲输入性血吸虫病临床诊疗, 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 减少并发 症, 我们检索了相关文献, 结合湖南省诊疗经验, 重点概括了埃及和曼氏血吸虫病的致病机制、 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 供 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病例报道
    日照市首例输入性卵形疟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李超, 张颖, 肖婷
    2016, 28(4):  475-477.  DOI: 10.16250/j.32.1374.2015201
    摘要 ( )   PDF (23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的 对日照市首例输入性卵形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 以明确诊断。方法 方法 收集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和血样, 分别进行疟疾快速诊断检测 (RDT)、 疟原虫镜检及巢式PCR检测。结果 结果 患者从非洲刚果金务工返乡, 回居住地莒县陵 阳镇1个月后出现不规则发热、 乏力。RDT检测提示为非恶性疟原虫感染。血涂片镜下可见感染红细胞明显变形, 呈多 种不规则形状; 环状体粗大, 可见大滋养体期和裂殖体期疟原虫。巢式PCR扩增基因产物长度约800 bp, 与卵形疟原虫 相符。综合上述结果, 该病例诊断为单一卵形疟原虫感染。结论 结论 虽然镜检是疟疾诊断的金标准, 但卵形疟原虫在镜下 很难鉴别, 结合 PCR检测结果可明确诊断。
    肝包虫病合并系统性硬化1例
    赵琴, 王春燕, 沈海丽, 王鑫, 梁丽君, 鲁锦玥
    2016, 28(4):  478-480.  DOI: 10.16250/j.32.1374.2016140
    摘要 ( )   PDF (21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1例肝包虫病合并系统性硬化的患者, 临床表现以皮肤进行性硬化、 反酸、 嗳气为主要症状, 血常规嗜 酸性粒细胞减少, 抗核抗体胞浆颗粒型1∶100。给予醋酸泼尼松25 mg Qd、 阿司匹林100 mg Qn、 积雪苷片12 mg Tid、 埃 索美拉唑40 mg Qd、 多潘立酮10 mg Tid治疗。患者皮肤硬化改善明显, Rodnan评分从入院治疗前的27分下降到17分。 手术切除肝棘球蚴包囊后, 患者系统性硬化相关症状进一步减轻, 随访患者Rodnan评分进一步下降。